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语 > 谚语

源自粤剧的有趣谚语

来源:网络

  戏曲演出在为观众提供视觉享受甚至高深理念的同时,也驱动了观众心底一系列的传统价值判断。粤剧是最早传播到海外的中国传统戏剧之一。对于19世纪中叶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美观众来说,去看“中国戏剧”,就是指看粤剧。而有很多源自粤剧的有趣谚语,今天读来仍被深深吸引,可惜的是,如今这些谚语却逐渐在被人淡忘,年轻一代可能听都没听过。编者特意从《粤剧大辞典》中精选以下10条有趣谚语,与大家共赏。

  源自粤剧的有趣谚语:

  1、错食华光师父饭。

  [释义]:指行中某些技艺低劣的艺人,根本不是唱戏的料,入错行。华光,粤剧戏神。

  2、饱吹饿唱。

  [释义]:指吹奏的乐手面吃饱才有气力工作,而演唱的演员则不宜饱腹上场。

  3、热死花面,冷死花旦。

  [释义]:从装扮上说,花脸通常是外面扎扣或披蟒袍,里面还要穿棉背心作支撑,所以夏天就热上加热;相反花旦行当讲究苗条,不能多穿,因此冬天就很冷。引申到表演上是动、静之别。

  4、执输行头,惨过败家。

  [释义]:表示班政工作不善,演出线路和行程安排差,旺台都被兄弟戏班先占了,是为执输,这比损失家财更糟糕。

  5、老倌受地头。

  [释义]:地域不同的观众,欣赏戏的口味也各异,文武悲喜各有所好。而演员一般只擅长某一类的戏,因此不同地方的观众对演员的选择就有所偏爱。受,指受落、欢迎、认同之意。

  6、上台唱《六国大封相》,落台无钱买豆酱。

  [释义]:形容过去不少艺人台上艳丽、风光,台下生活贫苦,连买豆酱下饭的钱都没有。

  7、桥唔怕旧,最紧要受。

  [释义]:原意指剧本中好的桥段(故事情节)不怕重复使用,关键在于观众是否接受。后引申在处事上,只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就不会过时。唔(广州话),不的意思。

  8、松戏锣鼓多,小人说话多。

  [释义]:结构松散、情节不佳的戏,往往靠用滥用锣鼓凑热闹;生活中张扬虚伪、品格低下的人,往往不务实事、只耍嘴皮。

  9、识弹唔识唱

  [释义]:原意说只会奏乐不会唱曲,引申到广州方言中,指那些动辄挑剔、冷言讥笑别人却不务实事的人。弹,指批评、指责、讽刺;唱,指真实本领,实在做事。也有人用作自谦之词。识、唔识(均为广州话),分别是会和不会的意思。

  10、做戏甘蔗命,中间一节甜。

  [释义]:旧时代艺人的一生,前期是学艺阶段,备尝劳苦,后期年老体衰,落魄失意,只有青年、中年时期身体健康,艺术成熟,多受聘用,生计有保障。犹如甘蔗,两头乏味中间甜。

  [粤剧简介]: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