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处暑吃这6种食物 轻松“逃”离秋燥

来源:网络

当我们跨过了立秋,就来到了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秋天,从我们的身体感受来说,凉爽是这个季节的主要标志,可事实与理想差距甚远。那一眼望去毫无云朵的天空,亦或是此时的气候,依然还是没有变样,阳光依旧是炎热的,空气也依旧是干燥的,这是当下大所数人现在的唯一感受。

处暑的“处”在这里的意思即“结束”,处暑的真正意义是“夏天的暑热日子正式划上句号”。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已经“降临”人间好久,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只是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

就像每个季节的变换一样,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都会随着气候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虽然处暑只是秋季的一个季节,但是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可以说,是“暑气”和“凉气”的临界点。

“民以食为天”,各种各样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应,首推饮食。而处暑已过,应该就是真正进入“秋天”的开始,这个时候,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秋老虎”发威的时候,天气还是会让人燥热难耐,早晚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等肠胃疾病。所以饮食的调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处暑时节该吃什么好呢?

一、鸭肉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随息居饮食谱》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鸭肉有滋润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干燥。鸭肉性凉,在尚有暑热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气,避免上火。

二、莲藕

莲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经,生吃能清热润肺、凉血散淤,熟食则将寒气祛除,有养胃健脾、益气养血、补气的作用。因此夏季吃藕不但能令人“心欢止怒”,还能防止流鼻血。而秋天天气变得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食藕还可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三、冬瓜

冬瓜味甘而性寒,中医认为它有祛暑气、消暑湿、养胃益、行水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及消炎之功效。热痢口渴者可煮冬瓜食之。冬瓜黄酒加白蜜熬膏,常拍脸部可除黑斑。

而现代营养学则认为冬瓜中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增进形态美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被誉为减肥的佳品。

四、百合

百合,因其鳞茎瓣片紧抱,“数十片相摞”,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又名百合蒜、夜合花、重迈、中庭,是我国的特种蔬菜,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为药食兼优的滋补佳品,四季皆可应用,但更宜于秋季食用。早在汉代就已有了关于百合的记载,到了魏晋之间就正式用它入药来治病了。

中医学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可以润肺止咳,鲜品富含黏液质,其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它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常能奏效;百合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有“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之效,其花梗、鳞茎均可入药。

五、梨

梨,又名快果、玉乳等。古人称梨为“果宗”,即“百果之宗”。梨果实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生用也可以熟吃,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等。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梨具有清热、镇静等功效,对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大有益处,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硬化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梨含有丰富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肝炎、肝硬化患者吃梨能起到保肝、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作用。由于梨有通便的作用,所以它能间接起到预防结肠癌和肠癌的作用。梨汁含有氯原酸等成分,在肠功能紊乱时,梨汁可帮助它恢复正常。

六、萝卜

“秋吃萝卜赛人参,保健养生在其中”,可见秋季吃萝卜对人体大有益处。萝卜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较高的食疗价值。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我们精心为大家推荐的6种食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对付”秋天的干燥,不仅仅如此,在除燥的同时,对肠胃的保护,还有肺部的保护,都有相当大的价值。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你健康的动力。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