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 > 美容护肤

揭秘美容院坑蒙“潜规则” 低价诱惑强制消费

来源:网络

香薰蜡烛,柔和灯光,舒缓的音乐,让人身心为之放松的环境,在大多数女性消费者眼里,美容院应当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去处。春夏美白,秋冬补水,精油开背,穴位减肥……

近年来,随着美容院数量越来越多,它们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也让人眼花缭乱。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为美丽付账的同时,不少消费者还不得不为美丽背后的陷阱付出额外的代价。

近日,记者暗访广州多家美容院,发现不少美容院在共享业界的“潜规则”坑蒙消费者,提供来路不明的产品用于护理和销售。更危险的是,一些生活美容院在服务项目上频打“擦边球”做起了微整形,产品被注射或者服用至消费者体内,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美容不成变毁容”。

护理套餐中间环节竟额外收费

市民李小姐的美容院之行让她大跌眼镜,事后她在网络发帖称“坚决不去美容院了,太坑了”。

据李小姐介绍,她和同事午餐后逛街,在某商场电梯口遇到一位佩戴“XX美容生活馆”胸卡的业务员。“她说,店铺新开张有优惠活动,原价399元的基础护理现在仅需99元就可以体验一次”,这样的优惠让李小姐和同事都有点心动,对方又非常热情,“只是体验而已,一周后我们就要恢复原价的”。

随后,李小姐就和同事来到位于商场5楼的该美容院,被分别引入两间不同的美容房。业务员带来一位美容师,美容师介绍,优惠护理包括洁面、按摩、导入精华素补水等全套。征得李小姐同意之后,美容师就开始护理。“一开始觉得环境还不错,就没想太多,反正洁面不就是洗脸吗?”没想到的是,洁面完成之后,美容师停了下来,“靓女,我们的护理是优惠价,但是按摩之前要给您去一下角质,方便之后精华素的吸收,去角质膏是要收费的”。美容师拿来一支所谓的去角质膏,品牌“从来都没听说过”,要价158元。李小姐认为,既然护理是整体付费,为什么中间环节的产品要额外收钱,“这不是太坑了吗?”因此,李小姐拒绝为这支去角质膏埋单,于是,她的护理过程就暂时被停了下来,“我洗了脸什么护肤品都没用,脸上紧绷绷地跟那个美容师僵持了10分钟”。然后,一位自称是店铺经理的人被请到了房间。“这位经理真是能说啊,不给我打断地说了10分钟,叫我买下这支去角质膏”。最终,李小姐以午休时间结束要上班不能继续护理为由,坚决不买产品,绷着一张脸回到了办公室上班。

像李小姐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用低价优惠引来顾客,然后想办法推销产品是不正规美容院最惯常的做法之一”,在大大小小美容院工作过5年之久的小刘告诉记者,“我刚开始做美容师的时候,就学了2个星期的简单护理手法,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店里的经理说,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顾客消费和购买店里的产品。当然,我能拿到提成,卖得越多,薪水就越高”。

黑招逐个数

“其实,没什么实力的小美容院是很难吸引忠实顾客的,无论是环境的硬件标准还是美容师的技术,以及护理产品的档次,都不能让人放心。所以,这类小店往往都是做一锤子买卖,能坑一个是一个,经常开不长,打一枪换个地方,店铺租期都很短的”。小刘说,也不仅是小美容院有这种行为,个别看起来档次还可以的美容院,做的也是诱惑消费的事情,只不过“没有强买强卖那么明目张胆,手段更加隐蔽一点,不想砸了自己的牌子”。不正规美容院的坑钱黑招可谓环环相扣,主要有以下几种:

黑招一:低价消费请君入瓮

街头巷尾,商场角落,常常有人向过往的女性散发一些“免费消费”宣传单或者优惠卡,“体验某种新的美容产品或者护理疗程。大多数女性对此都会怦然心动。“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能把顾客引进美容院,下一步就是想办法让顾客掏腰包了。

“这些业务员或者美容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你可不要以为他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美容技术,最主要的就是推销方式”,小刘说,有经验的美容师大多口才不错,她甚至遇到过个别美容院给美容师发“台词”,生怕美容师临场应变不佳,准备好说辞来应付顾客的各种推脱和拒绝,“要求我们如果说不好就得把这些背熟了”。这些美容师不但健谈,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可能漫不经心的几句闲谈,或者貌似关心地询问你的工作家庭,就能摸清楚你的消费习惯和经济能力,以便于判断如何才能让你掏钱。

对于李小姐的遭遇,小刘说,“洗完脸再翻脸都算好的了,我还听说过,只洗半张脸,说是让你体验一下洗和不洗有什么区别,然后另外半张脸就得你埋单才给洗了”。这就是最典型的“请君入瓮”,这样的美容院是标准的“易进难出”,广州某高校校园论坛就曾有大一女生发帖讲述自己的遭遇,被骗进美容院不肯买产品就强行被扣,她跟同学因为害怕,最终每人掏了200元才顺利走人。

“即使不买产品,那也得想办法蹭点钱下来”,小刘举了一个“毛巾费”的例子。这些美容院声称自己使用的是一次性毛巾保证安全卫生,要对顾客收取“毛巾费”,一次性毛巾一条收费数元,实际上成本不过几毛钱。

黑招二:“免费”护理设下陷阱

一些美容院发放的宣传单“以XX品牌产品空瓶可换取免费护理一次”,其实早就埋下了掏顾客腰包的伏笔。小刘说,一般女性作皮肤护理,要经过洗面奶洗脸—去角质层(死皮)—面部按摩—做面膜—导入精华素之类的营养素。在使用所谓精华素的时候,美容师就会拿出一只小瓶子告诉你,“精华素价格比较贵,而且有严格的保存条件。一旦开封,就只能给一位顾客使用,我们要收取费用”。如果顾客提出护理是免费的,美容师就会说,护理服务是免费的,但是产品不能免费使用。办卡的会员都是买了整套产品放在美容院用的,之前给你使用的洗面奶和爽肤水价格相对比较低,为了促销做活动已经免费了。精华素价格高,实在是免费不了。顾客如果继续坚持不买精华素,美容师是不会给你再使用哪怕最基本的保湿霜的,“那么您可以使用自己的产品完成我们的免费护理”。更有甚者,根本就不告知顾客,直接打开精华素就往顾客脸上用,用完收不到钱不让走。

黑招三:拆开同伴分别游说

女性做美容常常有伴儿。小刘说,对付结伴而来的顾客,美容院自有高招。一般美容院不会把同行的顾客安排到一个房间里,而是把顾客分开。这样,美容师可以来回穿梭假传信息,对顾客说“你的朋友都买了”之类的话,各个击破。

“对于结伴而来的顾客,我们会观察一下,哪个比较容易被说动,实在说不动很坚决的,那就只有必杀技了——店长出面”,小刘说,通常请出店长,那都是负责做推销培训最有经验的推销员。店长出面了,顾客可真得小心了。小刘说,店长会在顾客身边一边说某种护肤产品怎么怎么好,然后一边把护肤产品点在顾客脸上。顾客此时如果不反对,那么这一套用过的护肤品你就非买不可了。

黑招四:不时补货控制顾客

“美容院确实是个大坑”,广州天河某写字楼白领Annie近日发微博说,“产品没用完舍不得浪费,去了又觉得很鸡肋,身不由己啊身不由己”。对于很多常去美容院的消费者而言,花了高价买的护肤品不舍得丢弃不要,“自己在家做,因为不懂手法,根本没效果,拿回去也没用”。小刘告诉记者,顾客到美容院做护理,美容师会逐步把洗面奶、去角质层膏、面膜、精华素推介给顾客,由于这些护肤品不是一次购买的,所以有的早早用完了,有的还剩下很多,顾客自然不会把这些东西扔掉,只能再掏腰包把护肤品补够一整套。如此反复,顾客就会被无形地控制起来,成为该美容院的常客。

黑招五:诱惑办卡人去店空

“决定在美容院长期办卡护理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小刘说,办三个月或者半年甚至年卡通常意味着至少四位数的消费,要确保自己办了卡能顺利使用,千万不能被美容师的热情游说昏了头。一般来说,顾客愿意办卡,通常都是对美容院的护理和产品有一定的满意度。但是,某些品牌连锁的美容院也发生过顾客办卡1个月就人去店空的情况,辗转联系到该分店,顾客被告知美容卡可以在其他分店继续使用。然而,“可使用的店面跟我单位和家庭住址都隔了好远,非常不方便”。

“这种情况我听同行说过”,小刘表示,一些店铺明知道自己租约快要到期,仍然不告知顾客,选择继续给顾客办卡,先收到钱再说。她提醒广大消费者,“决定办卡前一定要多了解该店的具体情况,不是说大品牌和连锁店就肯定有保障”。

声音

1、大品牌美容院忠实粉丝

“过了25岁,明显感觉皮肤状态在下降,适当的保养我认为是必要的,光靠护肤品还不够,我比较信赖美容院”,市民方小姐是某美容院的忠实顾客,办理了“钻石卡”。她说,这家美容院品牌过硬,一周一次去享受一下护理,过程中感觉人很放松,出来也确实精神焕发,“即使无法量化地说美容院到底让我美丽了多少,至少给我一个美丽的心理暗示吧,似乎也成为生活习惯之一。价格嘛,虽然有点贵,我还是可以负担的”。

2、DIY一族不放心美容院产品

“我对美容师的手法不做评价,因为我不专业。但是我对美容院的产品并不放心,曾经去过一次,那些牌子我都没听说过。还说只走美容院的院线销售,商场不卖是因为商场设柜需要费用,商场还要参与利润分成,走院线减少销售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我看了一眼所谓进口产品产地就在广州啊,我怎么能放心往脸上抹”,小徐声称,求人不如求己,一瓶酸奶,几片自己切好的黄瓜片,“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就能敷个简单的面膜,皮肤照样水水的”。她说,“这些可以吃进嘴里的东西,放在脸上至少我安心一点”。

3、护理致过敏拒进美容院

“我是不进美容院的,以前去过,一次护理就搞得我满脸包。第二天去找他们,还说是我皮肤在排毒,去医院看,明明就是过敏,我再也不相信美容院了”,阿芳说,不进美容院不等于不爱护自己的皮肤,“我知道自己皮肤比较敏感,属于容易过敏的,所以我不敢乱用护肤品,平时就用一些药妆品牌,自己在家护理”,她认为,自己护理效果也不错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