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 > 美容护肤

美容十大谣言 专家拨乱反正

来源:网络

冰寒老师:

资深护肤专家,18年生物学和个人护理专业背景经验,关注化妆品与人的关系,倡导理性护肤,最专业的护肤微博博主之一,湖南卫视签约护肤专家。

谣言一:皮肤干不能用美白产品,因为美白产品都含水杨酸果酸

辟之:美白产品有很多,不是每个都含果酸,果酸美白早已不那么流行了,因为太多比果酸更强效的美白成分了,而且不会损伤角质层。

谣言二:胶原蛋白还分为好的和不好的?

辟之:某老师曾说,水飞蓟眼膜能把不好的胶原蛋白清理掉,重新合成好的? 十五分钟透过皮肤分解然后合成胶原蛋白?是严新大师发功了么?好的胶原蛋白和废旧胶原蛋白?请火星人解释下好么?

谣言三:水晶冻胶眼膜因为重,给皮肤压力大所以促进吸收?

辟之:眼膜所受重力方向平行于面部,那点重力增加实在可以忽略。与其这么宣传,不如说:冻胶膜的保水能力更强、贴肤性更好一点。

谣言四:洗澡时毛孔扩张污垢更容易深入毛孔将其撑大?

辟之:洗澡时,“毛孔打开”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变大,而是毛孔湿润,因此更容易清洁;含水量增加使毛孔细腻。洗澡的流水+沐浴液的表面活性作用不可能使污垢更容易进入毛孔。

谣言五:千万不要使用任何含酒精的护肤品?

辟之:这只是针对干性和敏感性肤质而言的。酒精有收敛、杀菌的作用,一些类似酊剂的产品会直接用酒精浸出和防腐,所以不应一概否定。另外,常用的醇类润肤成分也有类似酒精的气味,其实并非酒精。

谣言六:精华成分的分子更小,渗透力更好,将产品内的含水分子引入皮肤?

辟之:精华与否和分子没有关系。真正的精华,有效成分浓度很高,有的添加了特殊成分,为了保证成分稳定性要采用更稳定和简洁的配方、较小的包装,并且针对不同皮肤问题而设计,这才是价值所在。

谣言七:粉底都含铅?

辟之:有这个必要吗?“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确实指古代女子用含铅的粉以增白(也有用米粉的),现在只是代指粉而已,并非真的含铅。粉底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或其它白色粉末。化妆品规范中对铅含量有限量要求,没有谁傻到在粉底里故意添加铅。

谣言七:仙人球能防辐射?

辟之:任何一个理科生都不会同意这个说法,我们知道完全用导电的盖子罩住人,才可以隔绝电磁波,否则只要有一个微小的缝隙,电磁波都会衍射进入,仙人球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和条件。放在桌上的仙人球甚至连补水的价值都没有,我想它更招人爱养的原因是:不需要经常浇水。

谣言八:碱性洁面乳不能用?

辟之:碱性洁面乳通常使用皂基表面活性剂,对油脂有更强的清洁力,所以适合油性肤质使用。用后及时用酸性爽肤水调理肌肤至弱酸性状态即可。一竿子打死,碱性洁面乳会喊冤的。

谣言九:蜂蜜涂唇可补水?

辟之:蜂蜜会吸出唇内的水。它是含水量很低的糖,渗透压很高,会吸水而不是补水。高纯度的甘油、透明质酸也是如此。因此一定要加入水或其它,稀释后使用。

谣言十:爽肤水主要作用是对皮肤的二次清洁?

辟之:爽肤水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皮肤PH至微酸状态、补水。针对不同肤质,又加入特定特定成分,达到保湿、美白、收敛、舒缓、促进新生、柔肤去角质等不同效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