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语 > 贺词

教师节表彰大会致辞

来源:网络

【范文一】雷寒校长在2016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过去一学年来在学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获奖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年是学校建校60周年。六十年来,一代代重医教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奋耕耘,默默奉献,为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就了重庆医科大学今天的声誉和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离退休教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是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个甲子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医院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十二五”规划和60年发展,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一年,学校建设发展获得了新的平台。2015年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计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建重庆医科大学的意见》,标志我校正式跨入“省部共建”行列。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是学校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更是对学校十余年来建设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

这一年,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成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指导委员会,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跨学院、跨基础与临床的教学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首套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的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持续五年的课程体系改革框架已基本形成,并将全面推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到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对省部共建医学院校85%的要求。我们率先开展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改革,去年迎来了首届毕业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和认可。

这一年,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成为全国35所具有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之一。学校还获得首批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单位,是全国具有中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17所院校和仅有的3所非中医院校之一。同时,12个市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市教委验收,全部获评优秀。学校获准增设儿科学、精神医学两个本科专业,成为首批恢复举办儿科学的八所医科院校之一。这一点,不仅充分肯定学校儿科学的实力,同时也证明我们十多年来坚持儿科人才培养不断线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正确决策。

这一年,科学研究与创新实现了新的跨越。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2项,比上一年增长38项,列全国高校第51位。SCI论文748篇,列全国高等院校第68位。学术成果先后在《Molecular Psychiatry》《The Lance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在8月份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 2013级博士研究生周新雨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纳米医学创新团队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

这一年,附属医院队伍增添了新的成员。附属大学城医院基本成熟,在开业第四年营业收入达到1.6亿元,并且在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测评中,成为重庆首家达到四级乙等的医疗机构。附属康复医院历经五年建设,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开业。附属第三医院项目历经一年多的恢复建设,于2016年5月实现开业运营。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儿童医院上榜《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百强。

这一年,国际化办学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学校获得国家外专局2016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立项,成为全国仅有的15所、西南地区第一所获准立项的地方院校。此外,在2016年重庆市公办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综合奖补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获得600万元资助。

这一年,学校校区布局有了新的拓展。学校研究决定选址南川,建设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精神卫生学院,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增强精神医学人才培养能力。该项目得到市领导、主管部门和南川区的积极支持,并已与南川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进入前期启动阶段。

过去这一年,还有很多成绩,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陈述。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教师,倾注了全部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成绩和收获,都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学校几代人、无数教职工辛勤耕耘数十年的积累。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全体教师和离退休教职工再次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重庆医科大学所做的努力和奉献!

2016年,是重庆医科大学新甲子的起点,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站在 ”省部共建“的平台上,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高等教育方面,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以及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改革任务。”双一流“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最为关注的话题。今年年初,学校做了一个全国23所大学临床医学学科竞争力分析评估,为争取进入”一流学科“计划做准备。从评估分析的结果看,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我们的临床医学学科有基础、有优势和特色,但也有差距。现在时间紧迫,竞争激烈,形势不容乐观,更不容懈怠。

在医疗卫生方面,今年8月下旬,国家召开了”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作出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重点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要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等等。这次高规格的会议和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对医学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学校内部来说,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人才强校、特色发展、交叉集成、开放合作,改革驱动和信息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未来的五年,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发展战略,用好”省部共建“发展平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如解决我们在办学资源、高水平人才队伍、学科专业与科研平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加速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进程。

广大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核心力量。重庆医科大学的未来发展,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重任,主要靠你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代表学校,对全校教师和干部职工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始终把教师作为第一身份。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伟大事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我们只有把教师工作当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去热爱、去珍惜、去投入,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不是一个教书匠。把”教师“作为我们的第一身份,我们才能时刻谨记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职责,时时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忠诚教育事业和教师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

二是要始终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大学有四项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其中最重要的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我们强调科研,也强调科研要服务人才培养,要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而只能是研究机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成长,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

三是要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追求。创新驱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和特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以来,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和规定,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的管理更加灵活。这些政策的调整,目的就是要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广大教师的创新潜力和积极性。作为大学教师,不能像农夫山泉”不生产水,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相反,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要创新知识、技术和方法。创新不仅要体现在科研工作上,也要体现的教学工作上,要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手段上,模式上,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是希望全校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和附属医院,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切实为教师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让尊师重教在重医校园蔚然成风。

最后,提前向大家表达中秋佳节的祝福,祝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范文二】校长徐可为在庆祝第32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春华秋实,桃李沁香,金秋九月是我们学校最热闹、最美好的时节之一,我们刚刚迎来了3233名胸怀理想、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为校园注入了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又隆重集会,庆祝第32个教师节,在这鲜花、掌声、灯光、笑脸交汇的喜庆氛围中,大家倍感身为教师的幸福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过去一年来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向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早就有”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鼓舞下,国家确立了教师节这一纪念性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师这一职业崇高性、重要性的肯定,是对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重视。32年来,我们的教师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成为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职业受到热捧,教师地位大幅提升,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新时期对教师师德师风、综合能力的整体要求,也是广大教师进一步修炼内功、提升素养的行动指南。今日之文理,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师生面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辛勤汗水的结晶。

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文理的校园里,就有许多深受学生钦佩与爱戴的好老师。在你们当中,有把毕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学养深厚、有着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儒雅大家王仲生、宋德铭、贺信民、郭东道等老教授、老专家,他们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更是我校文化精神一张很有分量的名片;有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甘守三尺讲台,乐于默默耕耘的魏奇、赵精兵、杨晓慧、唐健君等教授,成为学生心中的”人生导师“;有孜孜不倦、砥志研思、不断自我超越、永攀高峰的戴君、段小虎、李小成、杨菊香等科研学者,传递给学生一种探求真知、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热情幽默、多才多艺,凭借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评委,获得陕西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青年才俊袁溪、申晓玲、马文龙,是学生眼里的”男神女神“。这些许许多多值得大家尊敬和学习的优秀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四有教师“的崇高品质,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因此,我们要由衷地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文理的深厚感情,感谢你们对学生无私的关爱、理解和包容。在你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忘我工作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永远值得全校教师学习和弘扬。希望全体广大教职工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榜样,在思想政治上、道德修养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用心服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令同行敬佩、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老师们、同志们,回首昨日、思考今天、展望未来。今日的文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靠的是胸怀天下、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靠的是一代代教师的坚守和执着。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文理人秉承着”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内涵发展、质量取胜之路,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立校战略,认真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实施项目带动,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更名升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6月,我校成为西安系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的五所试点高校之一,7月,我校与西安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探索研究生教育、共建众创生态区等八个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8月,西安市政府召开与西安交大”十三五“合作重点任务启动会,规定西安交大要加强对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支持我校建设硕士专业授予点。

这些对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我们在外部支持、办学资源、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各种困难依然存在,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唯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更加深沉地热爱文理、更加深刻地认识时代、更加勤奋地工作,才能加快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今年教育部将教师节的主题定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借此机会,我也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1、铸师魂 扬师爱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文情怀,也是历久弥新的为师之道。身为教师,我们要珍惜教师的身份、珍视教育的价值,把教书育人当作毕生事业去追求,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操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为此,希望大家始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做到常怀”三心“:一要常怀真心,崇教乐教,爱岗敬业,坚持把上好每一堂课作为第一要务,真正将培养学生视为最重要和最宝贵的成果;二要常怀耐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释放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三要常怀爱心,心系学生,无私奉献,努力成为学生严慈相济的良师益友,切实关心关爱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

2、修师德 树师表

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教师的道德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理应对自己的德行有更高的要求。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为此,希望大家自觉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坐标,时刻严守”三条底线“:一要守好政治底线,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经常提警自己思想不抛锚,用三尺讲台托起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二要守好法律底线,不断增强自身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努力成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典范;三要守好道德底线,不仅要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引领者,还要做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对学术剽窃、学历造假、考场舞弊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零容忍“。

3、强师能 精师艺

学识是教师之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硬实力。在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传授之间已不止于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更需要教师善于引来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善于与学生分享思想和探究源流,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为此,希望大家练好”三项基本功“:一要勤于学习和积累知识,要时刻保持”充电“状态,不断升级”知识内存“,以渊博的学识增强为师的底气;二要善于传播知识,时刻保持”放电“状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自身的学识魅力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三要勇于创造知识,时刻保持”续航“状态,醉心学术,潜心科研,以孜孜以求的拼劲和学术创新的干劲,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

新的学年,新的开始。希望全校教职员工继续以”四有“为镜、立重德之志、行笃学之风、树躬行之范,显崇高之美,真正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当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创造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育人业绩!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新的学年里身体健康,工作进步,万事遂顺!祝愿西安文理学院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