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 > 美容护肤

初春温湿度变化剧烈如何护肤

来源:网络

一、春季远离皮肤病

春季,皮肤大敌一般有三种:病毒性疾病造成的皮肤问题,过敏和皮肤瘙痒。

1. 皮肤瘙痒:冬季延续症

春季虽然来到,但是,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干燥气候的挑战,一些瘙痒病人在初春也不会好转,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他们皮肤分泌油脂等保护物质的机能减退,所以更容易发病。

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如果角质层受伤,那么它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细胞内的水分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更为干燥。所以即使瘙痒程度加剧了,也不能使劲抓挠,因为把皮肤抓破了会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细菌容易进入皮肤引起皮肤发炎、溃烂,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冷敷来化解瘙痒。

应对春季皮肤瘙痒,首先应该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棉织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要每天用强力的浴液或肥皂使劲擦洗,洗澡太勤只会使皮脂减少更为加剧,刺激皮肤更加瘙痒。洗澡时,水温应在24℃至29℃。水温过高,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会给皮肤带来损伤。

洗澡后应该经常搽凡士林之类的滋润性护肤品,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另外,应该少吃牛羊肉和葱、蒜等辛辣刺激的食品,同时少喝酒、抽烟。如果自己调整后皮肤干燥瘙痒程度仍然没有缓解的话,最好还是请医生对症下药。

2. 病毒性疾病:当心风疹麻疹

春天是孩子容易被风疹、麻疹病毒侵害的季节,这些疾病原属于传染病,但由于会出现皮疹等反应,一些年轻的父母分不清楚,也会到皮肤科求诊。对于这类疾病,家长最应该注意的是隔离。如果在幼儿园或学校发生了麻疹、风疹,应该让健康的孩子尽快和病儿隔离。

3. 过敏性皮肤:离开过敏源

春天是气候转换的季节,由于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一些有过敏性皮肤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物质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出现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因为这些问题到皮肤科门诊来求治的病人也不少。

减少过敏先要离开过敏源,皮肤敏感的人户外活动时要比一般人更小心,免得面部皮肤沾到花粉等物质。

二、适应气候的剧烈变化

春季气候变化剧烈,时而冷得穿羽绒服、戴围巾,时而热得穿短裙、戴太阳镜。湿度变化也特别大,尤其是南方地区,每年的三、四月都会遭遇回南天,室外艳阳高照,屋子里的墙壁和地板却在“流泪”,无论待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让人很不舒服。所以,这段时间,肌肤的保护要注意以下五点:

1. 保湿

春季之所以要强调保湿,不是因为空气干燥,而是因为气温回升很快,皮肤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寒冷空气之后,并不能马上适应这种天气。特别是初春,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气温大部分时间还处于10℃左右,肌肤在冷风中易流失营养成分,如果不做保湿的话,皮肤很可能出现脱皮、起屑等现象。

另外,春季补水保湿,也是为了弥补皮脂腺难以形成的不足,更为重要的目的在于促使表皮细胞的健全和真皮组织结构的健全,这样才能增强皮肤的“蓄水”功能。

2.保暖+防晒

都说“二月春风似剪刀”,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千万不要因为贪靓就把肌肤裸露在寒风中,要记住,古人的“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清晨和睡前洁面时,还是要用温水,因为早晚的温度较低,水温也很低,这时候就开始用凉水洗脸,会使毛孔强烈收缩,无法洗净附在毛孔中的杂质,久而久之易引起痤疮、黑头等肌肤问题。

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防晒。刚告别寒冷的冬季,如果遇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难免会萌生出“晒太阳”的想法,但是,晒太阳的时候不要忘了擦防晒油、霜之类的防护品。专家认为,虽然春天并无夏日的炎炎烈日,但是云量少,紫外线非常强烈。因此,防晒用品从三、四月份就可以开始使用,南方地区回温较早,要更早开始使用。

3.不要急于更换护肤品

春季是人体机能活跃的季节,皮脂腺分泌旺盛。这时的皮肤其实并不缺油,感觉发干是因为皮肤缺水、油水不均衡而造成的。因此在这个季节应该选用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所以,你可以继续使用冬天的保湿类护肤品,油性皮肤如果有出油多的现象,可以暂停使用霜类的护肤品,只用水类和乳液类的护肤品即可。

记住,保湿护肤品并不能直接给皮肤提供水分,而是通过保湿因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局部湿润的小环境来滋润皮肤,它与水分有很强的亲和力,能敏锐地如同海绵般地吸收空气中稀少的水分。所以,到了春天大可不必急于更换护肤品的品牌,能够陪伴你过冬的保湿类护肤品,相信也能陪伴你安全地度过春天,最重要的是,随意更换护肤品,非常有可能引起过敏。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