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

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语 > 网络语

半吊子是什么意思?半吊子是骂人的话吗?半吊子是哪里的方言

来源:网络

常常听到有人说XXX就是一个“半吊子”,那半吊子是什么意思?是骂人的话吗?半吊子是哪里的方言?其实说人半吊子并不算是骂人,应该是与“不靠谱”类似,大多数是因为某人在做事,思想,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而做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另外可能的是,“半吊子”类似半瓶子。民谚有“满瓶水不响,半瓶水哐当”之说。

▼“半吊子”的词语解释:

“半吊子”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熟语。拼音为:bàndiàozi。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该熟语的意思是指:

①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

②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

③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

▼“半吊子”的由来:

追根溯源,这个熟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计量制度。在我国古代,最常见的货币是铜钱,而铜钱一般为圆形方孔。为了便于携带和计算,至迟从汉代起,人们就已开始时将铜钱用细绳串起来,这种穿铜钱的绳子在汉代时被称“贯”,如《史记·平准书》中就曾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贯”又成了货币计量单位,“一贯”相当于一千文(由于铜钱正面铸有文字,故一枚铜钱又称“一文”)。可能是由于钱串提起时往下垂吊的缘故,到了清代“一贯”又被称“一吊”。而半吊(即五百文)为一吊的半数,不满串、不成吊(貌似有“不成'调',不着调”之意?),所以人们就用“半吊子”(或“半吊”)来喻称多种不好的人或事物。

▼“半吊子”是什么意思?

“半吊子”又名半调子

1、对于某事物会一些,但不精通。

2、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

3、做事不认真、有始无终的人。

4、通常指说话无边际、离谱,或说话不分公共场合的人。

5、不通事理,说话不经大脑思考。

6、不高不低,不好不坏,很普通或是不行不好的。

▼“半吊子”来历

这种诙谐的称谓与古钱币有关。古钱币外园中间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为了便于数钱、付钱和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称一吊。一千枚钱称一吊,一枚钱又称一个子,那么五百钱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够一吊的数,比喻心眼不够数。

“半吊子的一半”就是“二百五”是指二百五十文大钱。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另外可能的来源是,“半铫子”就是半瓶子。取民谚“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哐当”之意。

▼江淮方言

江淮一带的方言中,半吊子的含义是很丰富的。有的人说话不实在,办事不地道,人称半吊子;有的人一知半解,夸夸其谈,满瓶不动半瓶摇,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在某种场合下,应当说的话不说,不当说的话却大说,且不顾对象,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应该办的事他不办,或慢慢吞吞、敷衍了事地办,不该办的事他却大办、卖命地干,人称半吊子;有的人办事有始无终,或不善始善终,人称半吊子;有人错把谬夸当恭维,而且越听越来神,弦外之音丝毫不察,人称半吊子;还有没点倒数,不晓得哪里归哪里,人也称半吊子,如此等等。

铜钱是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货币。一千个铜钱用绳子串在一起叫一吊,那特用的绳子叫钱串子。至今一些上了岁数的人称人民币一千元仍为一吊钱。半吊就是五百文,不能满串。话说不好,事办不好,待人接物没有分寸,就如同串钱时不能满串异样,所以称作半吊子,真是既形象又恰切。

有人被称作半吊子,似乎还恭维了他,于是半吊子再打对折,就成二百五了,简称二五子。某单位小A,一向说话无度,旁边的人就窃窃私议:“二五兮兮的。”

后来不知谁发明了“十三点”与“半吊子”并驾齐驱了。茅盾先生的《过年》中出现了半吊一词,半吊子也入了经典。半吊子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的半吊子某一方面倒相当玲珑。半吊子病可治,勤学、好问、多思、多养、少说、多做,大抵有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