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夏是几月几日 立夏养生小常识

来源:网络

不知不觉我们就要迎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那么今年的立夏是几月几号呢?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立夏养生的工作呢?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了解一下立夏的相关知识吧!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天气炎热,雷雨天气也会明显增多,人们也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着升高的时刻,另外,立夏也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那么,2016年立夏是又是几月几号?

2017年立夏时间

日期:5月5日。

时间:15:30:59。

农历:农历2017年四月(大)初十。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立夏艳阳高照、草长莺飞是个郁郁葱葱的美好时节,立夏不像夏至日那么炎热。

北方微风习习丝丝凉爽扣人心。立夏养生主要是老人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立夏宜养心当先。具体立夏如何养生?阅读立夏养生小常识,伴你度过盛夏吧。

1、立夏养生小常识:饮食宜清淡忌油腻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些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2、立夏养生小常识:“静养”消除烦躁不安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

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

专家称,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特别是老年人,每年夏天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所以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该保持精神安静、笑口常开、自我调节、制怒平和。

3、立夏养生小常识:预防心脑血管及肠胃疾病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季节。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

气温明显升高会诱发手足口病、急新细菌新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疾病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

4、立夏养生小常识:起居晚睡早起,避免贪凉

气候逐渐炎热,但是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荫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

所以必须注意随时增减衣服。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荫虚的变化。

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5、立夏养生小常识:消暑有妙招

1、用清凉的湿毛巾往头部擦,因为头是调节体温的重要部位,要经常使之凉爽。从外面回家时,如使用这种湿毛巾擦脸,汗和热气会立即消除。

2、安置家俱必须充分确保风的进出口,不要把家俱放在通风处,以免阻碍空气的流通。

3、在窗外栽种有蔓的植物或树木,树木最好是落叶树,夏天可遮盖日光,而冬季叶子落下,阳光能射入室内。

4、居室的颜色控制在3色以内,颜色越凌乱,就使人感觉热。

5、在风扇前挂几条喷有香水的绸带,通过香味可使人感到清凉。

6、天气炎热时,使用湿热毛巾擦汗或除污后,心情很舒畅,如再滴上几滴花露水则更好。

7、就寝前1小时,洗澡或淋浴,冲掉汗气,可熟睡。

结语:立夏节气没有几天也就到了,这是夏天到来的标志,天气也开始炎热起来,我们应该要做好立夏的养生工作,让身体更加健康。今天给大家讲解了关于今天立夏是什么时候和立夏的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