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雨水养生 雨水节气重捂暖养脾胃

来源:网络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顾名思义是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时,很多人感到终于可以脱去冬装,享受早春的惬意。殊不知,尽管雨水前后气温有所回升,但常有“倒春寒”。若不注意保养,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老人和小孩更容易罹患疾病。乍暖还寒的早春,老人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老慢支等疾病,小孩则因忽冷忽热的天气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那么,雨水前后养生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雨水节气重捂暖养脾胃

倒春寒,需捂一下。雨水节气春气涌动,怕热的人容易出汗。因此,很多人在户外活动出汗的时候,会脱去毛衣,只穿一件单衣,这样容易着凉,此时由于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会伤骨关节致病。春寒伤人,最易外感风寒感冒,病者有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在这雨水早春时节,除要在起居方面做到“夜卧早起”之外,还应注意不要像冬天那样成天呆在屋内,多到户外散步,舒展肢体,但不宜激烈运动。

由于雨水的增多,湿气随之而来,对人体会造成湿困脾胃的危害,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命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因此,雨水前后应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雨水前后饮食以平性为宜。应少吃酸味,适当吃甜味,以养脾脏。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雨水前后,在调养脾胃的同时,还应注意养肝。根据中医“春以养阳,重在养肝”的理论,雨水前后人体肝脏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以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祛四肢之风,选服具有调补肝作用的首乌、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等中药材,以助肝气之升发。

雨水节气调摄精神也很重要,平时肝火旺盛者,应注意平抑情绪,切莫牢骚太盛,以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雨水民间习俗

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这可能也与以前的医疗条件有关,因为医疗条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无法医治。所以需要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代社会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