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是什么时候

来源:网络

霜降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霜降就是一年中开始要下霜的时候,那么今年的霜降是什么时候呢?每年的10月23号—10月24号是霜降,这时候天气就会真的开始冷起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有关霜降的知识吧。

霜降是什么意思

今天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的时候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它也是秋季最后一个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霜会减轻甚至免除冻害。

霜降节气天气特点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时节,也是秋季向冬季过度的一个节气。这时候晚上的地面上会散热,这时候的温度就会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从地面或者植物上凝结形成的冰针,有的是六角形的霜花。而且,霜只能够在晴天的时候才有,人们说的“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原因。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南方大地打扮得更加艳丽。

霜降与霜冻

一年又二十四个节气,霜降就是这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我们从表面上可以知道,霜降也就是慢慢变冷,开始下霜的时候。

确切地说,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近地面空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疏松的冰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一般出现初霜,与霜降节气完全吻合。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霜冻是指在生长季节里,夜晚土壤表面温度或植物冠层附近的气温短时间内下降到0℃以下,植物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植物体内水分发生冻结,代谢过程遭受破坏,细胞被冰块挤压而造成危害。发生霜冻时,植物是因为低温受到危害,不是单单因为霜对植物造成危害。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就不一定能见到“白霜”,霜冻同样会发生,通常人们也把见不到“白霜”的霜冻称为“黑霜”。

可见,“霜降”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降仅仅是一个节气,在这个节气黄河中下游一般会出现初霜;而霜冻是与植物受害联系在一起,没有植物的地方,就没有霜冻发生。

早霜冻发生在由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的过渡时期,在北方,常常发生在秋季,所以也叫秋霜冻,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和未收获的露地蔬菜危害愈大。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初霜冻愈早对作物的危害愈大。

晚霜冻发生在由寒冷季节向温暖季节过渡的时期,在北方常发生在春季,所以又叫做春霜冻,危害春播作物的幼苗、越冬后返青的小麦和处于发芽期和花期的果树。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称为终霜冻,终霜冻发生得越晚,植物的抗寒性就越弱,霜冻危害也就越大。

对于霜冻的防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根本性措施如兴修水利、种植防护林带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都能改善农田小气候、防御霜冻危害。

2、根据作物种类选择地点和播期,避开霜冻。

3、灵活应用催熟技术,合理施肥灌溉防止贪青,促早熟,避开霜冻。

4、霜冻来临前,采用灌水、喷雾、薰烟、覆盖、加热等措施防霜。

霜降节气的习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霜降吃什么水果:苹果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苹果很普通,但它的营养价值却很高。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早已被人们熟知,美国为十种对健康有利的水果排名,苹果占了第一位。确实,苹果可保护肺部免受烟尘污染,改善肺功能。苹果含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能够提高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苹果有很强的杀灭病毒作用,有助于预防感冒。因此,苹果被誉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中医学认为,苹果性平味甘,有补心润肺、生津解毒、益气和胃、醒酒平肝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如100克苹果中就约含有10毫克维生素C。许多人吃肉食及蛋白质较多,代谢后会造成体液呈酸性,不但容易使人疲劳乏力,疾病也容易发生,而苹果中的多糖、钾离子、果胶等可以降低体液的酸性,缓解疲劳,预防疾病。苹果中的锌元素则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成分,消除疲劳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苹果有很好的降低血脂作用

苹果含有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能促进胆固醇的代替,更可促进脂肪排出体外。苹果含有充足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离子能有效保护血管,并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苹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物质也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苹果有抗癌作用

苹果含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黄酮类物质则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不但是很好的血管清理剂,也是癌症的克星。多吃苹果者患肺癌的几率能低46%,患其他癌症的几率能低20%。

苹果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苹果中含有能增强骨质的矿物元素硼与锰,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浓度,有效预防钙质流失。尤其是绝经期女性,多吃苹果有利于钙的吸收,防治骨质疏松。

苹果还有不错的美容、减肥功效

其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形成,帮助消除皮肤色斑,增加血红蛋白,延缓皮肤衰老。苹果富含纤维,能排毒养颜;含水量高达85%且热量低,有利于减肥。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霜降的知识,相信认真看完本文的人对霜降也应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比如,霜降是什么时候,霜降吃什么好,霜降的习俗等等,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忘记保暖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