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处暑吃什么 处暑养生少吃苦味食物

来源:网络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1、处暑到,不食苦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秋燥尤为严重。而燥气很容易损伤肺部,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节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同时,肺与其他各器官,尤其是胃、肾密切相关,所以秋天肺燥常常和肺胃津亏同时出现。肺燥津亏的典型症状有口鼻干燥、干咳甚至痰带血丝、便秘、乏力、消瘦以及皱纹增多等。

在五味中,苦味属燥,而苦燥对津液元气的伤害很大。“肺病禁苦”一说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就有所提及,而且《皇帝内经·素问》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所以处暑养生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

如果已经出现肺燥津亏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冲泡麦冬、桔梗、甘草等饮用,或是吃些养阴生津的食物来润肺,比如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

2、不宜过早开始“大补”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人们会由于天气炎热而没有食欲,可虽然进食较少,身体的各项消耗却不少,所以处暑时适当吃些补品,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不过同时也要避免乱补,尤其不要盲目服用人参、鹿茸、甲鱼、阿胶等营养极为丰富的补品。

为了驱火祛暑,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有所减弱,所以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食用过于滋腻的补品,脾胃一下子适应不了,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我们进补时最好选择那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这样既营养滋补,又容易消化吸收。其中蔬菜如:胡萝卜、冬瓜、银耳、茭白、南瓜、藕、百合、山药、白扁豆、荸荠、番茄、荠菜、平菇等;水果、干果如:梨、柿子、柑橘、香蕉、芡实、莲子、桂圆、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红枣、梨等;水产、肉类则可用:黄鳝、海蜇、海带、蛇肉、兔肉等。

抵抗力差、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擅自选择补品,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以取得更好的进补效果。

3、处暑养生吃蜂蜜

蜂蜜

养生功效:处暑时节多服用些蜂蜜,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有效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调试标准:应挑选气味纯正、有淡淡的花香,颜色成透明或半透明,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者。

食而有道:存放蜂蜜不要用金属及塑料的容器。

冲服蜂蜜的水温最好不超过60℃。

食用蜂蜜的最佳时间为饭前0.5~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

适可而止:25~50克/次。

4、处暑睡好,平衡阴阳

处暑养生的关键词是“睡眠”。这个时期天气渐渐变冷,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中阳气的收敛而有所下降。如果我们想使体内的阴阳之气达到平衡,以更好地适应天气的变化,就必须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

关于睡眠对养生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医学家早就有所论述,比如《十问》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凫、雁、肃霜(鹔鹴)、蛇檀(鳝)、鱼甲鱼、耎(蠕)动之徒,胥(须)食而生者,胥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另外我国传统中医学中还有“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等观点。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非常重要,睡眠不好,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各项生理功能。

处暑时节,要想有效地调节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就要保证夜间0到4点、中午12到13点休息好。因为0到4点的时候,人体代谢功能水平最低,而12到13点,交感神经又最疲乏。另外,老年朋友要特别注意,因为人上了年纪,会有“昼下精,夜不冥”的现象,所以老年人可以困了就睡,睡不着就起来,正如《古今嘉言》所说,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5、润肺养肾,相得益彰

中医认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金于水为母与子,两者相互滋生相互制约。通俗点解释就是,肺和肾主要分别影响呼吸代谢和津液代谢。其中肾主水,可升清降浊,蒸腾水液。肺则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调通水道。肾肺相辅,维持这体内水液代谢。同时,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所以肾肺配合,又完成了人体的呼吸代谢。正是由于肾肺的这种关系,肾精、肺液也是相互制约的,一方受损,另外一方也会被影响。处暑时节,身体消耗的能量非常多,而营养相对缺乏,这时人们就容易肾气虚,会有气短畏寒、少语寡语、失眠多梦、疲乏劳累、腿软腰酸、脱发早衰等症状。因此要及时调理,避免发展成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甚至肿瘤等疾病。

处暑时节,为了避免秋燥给身体带来各种伤害,我们要调节日常起居、饮食等方面,通过润肺养肾,来给自己补养气血,保持精力旺盛,增强抵抗力。在饮食生可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奶类等清润食品以及梨等新鲜水果。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处暑养生的一些知识,处暑不适宜大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睡眠,多吃些润肺养肾食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