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

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语 > 网络语

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羡慕嫉妒恨的来源 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来源:若悠网

“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这个短语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这类短语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


这美女的大胸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

“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啊!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羡慕嫉妒恨的来源

“羡慕嫉妒恨”这一固定短语最早出现北京女作家赵赵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里,关于羡慕嫉妒恨在网络上引用可以追溯到CUCN201在《搞笑漫画日和》之动画第一季的第十话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唐僧所说的一句三藏:这才是为师的完全体羡慕嫉妒恨的话你们也去买呀。

CUCN201是最近网络上人气爆棚的网配组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6级语言传播系的201宿舍的四个男生组成。不同于其他网络配音组合的是,他们并不完全按照原作品的台词来配音,台词由他们自己改编,语言极富感染力和幽默感。他们创作了诸如:“我勒个去”,“我勒个擦”,“加勒个油”,“我去”,“不给力啊”,“这货不是……这货不是……”,“你已经可以1V5了”,“阿西吧”,“湿父”,“老湿”等令人捧腹的口头禅式短语,许多现已成为流行用语。

“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万,很多地方都出现排队购票的场面。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也很惨,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说美术风格陈旧、全靠摔跟头博取笑声的,说“二张”用最简单的场景、便宜的演员“抢钱”的……不一而足。12月13日,新浪娱乐独家连线张伟平,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一一回应。张伟平说,以前拍那些所谓的有品位的电影并非张艺谋所愿,所谓精英们的评论也不会影响他们以后拍片的方向。他说,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这个词语也成了又一个词语新秀。


后面那女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2010年郭德纲评论同行对他的非议是羡慕嫉妒恨。随着郭德纲相声的传播“羡慕嫉妒恨”开始流行起来。这个词仔细品味是相当地绝妙的,人因不满情绪的递增而强烈到差不多不能自持。

“羡慕嫉妒恨”是一种修辞。就像“神速麻利快”描摹一种“快”,就像“刁巧伶俐奸”,敌不过忠厚老实憨”表达“老实常在,奸猾一时”之命意;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说“快”就极言其快,说“奸”就极言其奸,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仔细品味还是相当地绝妙,人因不满情绪的递增而强烈到差不多不能自持。

“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引不要把“羡慕嫉妒恨”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或者“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而使之韵味尽失。

羡慕嫉妒恨的相关介绍

人一旦暗生嫉妒,看人的眼光立马就“独到”了,量人的尺度也分外地“严格”了。他会凝神屏息地等待着你出点情况,甚而处心积虑为你设计制造一些情况。而真正的文人,又往往是些口无遮拦大行不顾细谨的人物,很容易让有心人抓住借题发挥的“把柄”。

羡慕嫉妒恨的最新流行趋势

郭德纲在提到他的同行时很早就用了这五个字,比《非诚勿扰》要早得多。

在大陆地区这个词语的最新流行应该是出自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收视冠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武潇,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老师都多次使用了这个词语,由于《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使“羡慕嫉妒恨”也在大陆地区开始广泛的流行开来,在2009年热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男主角余味说过“羡慕嫉妒恨”。2009年热播电影《夜店》中,徐峥扮演的何三水也说过“羡慕嫉妒恨”。还有最新电视剧《裸婚时代》中女主角童佳倩也说过很多次“羡慕嫉妒恨”。

另外,在ACG界中,因日本人气搞笑漫画作品《搞笑漫画日和》,由cucn201中文配音中的一集出现了“羡慕嫉妒恨”一句台词,使这句话也流行在了大陆ACG界。

羡慕嫉妒恨的史书记载

那么,恨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把“嫉”和“妒”作了区分。王逸为《离骚》“各兴心而嫉妒”作注:“害贤曰嫉,害色曰妒。”郑玄为《诗经·召南·小星序》“夫人无妒忌之行”作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亦讲道:“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译成现代文,“嫉”大概相当于“红眼病”,侧重点在才能和仕途;“妒”大约相当于“吃醋”,侧重点是性和情爱。撮其要旨,一“贤”一“色”,男才女貌,是最易招致忌恨的。这也正是孔子高足子夏强调“贤贤易色”的原因所在吧?引 由于嫉妒二字均有“女”旁,会让人联想到女性多嫉妒。然而事实上,男性在嫉妒这个领域里也表现得毫不逊色。据《旧唐书·李益传》记载,集大才子、大公子、大官人于一身的唐代大诗人李益,“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刻,而有散灰扃户之谈闻于时,故时谓?痴为‘李益疾’”。堂堂正史,专门记载以个人名字来命名的一种“疾病”,可见李益这爷在该项目上的造诣之深。其实,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谁没有嫉妒过别人?你没有吗?谚云:炎凉之态,富贵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甚于外人。骨肉尚且嫉妒,况他人乎?所区分者,只是每个人的嫉妒心之强弱不同罢了。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而近距离却产生嫉妒。《世说新语》里有“妒前无亲”一语,我觉得“妒前”(痛恨站在自己前面、超过自己的人)这个词儿特别精妙传神。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是非常有道理的。尤其在文人堆儿里,有的人看见别人写一手好文章,极易产生“瑜亮情结”,一边妒火中烧,一边又讳莫如深,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说不出来的苦最苦,无言的嫉妒最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