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白露节气 白露应该怎样去养生

来源:网络

白露节气已经来了好长一段时间了,相信大家都应该适应了这个节气的气候了吧。白露节气养生很重要,那么,在白露节气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养生呢?白露节气有很多易发病,我们应该怎样去防范这些易发病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阅读这篇文章,找到答案。

白露节气

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此时太阳黄经为165度,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时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是天气转凉的开端。

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气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白露节气还有忌风雨的说法,如“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等等。在这一条条的谚语中,不难看出农民朋友们对白露节气的重视。

白露养生

白露节气的天气大多都很清爽,这给我我们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不会感觉那么热了,也可以享受到秋分带来的凉爽。可是我们在享受这些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身边存在的危险,比如说季节性易发病,从而给身体带来了损害。所以在这里提醒下大家,享受凉爽是好事,但千万不能忽视疾病哦。

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其中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而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在很多地区内,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盐的销售量成正比,这说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

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饮食作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而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如《内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即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就没有机会侵袭,自然也就会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体内缺少某些营养成分,就会导致疾病。

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缺少就会引起肝功能障碍;缺少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钙质会引起佝偻病,缺少磷脂会引起神经衰弱,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和钼会引起身体发育不良等。

只有通过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针对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才能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中医前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用谷皮和麦麸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的记载。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我们不但要用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白萝卜、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红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当我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候,国际医学界也越来越重视食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并证实了很多食物都能预防和协助治疗各种疾病,如发现苦瓜、芦笋、马齿苋等都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薰肤(滋养皮肤),充身,泽毛。”这是两千年前古人对饮食营养作用的评述。可见饮食的滋养不但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当食物中的营养素(中医称之为“水谷精微”)转化为人体的组织和能量时,更是满足生命运动的物质保证。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有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同样强调了食物属性因人而异的重要性。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食物。

调整饮食,谨防秋燥

炎热的夏季终于离去,我们迎来了凉爽的天气。秋分不断的从北方吹来,同时也把身边的空气都吹干了,所以我们在白露节气里,都感觉身边的空气很干燥,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过的秋燥。而秋燥往往会导致我们出现口干、喉咙疼痛等症状。所以在这个季节中,一定要当心秋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日节气,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秋季主气为燥,当秋燥没能得到及时地预防和控制,便会发展为疾病状态。白露过后,燥气渐盛,燥易伤肺,所以营养专家提醒要特别避免容易在秋季发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气管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别对于那些过敏体质的人,在饮食养生上更要慎重。

营养专家建议,公众可选用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除了上述药物之外,要多吃梨、山竹等凉性水果,同时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另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此外,要保持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但因此时节的呼吸道疾病多因受凉而发,所以在开窗通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另外,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去,有晨雾的天气尽量不外出,更不能在晨雾中锻炼。夜晚时在屋内放一盆水,这些都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筋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秋冻”有益防过度

天气渐凉时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无论何种活动,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季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白露为霜

白露过后,温度下降速度加快,公众要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以防感冒发生。《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养生专家提醒,白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很多人依然穿得很少,尤其是追求时尚的青年女性,无视天气的变化,常常是裙裾飘飘,甚至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而且还会伤害身体。

虽然俗话说“春捂秋冻”,但彰显靓丽也要量力而行。有句谚语叫做“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思是白露时节虽然白天天气温和,但早晚凉意渐浓。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

白露节气中,我们在衣着方面要注意一下。既不能穿的太少,也不能穿的过多,感觉不冷就行了。至于衣服,最好是棉质的,这样既能防秋凉,又能防秋燥。还有我们要注意保暖脚部,以防被寒气从脚入侵。

俗话说:“白露身勿露,着凉易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但也不宜一下子添得太多太快,同时秋季一定要增加适时适度的耐寒锻炼,有助于冬季抗寒能力的提高。

总结:阅读了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对白露节气更加了解了吧。白露节气重在养生,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养生工作。白露节气气候很不稳定,所以大家在这个节气中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好健康饮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