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寒露养生 寒露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来源:网络

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寒露节气已经在向我们走来。如今,距离寒露节气已经很近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寒露节气有着它自己的特点,所以面对这个节气,我们应该针对它的特点而进行养生。那么,到底在寒露节气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养生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寒露养生

寒露是我国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自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开始。历书中曰:“斗指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曰:“(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的势力逐渐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由热转寒,且变化极快,如果遇到寒潮侵袭,会突然变冷,使得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而在江南一带,寒潮前锋一过,就会骤然降温,所以当地民间流传有“寒露脚不露”的谚语。由于寒露节气刚好在中秋节过后不久,故南方民间亦有“中秋过后夜夜凉”的民谚。

寒露节气中,早晚的温差很大,一般来说,在中午的时候温度还都是很高,而到了晚上,温度会顺便下降十几度,所以我们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一件外衣,谨防着凉。同时,寒露节气的降水量比较少,虽然有时会出现阴雨天气,但持续时间都不会长。

以“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由热转寒。在自然界中,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萧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寒露节气,气温在不断的下降,随着人们保暖意识的薄弱,感冒也自然成为了寒露节气的易发病。因为寒露节气的温差很大,很多人都没能注意好自身的保暖,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会受凉而导致感冒。我们在感冒之后一定要记得吃药,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使人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这一节气期间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寒露养生四事

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 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 次为1 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现 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艾灸方法。取一块姜,切厚片,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放在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就像鸟啄食一样),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长期冷水浴

冷水浴是一项很好的耐寒锻炼项目。对于决定要开始洗冷水浴的人来说,有一些事项还是要注意的:首先,初洗冷水浴时不要太突然,不要一次用冷水冲洗整个身体,以免身体适应不了而产生不适症状,可以先用冷水泼洗面颊、手臂等处,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脖颈、胸腹、下肢、背部等处,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另外, 在水温的选择上,可以先用稍温热的水,然后每次逐渐降低水温,直至变为冷水。

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 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习惯早睡早起

寒露节气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我们应该保持早睡早起,起床之后最能能够运动一会,既能保证睡眠时间,又能让一天都充满精神。然而在这个节气中很多人都会晚睡晚起,这样是很不健康的,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寒露节气中一定要养生早睡早起的习惯。

寒露饮食

五种人不同的寒露饮食

1、木形人:枸杞太子参可养阴

饮食调养:宜多吃有养阴生津、健脾养肝功效的食物,如枸杞、党参、白术、山药、猪肉、鸡肉、鸡肝、女贞子、桑葚等。

枸杞太子参粥

原料:枸杞子10克,太子参15克,粳米75克。

做法:均洗净,加适量水,先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补肝健脾。

2、火形人:地黄枣仁养肝益肾

饮食调养:可多吃养阴生津、调补肝肾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山药、山萸肉、猪肉、鲫鱼、生地、酸枣仁、葡萄、柿子等。火形人要多注意静心。

地黄枣仁粥

原料:生地30克,酸枣仁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把生地、酸枣仁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成粥即成。

功效:养肝益肾。

3、土形人:薏苡仁玉蜀黍健胃

饮食调养:适合吃有生津润肺、健脾养胃功效的生地、枸杞子、鸡肉、梨、党参、柚子、太子参、淮山、黑豆、小米等。

薏苡仁玉蜀黍饭

原料:薏苡仁100克,玉蜀黍100克。

做法:薏苡仁、玉蜀黍洗净,烘干或晒干后,玉蜀黍碾成细末,与薏苡仁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成干饭。

功效:补中健胃、养阴益肾。

4、金形人:麦冬黑豆健脾益气

饮食调养:不妨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调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大枣、哈密瓜、梨、葡萄、玉竹、山萸肉、沙参、百合等。

麦冬瘦肉煮黑豆

原料:麦冬12克,黑豆50克,猪瘦肉50克,猪腿骨200克,姜、葱、盐各5克。

做法:将麦冬洗净,黑豆发透;猪瘦肉洗净,切块;姜切片,葱切段;猪腿骨用锤子锤破。将发透的黑豆放入炖锅中,加入麦冬、猪腿骨、猪瘦肉、盐、姜、葱,加入适量清水,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撇去浮沫,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益肾。

5、水形人:多吃山药枸杞

饮食调养:宜多吃猪瘦肉、鸡肉、鲤鱼、鲫鱼、猪肝、酸枣仁、生地、百合、淮山、枸杞、葡萄、哈密瓜等具有养阴生津、健脾益肾功效的食物。

山药枸杞蒸鸡

原料:活母鸡1只,鲜山药100克,枸杞3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25克,清汤1500克,黄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母鸡去毛及内脏,抽去头颈骨留皮,入沸水锅内氽一下,取出洗净血秽;山药去皮,切成长7~10厘米、厚0.5厘米的纵片;枸杞子洗净。鸡腹向上在汤碗内,诸料铺在鸡面上,加入料酒、精盐、味精、清汤1000克,上笼蒸2小时至鸡肉熟烂即成。

功效:健脾养阴、补益肝肾。

总结:相信大家都已经认真阅读完了本篇文章,文章中详细叙述了我们在寒露节气中应该怎样去养生,也对五种不同类型的人做了饮食推荐,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让我们大家一同学会寒露节气的养生,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