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寒食节气如何饮食 清明节吃什么

来源:网络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又要来了,清明节的饮食问题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清明正确饮食,预防一些疾病的缠身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寒食节到了我们该怎么办?清明节吃什么呢?下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清明节的饮食禁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一看。

竹笋等发物不宜多吃

1、什么是发物?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

2、清明为何不宜食用发物?

清明是人之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发物是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所以,有慢性病的人要忌口了。

3、哪些食品属于发物?

在我们日常食物中,属于发物类的食物有以下几大类:

蔬菜类,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

果品类,主要有桃子、杏等。

禽畜类,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

海腥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

食用菌类,主要有蘑菇、香菇等。

此外,属于发物的还有獐肉、腐乳、菜油、糟、酒酿、白酒、豌豆、黄大豆、豆腐、豆腐乳、蚕蛹及葱、蒜、韭菜等。

发物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易方面由于发物具有的催发或诱发作用,食疗上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发物,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发物以催发牛痘等,都是利用了发物具有的透发作用。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忌食发物对于外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热门寒食禁忌: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针对清明寒食也有些禁忌。

1、螺蛳要清洗干净

清明时节正是螺蛳还未繁殖,此时的田螺丰满、肥美,在民间有“清明螺,胜似鹅”之誉,但是采食螺蛳要注意啦。田螺多生长在污处,体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很容易引发霍乱、甲肝及其他肠道疾病,从市场买回的田螺一定要放养三天以上并且滴上几滴菜油或麻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这时候,可以烹饪了,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2、肠胃不好应慎食青团

清明寒食少不了青团,青团有糖皮的、青皮的和白皮的青团,青团主要由艾草糅合糯米而成,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材,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青团要趁热吃,冷却后淀粉老化,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随之降低,也易感染肠道疾病。青团不宜和大量油脂或刺激性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宜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有整肠作用的酸奶或有助消化的山楂一同食用。

3、远离受污染野菜

清明时节,很多人趁踏青、祭祖之时捎上点路边的野菜,这在江南一带极为常见。野菜在充斥大鱼大肉的城市倍受追捧,野菜虽美,也不可不择而食之,有些野菜是有毒的,如果是公路边或已经受到污染的水渠边的野菜,则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食用后也会中毒。为了保持野菜的营养价值,专家建议最好采用蒸、焯、做汤或做馅等方法食用,野菜凉拌也当注意加工环节的卫生。

同时,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脏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

清明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荠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

不同地方的清明饮食习俗

因北方地区初春之时仍相当寒冷,历史上寒食禁火的时间有的更长达一个月之久,古时老小病弱者多不堪寒食,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故历史上提倡禁绝寒食的也不乏其人,如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北魏孝文帝等,寒食节亦于唐以后逐渐式微。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温州

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

上海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浙江

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山西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江西

江西一带清明节吃青团是一直以来的传统。是使用鼠鞠草与糯米粉一起柔和,在包上自己喜欢吃的馅儿,蒸熟即可了。通常有萝卜丝儿肉末,绿豆,红豆等馅儿。

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清明节的饮食是有很多的忌讳的,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不仅要保证咱们扫墓出行的安全还要调整好咱们的饮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的清明节。希望小编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