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间工艺

将要失传的手工艺,扎龙头

来源:网络

将要失传的手工艺,扎龙头

浦城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置县史的古县城,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岁末年初闹龙灯的习俗。龙灯,由龙头、龙肚、龙尾三部分组成。

制作一条龙灯,最难的部分就是扎龙头。因此,“扎龙头”作为一种谋生手艺,在浦城城乡一些“纸马店”艺人中曾世代传承。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舞龙灯这一传统活动的逐年淡化,相应的“扎龙头”手艺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周兴贵文/摄练师傅(右)在家人的协助下扎龙头“三年了,就年初又接到一笔订单。”昨日,在浦城县和平路三山会馆附近,笔者见到了练成强。提到扎龙头的手艺,他既自豪又沮丧。自豪的是自己有着一手绝活。

沮丧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如今,退休在家的他,只是偶尔遇到有人订做才操起老手艺。龙腾千里看龙头练师傅今年58岁,祖上三代都是开纸马店的。

年轻时,他曾跟随父亲学“扎龙头”手艺。如今,在县城为数不多的扎龙头手艺人中,他算是小有名气。练师傅介绍,龙灯一般由龙头、龙肚、龙尾三部分组成。

龙灯的长短取决于“龙肚”的数量。常见的有11节或13节不等。一条完整的龙灯,只要用一块长绸布将前述三部分相连,就算大功告成。龙肚、龙尾比较简单,一般的村民自己都会扎。最难的工序就是扎龙头,龙头的工序繁复,不是专业人士干不了。

练师傅说,扎龙头的主要材料是竹片和绸布,工序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十分费时繁复。劈竹篾、扎粗坯、装灯饰、糊纸、上色……一个完整的龙头,两人合作,前后需要花10天左右的工夫

可今非昔比,由于舞龙灯耗费时间,现在基本荒废了,所以相应的活计也没了。由于没有市场,他20多年前就改行当了搬运工人,“没办法,要吃饭啊。”据了解,在浦城县如今只有一两位会扎龙头的手艺人,“这门手艺到下一代估计就要失传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