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霜降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养生

来源:网络

注意养生的人都知道,养生需要顺时,每个季节甚至节气的养生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虽然现在是秋季,但是秋季也有很多的节气,因此养生也需要按照节气来。现在快到霜降了,那么霜降节气该如何养生呢?和寒露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讲解下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养生。

二十四节气

每当寒来暑往、节气交替的时候最容易引起疾病的,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都会带来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霜降是如何养生的。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再过几天就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期,我们将要面临天气变冷,秋燥伤津。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而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老年人应该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并且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盲目“秋冻”了。

霜降

每年的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润肺

霜降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这时候天气变化的虽然不大,但是我们会明显的感觉到气温有所下降,如果我们不进行调养的话,就会出现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

建议,老年人需要注意穿衣和饮食。“虽然说春捂秋冻,但霜降这个节气已经属于晚秋,老年人就不要冻过头了,天气凉的时候秋衣秋裤也可以拿出来穿了,并且早晚出门的时候,最好加件外套。”

饮食方面,一方面可以多喝水,另一方面应该吃一些养阴的食物,比如荸荠、甘蔗、文旦、芦柑、柿子、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银耳、百合、藕之类的食物。

除及时补充身外之液外,中医还有返补体内之津养生法。即晨起、临睡或空闲静坐时轻轻叩齿100下,再舌头轻抵上腭,此时唾液自然渗出,舌头还可在口腔中搅动,待口中充满唾液时分三口慢慢吞下,同时用意念想唾液下输至腹脐丹田,并随气血疏布全身。可连做3遍吞唾液,共约10分钟。陈永灿介绍,这叩齿吞津的方法古称“赤龙搅海”,“赤龙”喻舌头。

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秋季药膳粥——白果萝卜粥。需要白果6粒(不宜多),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做法也不麻烦,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该粥有固肾补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养胃

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由于寒冷的刺激,植物神经功能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这种情况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在霜降时易增加或复发。这段时间,我每次坐诊都会来三五个胃肠疾病复发的病人,受了凉或者是饮食上的不当,出现胃疼、打嗝的人为数不少。

老人家这个时候冰凉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凉白开也最好不要喝,口渴的话还是饮用温开水为宜,并且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腹部的保暖。

同样为各位推荐一份药膳粥——百枣莲子银杏粥。取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首先将莲子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该粥的功效为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解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自然界的生物开始凋零,人也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这种时候,老年人精神方面的疾病容易出现或复发,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是不要随意打破生活规律,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同时,老年人还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若在家休息,也不要因为省电而不开灯,使得房间黑暗压抑,情绪也低落。

还是挺支持老年人平时出去活动活动的,不过运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运动量要适当,一般到微出汗的程度就差不多了,切勿过度;

二是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一定要在做完常规的准备活动之后再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特别是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运动。

霜降节气话“无霜”

人们把入春后最后出现的一次霜,叫做“终霜”,入秋后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所谓“无霜期”,就是指“终霜”之后,“初霜”之间,这一段没有霜出现的时期。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无霜期也就不一致。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全年“无霜期”的长短,差异很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有霜的范围很广,除海南岛、云南省、台湾省等部分地区和南海诸岛外,均有出现。据统计,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初霜见于9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下旬,无霜期不到150天;华北地区初霜见于十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上旬,共约200天左右;长江流域从4月到11月,共约250天左右;华南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有的年份全年无霜。

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这个地区寒冷季节的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寒冷季节长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迟,“初霜”开始时间早,“无霜期”就较短;与此相反,寒冷季节短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早,“初霜”开始时间迟,“无霜期”就较长。这是因为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时,附在物体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结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区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气的源地近,寒冷季节比南方长,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要比南方短。

霜出现时,往往会给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如棉花结桃时遇到秋霜害,会影响它继续生长。所以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常常把它称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但是“无霜期”的长短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在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出现霜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有效的各种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种、杂交育种缩短生长期,以及浸种催芽、适时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烟法、大田灌水或是设置防风林、防风墙和风障来阻挡寒风,改变农田水气候的条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实利用的“无霜期”,就要比气候上的“无霜期”长得多了。

霜降节气的各种习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结语:通过上文的学习,大家现在对于霜降节气的了解有没有变多呢?知道我们该如何养生了吧,对于霜降节气中场出现的疾病,我们是不是也知道了,对于如何预防我们也要记住哦。霜降快到了,我们记得吃柿子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