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小暑节气 控制好情绪勿中暑

来源:网络

小暑节气已至,大家做好小暑的养生方法了吗?在炎热的天气里大家该追寻怎样的养生之道呢?小暑的一些由来和古诗词中对小暑的描述又是怎样的呢?如果你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小暑的故事吧。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左右。古语有话说:“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小暑时节太阳到达黄经为105度。

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

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署旱”“小暑打雷,大署破圩”的经验总结。

在小暑的节气里,天气若是吹南风,则在大署时必定是干旱无雨,换句话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在大暑时节必有大旱;而在小暑时节如果打雷,则在大暑时节里必定有大水。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的小暑节气,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台湾府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台则常连日夜,或数日而止。……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

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就像天上的星,闪闪移动,在徐徐的风中,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正因为是忙季,我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在古代的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来描述小暑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素问·保命全行论》亦云:“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道教经典《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 “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小暑养生

一、注意开胃

由于炎热,蚊虫蟋蟀都知道找个地方避暑,天气热的时候人也会变得厌食和蔫蔫的。所以在夏季我们的食欲和精神都会开始有所倦怠,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在中午的时候最好补充下睡眠,补充我们的精神,让我们不至于那么倦怠。

二、多吃清爽蔬菜

从小暑开始,我们要开始调整我们的饮食了,夏季喝东西可以喝些绿茶红茶之类的,饮食可以吃些绿豆粥,菜尽量以蔬菜为主,不一定说要吃清淡的,可以吃些爽口的,凉拌菜可以多放点醋,黄瓜,莴笋,木耳,苦瓜也是夏季的经常吃食。

三、切记吃辣

吃东西要注意,夏季别觉得天气热就贪凉,其实我们的身体里是比较偏凉的,所以饮食的时候要记得别太凉,因为夏季人容易腹泻拉肚子,所以我们要谨慎辛辣和寒凉。适当的解暑是可以的,但不要太贪凉或者辣。即使拉肚子了,也不要乱吃药及时就医。

四、防蚊虫

小暑过后,会边下雨边升温,而雨水和高温也会有很多蚊虫细菌的滋生,我们家里的卫生要好好打扫,饭菜也不要做太多,当天吃好,不要剩菜,家里的垃圾每天要清理掉,出门的时候尽量带好花露水和防蚊虫叮咬的喷雾,尤其是孩子的娇嫩肌肤。

五、阴阳调和

养生,我们都知道,讲究阴阳调和,夏季保护我们体内的阳气。这个时候 最好少运动,多静。也就是说,剧烈的运动不是夏季的首选,要运动的时候最好选在早上或者晚上,慢跑和瑜伽都是很好的。夏季的时候要选择散步,尽量选择清凉的山间林里去,多行走在大自然里。

六、心要静

在夏季炎热的时候,让自己不要生气,让自己尽量的心平气和,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和心情,不然很容易伤肝和诱发疾病,要保证我们的心脏机能。

七、刮痧防暑

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八、冬病夏治好时机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防暑降温小常识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减少外出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

总结:小暑时节,天气虽然很炎热,可是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却没因此而停止。大家在小暑节气里更是忙碌了,农民在小暑节气里是最忙的时节,各家各地的农民们争先恐后的在天地里忙碌着,为了今年的好收成。小编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