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惊蛰养生 惊蛰饮酒有哪些禁忌

来源:网络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您知道惊蛰时间吗?惊蛰是哪一天呢?惊蛰饮食要注意什么吗?惊蛰这个节气有什么特征呢?大家和万年历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惊蛰时间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即视太阳自黄经345°至360°(0°)的一段时间 ,每年3月5日(或6日)开始,至3月20日(或21)结束,约15天。这时太阳直射点由5°57′S移至赤道。狭义上,指惊蛰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345°的时刻,即在3月5日(或6日)。

惊蛰饮食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水萝卜、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红菜薹、油菜薹、甘蓝(圆白菜)、菜花、西兰花、芥菜、芥蓝、菠菜、萝卜缨、木耳菜、香菜、苋菜、芦笋、白薯叶、山楂、黑加仑、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圆、荔枝、木瓜等。

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一般应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枸杞蛇肉汤、虫草山药烧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惊蛰这个节气有什么特征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 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惊蛰"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惊蛰习俗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饮酒禁忌多

三戒

一戒饮早酒,“早酒晚茶最伤身”,早晨饮酒不但影响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伤身体。

二戒饮斗酒,好胜赌酒,猜拳赌酒可以增加气氛,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破坏欢乐的气氛,造成损肝伤胃的结果,甚至出现意外.

三戒饮连席酒,一日中赴酬数次,连席饮酒,就是酒量再好的人往往也难以应付。

五诀

一饮荤酒,饮酒必须有佐酒莱肴,边饮边吃富有营养的荤菜。

二饮坐酒,要舒舒服服坐着饮酒,不可借酒装疯,狂跳欢舞。

三饮慢酒,要细品慢尝,体会其味,切忌狂饮猛喝。

四饮正酒,饮有注册商标的正宗黄酒,对来路不明的酒不饮。

五饮节酒,要有节制,节制就是饮到自我感觉身心最为舒畅的程度为止。

七忌

一忌冷饮;

二忌空腹饮、盛怒饮;

三忌混饮;

四忌强饮;

五忌酒后立即洗澡;

六忌孕妇饮酒或酒后房事;

七忌小孩喝酒。

五不宜

一不宜空腹饮酒人在饱腹时对酒精的吸收较慢,反之,在空腹时吸收较快,所以空着肚子喝黄酒易醉。一般有经验的人在喝酒前总要先吃些食物垫垫底,防止喝醉。

二不宣过量饮用黄酒口感温和,但它毕竟是酒,切勿轻视它,因为喝醉后,后劲比较足。如果你白酒的酒量有半斤,喝黄酒千万别超过八两,这样比较好。而且适量常饮,对身体有益。

三不宜速饮喝黄酒宜慢慢细品,放宽节奏,从容不迫,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饮酒。黄酒中所含的营养丰富,慢慢饮用容易吸收。

四不宜混饮各种不同的酒混合起来饮用,易醉,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引起胃不适和头痛等,因此不宜将各种酒混合在一起来饮用。

五不宜酒后洗澡酒后洗澡容易将体内贮存的葡萄糖消耗掉,从而使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导致体温急剧降低,严重的还会引起休克。

除了喝黄酒进补之外,惊蛰时节还应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再配合适当运动,实现进补、排毒两手抓,为接下来的一年打好基础。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