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秋分养生 秋分节气三大养生原则

来源:网络

秋分的到来,也带来了许多冷空气。我们在秋分这个节气中,应该注意什么呢?秋分的气候比较干燥,很多人都会出现皮肤干燥,喉咙疼痛等症状,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些情况呢?秋分节气养生最重要,只要能在秋分节气中注意好养生,那么便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下面就让小编来和大家说一说秋分养生的三大原则。

秋分养生三大原则

护体: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秋季感冒的病人,刚开始的时候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孟医生提醒,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如果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针对以上的症状,应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令时节,如果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如果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如果市民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运动时防止受凉感冒。秋日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比较低,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而是应该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衣服。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其次要预防运动损伤。据悉,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专家建议,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此外,还要注意好运动量,防止运动过度。秋分节气虽然是运动的好节气,但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正处于内敛调养阶段,所以运动也应该顺应这一原则,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谨防出汗过多,养生耗损。我们想运动时,尽量还是选择轻松的运动。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进补:重药物轻食物不可取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五方面的内容。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进补,应该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建议进补还需适量。“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秋分养生小妙招

多锻炼身体

应注意多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引起的腹泻。

食物加热后进食

在进食剩饭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即使是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加热后方可食用。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不要因为气候的转冷,而一直把窗户关上,这是很不健康的。这样很容易让房间里滋生病毒细菌,从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我们最好能多开窗,在白天的时候把窗户打开来透透气,这样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

多补充水分

很多人都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

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建议大家要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避免着凉闹肚子。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剩饭、粥、乳制品、肉类、蛋类等,容易遭受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若进食此类食物,会导致腹泻。

不吃凉拌菜

尽量不要吃凉拌菜?如果要吃,需要充分清洁蔬菜,不用未煮沸的水拌菜,拌菜时最好加点醋或蒜,这样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卫生上,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吃饭前后要洗手,经常换洗衣服,这样能够有效的抵御细菌的滋生,给我们带来健康的身体。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

常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与患病者隔离

如果周围有腹泻患者,应注意对患者隔离,待症状消失后一周,再解除隔离,避免传染。

餐具、炊具消毒

餐具、炊具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进行杀菌,健康饮食。避免细菌感染引起腹泻。

勿滥用抗生素

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在治疗时以对症处理为主,通常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将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

腹泻症状较严重者马上就医

如果出现腹泻症状,请马上就近就医,不要置之不理,使小病变大病,酿成严重后果。

总结:相信很多人都阅读了本篇文章,那么大家都会秋分养生有所了解了吗?秋分养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生活细节方面,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小编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注重好自身的养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