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大雪养生 大雪养生须以静制躁

来源:网络

大雪节气,天气的变化会让我们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好好适应。这样会很容易生病。为此在大雪节气里做好养生工作十分有必要。那么。大雪节气要怎么样进行养生保健呢?大雪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大雪养生可以吃些什么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本月的七号已经进入了大雪节气了。大雪节气期间,我们要保护好养生不外泄,要以静制躁。如果一个人整体躁动不安,想这想那的话,肯定会比较容易生病的。我们和自由做到心平气和,头空、心静、身稳,才能够具备很强的控制力,才能少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关于冬季精神调摄,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和方法值得借鉴。道家提倡清静,强调以静制躁。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静为躁君”,因而主张清静无为。“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南朝时期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当代社会,要学会以静制躁的养生方法,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首先应加强自我修养

尤其要加强心理行为的理智性与意志性的修养,抑制或克服不理智行为,凡事不能随情绪、使性子,而要冷静行事。

其次要有计划性的修养

计划是理智的产物,理智是浮躁情绪的克星。科学地制定可以实现的计划,是增加自信心的好途径。培养树立了信心,便可驱散浮躁心理,便会感觉精神饱满,心情愉悦。

大雪养生三大注意事项

一、重在“藏”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我们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不受秋燥的损害。现时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现时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

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此时正是季节转换,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要时刻警惕再次中风。

二、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三、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大雪养生温补为主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养生调养的大好时机。

人们在养生保健的同时,也要兼顾自身具体情况,注意保暖防寒和饮食禁忌。

大雪节气来临,意味着天气开始逐渐转冷,人们在保暖的同时,要记住四个部位尤其重要。

头、手、脚、前胸后背要重点保暖

“头”是人体阳气汇集的地方,出门可系围巾、戴上帽子,防止寒气从颈部、口鼻进入人体,损耗阳气。“手”是人体阳气的末端,手易凉,也容易受冻;所谓要护住“前胸后背”是要护住脾胃和肾脏,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注意它们的保暖是不能让它们受凉,就会不易患病。最后是“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保暖防止寒气侵袭人体,引发疾病。

多吃坚果养肝血、益肾精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食物应以温补为主,比如牛羊肉、大枣、桂圆等。如果人们想要服用药物调理身体,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温性滋阴养血的药物。

另外,水果的选择也有讲究,冬季是桔子上市的时节,桔子有化痰行气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反而会燥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感觉会“干”。而梨是属于寒性的水果,尤其是冬季流行的冻秋梨,人吃了后胃会受不了,应该暖到室温再吃。而冬季的时令水果柿子也是寒性的,如果人们不节制,吃的多了凉了,易形成结石。冬季也可适量吃些坚果,比如榛子、核桃等,可养肝血、益肾精,但是不可贪食,每天二两即可。

冬季可多吃白菜,白菜性平、清热,且无寒无温,“白菜解百毒”不无道理,人们可在冬季多吃白菜来“解毒”。而“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很好的选择,冬季人们常不运动,气血运行不畅,而萝卜恰有行气的作用,所以气虚体弱的人群、食用人参补气的人群不宜吃萝卜。脾胃不好的人可吃些土豆,土豆是黄色的食物,入脾胃,具有微补脾胃的作用,脾胃不好的人群吃些土豆炖牛肉会感觉舒服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冬要慎重及时活血化瘀

大雪节气后,天气逐渐寒冷,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要慎重。

天气寒冷导致血管收缩给心脏带来负担,同时血流慢也会引起血栓出现。所以老年人在注意保暖,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的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警惕疾病复发。

同时,呼吸道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流感等也易在冬季复发,流感病毒在冬季是易繁殖,所以人们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抵抗能力差,注意防寒保暖。

另外,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们从室内到室外时,没有及时穿衣保暖,冷风刺激人体导致受风,出现肩周炎、颈椎病等骨病。

所以,冬季由于寒冷的天气易引发一些相关疾病的出现,高发人群尤其要在日常生活中警惕,避免疾病出现。

总结: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冬季大雪节气养生的方法介绍,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如何在大雪节气中养生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您还在为为大雪节该怎么养生而烦恼吗?那么赶紧来试试小编介绍的方法吧。很多人都觉得很不错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