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冬是哪天 立冬的习俗和气候特点是什么

来源:网络

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具意义的一个节气,其实立冬的立追根溯源的话,咱们与古人所理解的都是一样的,是建立、开始之意。因此说,立冬是最有意义的一个节气。那么,大家知道立冬了是哪天 ?立冬的习俗和气候特点又都什么吗?不知道的话,那就跟随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立冬是哪天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今年的立冬就是11月8号。我国民间一直以来都把这一天当做是一年冬天的开始。中医学里面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阳气慢慢潜藏,阴气开始盛极,草木都凋零,万物的活动都开始慢慢休止,进入了冬眠的状态,以养精蓄锐,为第二年的春天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立冬的习俗

1、吃饺子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般在立冬之时会全家团聚吃饺子。因为饺子来自“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2、补冬

立冬的时候草木都开始慢慢凋零了,蛰虫伏藏了,天地万物都慢慢进入了一种冬眠的状态之中,来养精蓄锐,为着来年的生机勃勃做好一切准备。人类虽然没有冬眠这个说法,不过,我们民间确实有立冬补冬的一个习俗。

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的补。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因为气候严寒,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3、补气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不同,虽然都是冬令进补,但是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所以还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补方式。

4、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5、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6、祭祖祭天,庆丰收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立冬气候特点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都发生变化,降水量都会明显减少。此时,降水的形式也不再是只有雨水这种形式,而是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而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也相继下起了第一场雪。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比与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算得上是雨水较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每年的11月就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而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也变得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

在云南,却是晴天温暖,雨天阴冷,被人们称为“四季如春,一雨便冬”。如果有较强的冷空气的话,再加上有暖湿气流呼应,那么,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是会较大。但是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偏北风多、风力加强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特别是北部、东部海域,海上的大风易使海上作业受到严重损失。

南北两方、温差拉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24节气中立冬的日期、习俗与气候特点的介绍了,大家都清楚了吗?明天就是立冬了。那也就是说冬天的脚步不远了,天气也会慢慢变冷了,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哦,外出时一定要穿得暖暖的。否则,很容易着凉感冒的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