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夏养生 注意调理脾胃

来源:网络

许多的人对于二十四节气并不是非常的了解,立夏是几月几日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立夏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立夏吃什么有利身体健康?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就可以帮助我们健康的度过立夏了哦,赶紧来看看吧!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要急着吃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在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心阳夏季最旺盛 注重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此季节有利于心的生理活动,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的特别养护。

夏季日长夜短 保证睡眠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做到起居有律,卧室通风,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立夏前后注意养肠胃

一、夏季暑热湿气重,易没有胃口

中医《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达到最高值。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经络气血流通,是温煦体内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杨小红教授称,夏季暑热湿气重,日照时间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逐渐减少,再加上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紊乱,易出现疲劳倦怠、没有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中暑等症状。“立夏前后要尤其注意,这段时间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细菌生长特别快,湿气困阻导致脾胃功能弱。”因此,立夏前后,应注意养好肠胃。

二、肠胃不好的少吃寒凉瓜果

专家表示,夏季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每餐不宜吃太饱,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消化。夏天是瓜果类水果蔬菜丰收的季节,多吃当季瓜果固然好,但要注意营养搭配和适量原则,肠胃不好的人要尽量少吃寒凉类瓜果。“有些女生把黄瓜、西瓜等果蔬代替主食减肥,主次颠倒,容易伤及脾胃,引发肠胃疾病。”

三、多喝白开水是硬道理

由于出汗较多,有些人喜欢吃雪糕、喝饮料解渴消暑。杨主任告诉记者饮料中含有色素和香精,雪糕过冷也容易刺激肠胃,因此除了运动饮料外,不建议人们吃雪糕、喝饮料代替水。平时要多喝白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多汗者可适量喝淡盐水,尤其是高温作业时要注意补水补盐;还可在做菜时多放点盐、吃偏咸的食物。

四、酸梅汤和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为了适应散热,人体的血液循环会重新分布,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内脏尤其是胃肠道的血流减少,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下降。因此多吃山楂、乌梅、木瓜等健脾胃的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保证胃肠功能正常。

喝酸梅汤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此外,粥也是便于消化的夏季食物,除了常规的鱼片粥、鸡粥外,人们还可选择薏米、淮山、芡实等健脾、祛湿的药膳粥,但糖尿病患者和胃下垂的人不宜喝粥,以免加重病情。

五、喝祛湿汤有利于肠胃功能

立夏前后,湿气困阻导致脾胃功能弱,喝祛湿汤有利于养生,食谱如下:

1、将冬瓜500克,薏米100克,鸭半只,蜜枣两个煲冬瓜薏米老鸭汤,适合体质好的人喝。

2、将淮山、芡实、茯苓、白芷各30-50克与猪骨500克或鸡半只煲汤,西洋参30克与半只乌鸡炖汤,均适合肠胃不好、体质偏弱的人喝。

六、夏日午睡很重要

由于日照时间长,许多人夏天习惯早起晚睡,睡眠不足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犯困。杨主任指出,除了充足的睡眠与规律的作息外,夏天午睡也格外重要。“夏天正午紫外线强,暴晒对脑部和神经系统都不好,中午呆在室内睡一觉,既可以补足精神,又不被太阳晒,何乐而不为。”除此之外,她还建议人们每天早上或晚上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的缓慢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拳、游泳、爬山等。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民间有俗语:立了夏,把扇架。从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据介绍,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立夏节气。周朝时立夏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郊迎夏,举行祭祀仪式,迎夏的队伍穿的礼服、佩的玉、坐的马车和马、甚至车上的旗帜都是红色的,象征着炽热的夏天就要来了。

后来汉代沿承此俗,到宋代、明代礼仪也更趋繁琐。清代,在立夏当日亲朋好友之间还要互赠礼品。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习俗被保留下来,如南方有的地方会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豆子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江西一带有立夏饮茶、闽南地区有立夏吃虾面等民俗,都体现了人们祈求健康、消灾解难的美好心愿。

立夏后,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果蔬,如西红柿、莴苣、青椒、西瓜等,而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尽量少吃。少喝冰水,多饮温水。有条件的话,每天中午保证一小时左右的午休,有助缓解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应舒展心情,多想些美好的事,凡事顺其自然,静养勿躁,以免伤“心”。

结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立夏的一些保健常识,相信上述介绍的这些立夏养生的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大家哦。希望每个人在立夏到来的时候都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