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寒露节气 寒露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来源:网络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节气就要到来,在这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准备呢。寒露节气代表着寒冷的意思,所以但从字面上,我们就知道在这个节气中我们应该注意好保暖。那么,在寒露节气中,我们具体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

寒露养生注意要点

史书记载:“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时节,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如果调养不当,就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中医认为,在四季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当气候变冷时,人体阳气收敛,应遵循"养收"这一原则。寒露节气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极为敏感,而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所以,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首先,寒露节气到来之后,气温肯定会大幅度下降,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即使添衣,防止着凉。而且寒露节气是感冒疾病的多发期,我们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防范意识。防止疾病入侵,首先就是在起居上,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

其次,寒露以后进入阴历八月,气血流注心包经,在这个月份抓紧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像冬天怕冷、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心包经起自中指指尖,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脏功能。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效果却不同寻常。

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膜,可以说是心脏的保护墙,所以心包的功能决定着心脏的健康。每天弹一百次中指,当然不止局限于这个数目,越多越好,有空就可以弹,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心血功能的经络方法。

中医有言,补一年不如补重阳和冬至。在中医看来,重阳是进补的关键时期。因为它是秋天向冬天过渡的一个节气,在这段时间里适当进补,可补养五脏提升元气。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滋补佳肴:用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肉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五豆粥是这个节气的进补佳品,用小米配上红豆、黄豆、黑豆、绿豆、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能调和五脏,调养肠胃,提升内在能量;

菊花多是秋季开放,可以清热去火、润肺、补肾气,因此历代重阳节都有喝菊花酒的习惯。我们可用菊花茶代酒,可以中和羊肉汤的火气;为了增强进补的效果,闲暇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寒露习俗

登高习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 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 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 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吃山药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此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由于山药中淀粉含量较高,因此在食用山药时,最好能用山药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要避免带来能量过剩的问题。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的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推荐食谱:山药莲藕煲骨汤

原料:猪棒骨400g,山药300g,莲藕200g,枸杞30g,西洋参片、当归、黄芪、蒜、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

1、猪棒骨切大块,洗净备用;

2、山药洗净去皮,切小段;莲藕洗净去皮,切滚刀块;

3、准备适量枸杞、黄芪、当归、西洋生片,冲水去灰备用;

4、葱切段,姜切片,蒜去皮备用;

5、把棒骨放入锅中焯水,去血水撇沫;捞出后放入盛满热水的砂锅中,放入葱姜蒜,倒入适量料酒,大锅烧开撇沫;

6、把准备好的枸杞、黄芪、当归、西洋参片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一同煲煮;

7、半小时左右后,把莲藕山药放入汤中,小火煮炖;

8、放入适量盐,再煮半小时即可。

寒露谨防6大疾病

1、心脑血管病

秋季本身就是一个从热到冷的过渡性季节,气候不稳定,冷暖交汇,温差较大,很容易就会让人的身体生这种那样的疾病,而且寒露节气更是如此,也许今天很冷,明天就会热起来,冷热不一,让人的身体防不胜防。

在晚秋时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

贴心提示:秋季气候凉爽干燥,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对健康人来说,这也许不意味着什么,但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方面也粗心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因此,预防秋季感冒受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2、痛风

寒露节气天气转凉,我们的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尤其是肠胃,一旦受到了寒冷的刺激,就会感觉到很饥饿,从而导致我们食欲增加,饭量增大。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多吃一些甘厚的时候,便很容易导致体内尿酸增多,从而容易引起通风。

贴心提示:宜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每天需饮水2000-3000毫升,使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3、老年皮肤瘙痒

老年皮肤瘙痒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

贴心提示: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可用香皂或硫磺皂。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4、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贴心提示:“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秋天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5、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作。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患,占消化性溃疡的80%左右,主要症状为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可发作数日至数月而缓解,但极易复发,甚或整个秋季都在发作。

贴心提示:可用食疗法。将牛奶250克煎沸,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日服一次;如有气虚乏力、畏寒等表现,可用黄精3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30克和黑糯米60克熬粥同服,对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

6、习惯性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欲便不畅等。

贴心提示:按摩是简便易行的促排便方法,这种方法可在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前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身体仰卧,先将两手掌心摩擦至热。然后两手掌心在右腹下部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共按摩30圈。这个方向正好与粪便在大肠中的运行方向一致,有助于大便的运行。

总结:寒露节气代表着季节的变化,所以在这个节气中,大家应该格外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只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身体永远是我们的第一位,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中做好养生工作,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