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夏习俗 立夏节气不可不玩斗蛋游戏

来源:网络

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立夏是春夏之交,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有什么有趣的立夏习俗呢?不要着急,接下来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那么立夏究竟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呢?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斗蛋游戏又是什么吧!

立夏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

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

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

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

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

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上海有立夏吃蛋的风俗

在上海,说起立夏当天最经典的食物,就属“立夏蛋”了。“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 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 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吃蛋、挂蛋,以前小朋友之间还流行“斗蛋”。“每人拿个鸡蛋,互相碰一下,蛋壳不碎的那个就算赢,然后赢的人再去找别人斗。”

说起小时玩的“斗蛋”,有人还是记忆犹新,“玩的时候经常有人赖皮,所以吵架也免不了,很好玩。”斗蛋的时候拿鹅蛋的最占便宜,因为鹅蛋蛋壳更厚更硬,而那个年代,谁要是拿了咸鸭蛋,绝对是“大户”。

民俗专家介绍说,在传统上,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立夏”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各地也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除了立夏吃蛋,上海还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洋节纷纷“抢滩”的同时,农历的节气节日却越来越没落,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很少关注节气,“其实对这些传统的节日还是应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

立夏酷暑将至,雷雨频繁降临。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同时也是夏季的第一个。立夏中的“立”字代表着起始,意思是夏天即将开始了。立夏这一天民间流传着不少独特好吃的食物,那么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1、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2、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3、鸡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

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4、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并不是菜市场现在在卖的所有笋都能用来做“脚骨笋”的,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

吃“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5、君踏菜

宁波人立夏还有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

结语:每一个节气都有着自己的习俗特色,我们在立夏节气经常会玩斗蛋游戏,不经好玩有趣,同时又不缺乏美好的祝福,今天给大家讲解了关于立夏的斗蛋游戏和一些风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