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寒露时间 寒露节气是什么时候

来源:网络

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过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到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今天小编将向大家介绍一个节气:寒露节气。我们下一个节气便是寒露节气,那么在这寒露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寒露节气的知识吧。

寒露时间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每年的寒露,从10月8日或9日开始,到23日或24日结束。送走美好的九月,迎来金秋十月,我们从处暑、白露、秋分一路走来,一直在赞美着秋天,到了寒露时节,我们仍旧不会吝惜美好的语言。秋高气爽、日丽风清,星月交辉,依然是我国许多地区这一时期天气的主旋律。此时,南方的人们在开始享受凉爽的秋风之时,北方的人们已在领略深秋的凄美了。

寒露节气,单是从字面上看,就能看出这个节气的寒冷了。寒无疑代表着寒冷的意思,而露则代表着露水,早晨植被的叶子上会凝结出露水的现象。所以说,寒露节气是个代表寒冷的节气。同时,寒露节气更多体现在气温的变化上,到了寒露节气,气温有明显的下降。

寒露节气时,太阳的直射点已经离开了赤道,由南纬5°57′移至南纬11°32′,这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着减少,气温明显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这时,许多人开始用“寒冷”表达自己的感受。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辅助食品。但同是养肺水果功能也会有差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偏重。

寒露宜吃四大水果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

柑橘味道酸甜,很多人都很喜欢柑橘的味道,尤其是女性。柑橘不仅味道不错,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它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对身体很有好处。尤其是对身体虚弱的人,柑橘是最好的营养水果。大家可以再平时的时候多吃一些柑橘。

柿子

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荸荠

荸荠煮熟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过食或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再有,新鲜水果含糖量较高,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须慎食。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寒露防寒防秋燥

经常泡脚,驱除寒冷促进代谢

寒露节气的气候已经属于寒冷的了,在寒露这个节气中,我们应该尤为注重脚部的保暖,人们都说寒气都是从脚部侵入身体的。由于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血液供应的很少,所以脚步是最容易受到寒气入侵的。脚部一旦受凉,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病毒就更加容易入侵人的身体。

防寒从脚部开始,所以脚部的保暖,就成了秋季养生的头等大事。凉鞋可以洗洗刷刷全部收起来了,夏季喜欢在家光脚走来走去的人,现在也应穿上棉袜和拖鞋。如果想美美睡一觉,最好用热水泡泡脚,暖暖和和进入梦乡。热水泡脚可预防阳虚调节经络,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在水中加点中药药材,还可以起到其它的保健作用。

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还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要注意防止烫伤皮肤,温度应以40—50摄氏度,时间以半小时内为宜。同时,饭后不宜马上泡脚,易影响消化,入睡前效果最佳。

防止秋燥,常食蜂蜜少食辛辣

此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应多食芝麻、糯米、粳米、栗子、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加体质;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且容易上火。此外,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但由于其性寒,应适可而止。同时要注意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朝朝饮水,晚晚蜜汤。”这是我国古代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意思是说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些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此外,还适宜多饮枸杞菊花茶,可以使人有光泽,每天坚持喝,能起到 “和颜悦色”的作用。

为防秋躁还可多吃些新鲜瓜果蔬菜,如梨、柿子、柑橘、石榴、葡萄、大枣、香蕉、荸荠、柚子、甘蔗等,这些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 肺、润燥生津的功效,是预防秋燥的最佳辅助食品。除水果外,还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百合等食品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可养阴润燥。

调整起居,保证睡眠加强锻炼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故秋季时节应该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此时阳光的热量也不再像春夏那么充足,秋季养生要遵照大自然的规律。

此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深秋景象,南方则秋意渐浓。由于阴天较少、晴天较多,素有秋高气爽之称。可增加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应注意保暖、 及时添衣、预防感冒。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秋冻锻 炼”,否则很容易着凉患病。

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其中,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小提示:气候逐渐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而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所以寒露节气过后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在祖国医学中明确指出:秋季应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以顺应节气,确保健康。

总结:寒露节气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养生方法,只要遵循着寒露节气的养生之道,自然就能够健康过完寒露。所以小编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在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中注意好身体,做好养生工作,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