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芒种节气 芒种要小心传染病高发

来源:网络

芒种是夏季的节气之一,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芒种是什么时候,今年的芒种是几月几日吗?其实不同的节气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哦,芒种节气到来之后我们需要做好防病的准备,你们知道芒种高发的疾病有哪些吗,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芒种时节慎防传染病

中医专家指出,芒种过后,气温较前升高,空气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往往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节气里,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1、调理脾肺预防手足口病

芒种时节,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又被称“百毒之月”,是登革热、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高发季节。预防传染病,一方面要加强生活区域的清洁卫生,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强个体体质。

芒种季节因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热蒸湿动,人体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偏于“懒散”,此时抵抗力容易下降导致感染疾病。因此,芒种应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但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相对平和的运动,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

“夏季到了,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常在幼儿园和小学出现小流行,家长需提高警惕。”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其发病原因大多数是外感和内伤饮食,由于外感疫毒时邪,内有脾(胃)肺蕴热所致,临床脾肺两脏的病症表现也比较突出,因此,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调理脾肺。

脾肺功能正常,即便感受外邪,也很快可以被机体正气驱逐于体外。中医认为“肺为藏之盖也”,肺处在体腔脏器最高位,有覆盖和保护其他脏器、抵御邪气侵犯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土(脾)不生金(肺),且中医学上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提醒家长,日常应注意小孩的饮食调摄,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已患病的儿童,更应加以注意,如在发热、疱疹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2、不要贪凉避免“热伤风”

芒种节气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毛孔扩张,出汗增多,此时若过度贪凉或忽冷忽热,则容易导致夏季感冒,即俗称“热伤风”。出现低热或自觉发热、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身重如裹、倦怠无力、呕吐、腹泻、小便黄等症状。

此时应适当增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在使用空调、电扇时要注意方法,防止使用不当伤害身体,一般来说,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出汗后,要及时换衣服,勤洗澡。宜洗温水澡,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但切忌出汗后立即洗澡,更不要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澡,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芒种较高的气温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此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安闲自乐。起居应适当增加午休时间(以0.5~1小时为宜),有助于消除疲劳。由于夏日午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11~13时),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同时,午时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睡好午觉不仅可以养阳,而且可以养心。

芒种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比较多,容易耗气伤津,此时应多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材,如莲子、百合、西洋参(花旗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雪梨、海底椰等。此外,此时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低脂、易消化,多吃杂粮、蔬菜,避免肥甘厚味。并可适当多吃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材,如苦瓜、冬瓜、丝瓜、芦笋、西瓜、雪梨、芦根、竹叶、荷叶等。还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进食冰镇食品应适度,避免损伤脾胃。

3、最好傍晚打开门窗通风

人们常说芒种容易“霉”,这是因为芒种气候炎热,雨水增多,湿度变大,地处南方的广东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又被称为“霉雨”季节。

芒种时节湿气弥漫,应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者可用空调抽湿,而不宜采用紧闭门窗的方式来防止屋内受潮。如果室内外空气缺乏流通,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真菌、细茵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加快,反而影响室内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至于打开门窗通风的时间,邓聪建议最好选择傍晚室外湿度最低时。清晨太阳未出,空气相对浑浊,打开门窗反而会引入不洁空气;中午室外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门窗大开不仅会使人感到闷热,而且会助长霉菌孳生。

芒种话养生 当心夏季倦怠症

起居养生:巧晒太阳

芒种时节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

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同时,芒种过后,中午时天气更热,人也容易出汗,所以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为了避免中暑,芒种后更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容易滋生痤疮。

饮食调养:清淡自然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种节气多食用养阴生津食物,如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另外,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防病调节:伤风多喝绿豆汤、菊花茶

进入夏季,雨水较多,湿度加大,人们也容易患上感冒,中医的角度称为“热伤风”,症状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到了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们汗腺打开,毛孔疏松,在睡觉时也喜欢将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或猛吹电风扇,邪风乘虚而入;有的年轻人贪图凉快,在洗浴后不等擦干肌肤,就吹电风扇。这些都是引起热伤风的因素。”

生病期间可以多食用清热去火的食物,比如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等,用来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

结语:芒种的到来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就要来临了,但是丰收之余也要多多做好防病的工作哦!相信上述介绍的这些芒种的防病常识能够帮助大家哦,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健康,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芒种大家要多多防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