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夏至时节养生 保持好心情最重要

来源:网络

端午的到来,意味着天地阳气达到了最高点。也是最毒最热的时候,端午过后就是夏至了,所以对于夏至的养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夏至做好养生工作呢?夏至养生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养才最好呢?一起跟随若悠网去学习一下吧!

我们要顺应天时地利,结合时气养生,这样才会让养生的效果达到最好,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的身体补补。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我们得到的阳光是南半球的两倍。但盛极必衰,易经中乾卦的卦辞“上九,亢龙,有悔”,对应的就是夏至。从夏至起太阳一天天离我们远去,所以古人认为仲夏月是阴阳互争之月,到了夏至时则“一阴生”,阴气开始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夏天并不是一味地养阳。夏至一阴生,我们要顺势对阴气进行养护,保护这一点点阴气的萌芽。中医对于人体健康的标准有一个定义,就是“阴平阳秘”。阴气平和,阳气固秘,身体就不得病。所以,养阴和养阳一样的重要。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把夏天分成了2半,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在夏至之后的这一半,我们要养的阴主要是“心阴”。心阴不足时,会使人心烦、失眠、燥热、上虚火,甚至是心悸不安,引发心脏病。心脏病不只是在冬天易发,每年的盛夏是心源性猝死的第二个高峰期。

夏至之后如何养心阴呢?首先要定心气,就是使心神安定,切忌扰乱心神。《黄帝内经》里说:“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安才能身安。为什么人们爱说“心静自然凉”呢?这是很有道理的。心不静,就会心烦,产生内火,耗伤心阴。夏至之后天气很热了,我们更要保持平心静气不急躁,特别是老年人,这样才能养护好心脏。

其次是食补。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心阴与肾阴是同源的,所以养心阴的食物也必定养肾阴。在夏至节气,有两样好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滋养心阴。

一是鸭蛋。在蛋类中,鸭蛋是滋阴的。鸡蛋偏平性,而鸭蛋是凉性的,不仅滋心肾之阴,还能清心肺之热,比如老人感觉心胸烦热,或是小孩热咳,都有调理作用。在《回家吃饭的智慧1》中讲端午节时给大家讲过咸鸭蛋的好处。端午的节俗与夏至关系密切,对于夏至也是适合的。

二是桑葚。夏至时桑葚上市了,这也是滋养心阴肾阴的好东西。夏天吃它,对于心悸失眠很有帮助。常吃还能延缓衰老。年纪不大,两鬓提前斑白的人,可以吃桑葚来调理。

夏至时节的补心肾食方:桑葚膏

桑葚分黑白两种,黑桑葚的效果更好。我把它比作水果中的“乌鸡白凤丸”,可滋阴,可养血。更年期的女性,可以常年吃。其实乌鸡白凤丸男性吃也有保健作用,同样的,男性吃桑葚也很好,既补肾,又清虚热。很多男性乱吃补肾药,这样很危险,甚至有人吃出肾衰竭。不如经常吃些桑葚。

一年中,我们能吃到新鲜桑葚的时间特别短,不足以让桑葚发挥补心肾的功效。趁此时桑葚大量上市,我们可以多买些回来熬成桑葚膏,保存起来慢慢吃。

夏至前后身边需常备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常喝降温饮品常喝降温饮品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若悠网为您总结的关于夏至时节养生的内容,夏至养生,养好了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夏至养生保持好心情就可以了,但是也要做好防暑的措施,千万不要被这炎热的天气打倒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