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

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语 > 网络语

“年光族”“恐婚族”“栖息族”“应酬族”解析什么是过年综合症(一)

来源:网络
  过年花钱,应量力而行,为了面子而没计划地乱花钱的确没必要。送红包或是礼物,心意到了即可。毕竟,年后生活比面子问题更重要。

说春节,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话过年,年关时不少人罹患了年关综合征,或轻或重,异常烦恼,甚至苦不堪言。那么,年关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症呢?心理学博士许心田盘点出它的一些主要表现:

“年光族”综合症

在北京某IT集团上班的刘先生算了一笔回家过年的账:“往返机票、礼物、压岁钱、请客吃饭的开销没有1万元根本打不住。说实话,年终奖没有这么多。”刘先生的年收入约7万元左右,过个年要花掉全年收入的1/7,他有些肉疼,却很无奈。

在京城某杂志社工作的陈女士去年回省城过年,前后花了1.35万元。她说:“平时没有攒钱习惯,结果成了‘年光族’……今年回省城过年不得不节省着花。”

“年光族”现象让不少人纷纷患上了“过年恐惧症”,但大多数人仍表示,过年时,还得回家“撒钱去”。刘先生说:“谁也难以脱开亲情的束缚,如果不回家过年,远在省城的老爸老妈和亲戚不高兴!”

说起“痛并快乐着”的“年光族”,许心田博士表示,没必要计较经济上的得失。长期远离父母在外工作的人,回家过年花点钱是应该的,这是维系亲情、友情、乡情的必要成本。过年图的就是个乐儿,与其为了“身外之物”犯愁,不如尽情体验其中的快乐。

不过,许心田博士同时指出,过年花钱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了面子而没有计划地乱花钱的确没必要。红包或礼物丰俭由人,心意到了即可。准备过年礼物时,必须想清楚年后生活和面子问题哪个更重要。

在许心田博士看来,治疗过年恐惧症,最好的医生还是自己。

“恐婚族”综合症

柳莹已经35岁,10年前,家人就开始为她的婚事操上心。如今,一边是自己的婚恋“搁浅”,一边是父母的“催婚”,特别是过年期间,父母更是格外关心她的婚事,致使她在年节里烦恼不已。

对此,许博士认为,如今“剩男”“剩女”现象并不少见,过年期间,父母和亲友过问婚事是件好事情,有人关心总比没人关心要好。面对父母的“催婚”,年轻人应当尽量理解。与其烦恼不已,不如坦诚自己未婚的状况,并利用过年人们交往频繁的时机,托亲访友,让人牵线搭桥,为自己争取美好的姻缘。

许博士建议,“剩男”“剩女”们看重事业固然重要,但婚姻也是人生大事,何况还牵挂着父母的心思。所以,要寻机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个高兴的年。[!--empirenews.page--]

“栖息族”综合症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多已成家立业,每当春节临近,“独一代”小夫妻总会面临“去谁家过年”的烦恼。在传统观念里,过年意味着一家人团圆。

最近,时女士有点纠结,今年是去婆家还是回娘家过年让她烦恼不已。她是去年年前与吴先生结的婚,春节时因为在哪里过年,娘家父母与婆家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小夫妻夹在中间异常烦恼。婆家认为,既然嫁给吴家,就应当到婆家过年。可娘家认为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女儿到婆家过年娘家就会显得冷清难受,真有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凄凉味道。没办法,小两口商量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初一在婆家过年,初二至初六在娘家过年,初七回到省城自己的小家准备上班。如此,方才平抑了婆家娘家双方父母的心理需求。

其实,像时女士这样纠结的大有人在,“独一代”小夫妻,都面临着“去谁家过年”的烦恼。

对此,许博士认为,“独一代”小夫妻春节到谁家过年的确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应该得到理解。

近些年,“独一代”小夫妻们从实践中总结出四种解决方案:一是轮流坐庄,一年去男方家过年,一年回女方家过年,不偏不倚;二是采取“二合一”或“主客场制”,将双方父母约到一起,今年都去男方家过年,明年都去女方家过年,或者两家一起去酒店过年;三是谁家也不去,小两口一起出游在外地过年;四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无论何种方案都是各见利弊,关键还在于,“独一代”小夫妻们应该学会用体谅和迁就、理解和尊重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双方父母也要体谅孩子们的难处,不要让孩子们背着“包袱”过大年。

“应酬族”综合症

年关前后,各种联谊会、团拜会、老乡会、答谢会、茶话会等往往离不开大吃大喝,吃喝得多,消耗得少,导致营养过剩,而过多摄入动物蛋白则加重了肾脏的负担,鸡、鸭、鱼、肉等酸性物质摄入过多容易使人疲劳、乏力、提不起精神,并最终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虽然应酬是联络感情的催化剂,可是千万不能使其成为健康的“绊脚石”。

许博士认为,应酬综合征最为普遍,却也最好解决。虽说过年人人都会遭遇应酬综合征,家宴少不了,走亲访友入宴饮酒也司空见惯,有的人甚至在过年期间一天要应酬好几个饭局,可谓是风俗不由己。但越是酒宴频繁,越是要保持清醒,并非豪饮暴食才能表达过年的心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必须把握好应酬的度。

年关送礼综合症

中国人受礼仪之邦的风尚影响,一向讲究礼尚往来,过年时尤其讲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礼尚往来的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异,礼轻很难再被人看做是意重,送不好礼就会得罪人,因而拿什么礼物送人成为许多送礼人的烦恼。

对此,许博士认为,过年时,必要性的礼尚往来虽说需要,但想让收礼人个个高兴满意不容易。那么,年关送礼还是以超然处置为宜,量力而行,尽心即可,不必太过在意而生出许多烦恼,破坏了过年的好心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