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秋分节气 秋分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可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年之中共有二十四个节气。如今,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秋分节气逐渐到来,我想很多人会问,秋分节气是什么意思?秋分代表了什么?在秋分中我们应该吃什么?下面,小编将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秋分的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介绍

按照传统说法,秋分的到来,就是秋天的开始。有人会问,秋天不是从立秋就开始了么?实际上,立秋只是代表秋天即将来临,而秋分,却是告诉大家秋天已经彻底来临。从立秋到霜降,为一整个秋季,而秋分,正是这一过程的中间点。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吃什么好

秋分到来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我们身边的冷空气将暖空气慢慢消灭,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导致身体着凉,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好自身的保暖。除了在保暖方面外,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一定要吃适合秋分节气的食物。

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大枣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专家介绍说,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红薯

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秋分饮食五大建议

建议一:海鲜浅尝即可

秋季为大闸蟹、红鲟等蟹类盛众时间,蟹黄肥厚、蟹肉甜美,令人垂涎三尺。当我们在享受美食之时,不要忘记蟹黄、虾卵含高量胆固醇,对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的民众,建议浅嚐即可,千万不要过量。

建议二:火锅以清汤为主

热腾腾的火锅,麻辣锅、涮涮锅、海鲜锅等各式火锅纷纷上市,要如何吃一份营养零负担的健康火锅是有秘诀的!在肉类选择上,可以以适量火锅瘦肉片、羊肉片、牛肉片、蛤蜊、豆腐等为主,搭配少量火锅料。而玉米、芋头、猪血糕、冬粉等则可为淀粉食物来源,需酌量摄取。至于包白菜、蕃茄、高丽菜、筒莴、金针菇等为青菜,可以多多取用。火锅汤底则以含油量少及含盐份低的为主。沙茶酱含油量甚高,习惯上又会拌入蛋黄,虽然美味加分,但在健康上却是减分。若可以以少量酱油、葱花、蒜末、辣椒等来调味会更好。

吃火锅最忌讳暴饮暴食,尤其痛风,尿酸高似乎已不是老年家的专利了,罹病年龄层已逐渐往下降,而秋冬天又是痛风的好发时期。暴饮暴食的吃火锅,会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及油脂,同时会摄入过量高普林食物,是会让我们痛风提早发作。至于肥胖的民众、糖尿病患者吃火锅则建议多青菜,搭配适量肉类及淀粉食物,定时定量,细嚼慢嚥。

建议三:秋季羊肉少吃

姜母鸭、羊肉炉亦是秋冬天进补圣品,高油脂为其共同特点。在食用这些美食之时,若可先去掉鸭皮、羊皮及肥肉部份再食用,喝汤时除去上层浮油再喝。如此,一个小动作,是可以减少很多油脂的摄入量!其实光食用姜母鸭、羊肉炉是很不均衡的餐点,可以加点白饭及烫青菜来均衡一下,更建议您可以多加一些青菜,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

并且姜母鸭、羊肉炉亦是高油脂、高蛋白质食物,对痛风、高尿酸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患者,建议适量食用,勿暴饮暴食。

建议四:酒少喝

很多人都认为酒是一个好东西,人的生活中缺少不了酒,秋天更是少不了它。无论是社交还是自己在家,一般都要喝一些酒,在秋分晚上冷的时候,能够喝上一口酒来暖暖身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酒会伤胃,一旦喝多,就会对胃产生损害,所以酒可以喝,但尽量少喝。

建议五:多以蔬菜来增加饱足感

寒冷的秋冬季节,往往会让人食欲大增,加上活动量减少,体重增加常为最大收穫。因此,保健之道在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注意体重管理。均衡的饮食则需要在营养与美味中取得最佳之平衡点,于美味饮食中摄取充足不过量的营养。适度的运动,可以选择在比较温度暖和的时间,活动筋骨,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民众,千万不要于清晨温度最低之时外出运动。注意体重管理,饮食上仍以少油、少糖为主轴,配合食物份量控制,多以蔬菜来增加饱足感,美食当前,一定要能拒绝诱惑。期待大家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欢渡严寒秋冬季节。

气候特点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总结:秋分节气已经彻底有了秋季的季候特点,在这个节气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好衣服的穿着,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要注意好保暖。在饮食上,不要再暴饮暴食,不再吃寒冷的食物,最好能多吃一些在秋分中比较养生的食物,对身体很有好处的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