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运动健身

三伏天运动注意六点 运动后不宜降温过快

来源:网络

现在正值三伏天,天气炎热,这个时候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机体调节功能,增强对酷热气候的耐受能力,而且还能预防疾病,但是在三伏天锻炼是要多加讲究的,如果方法不对,效果会适得其反,那么在三伏天锻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六个注意事项要牢记。

1、运动首选游泳

闷热天气中最好的运动非游泳莫属。夏季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多在26℃左右,低于人体温度,室外可供游泳的水域温度会更低,这种水环境可以将身体的热量带走,让你在游完泳之后的两个小时内依然保持凉爽。游泳有血管舒缩体操之称,对心脏非常有利。它不会导致运动损伤,又可以放松身心,老少皆宜。

除了游泳,有氧运动中的慢跑和快走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桑拿天,距离和时间切忌过长。室内运动受酷热的影响并不大,建议女性可选择健身操、瑜伽等运动;老年人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练健身气功等;如果想在家里做运动,则可以选用一些哑铃、拉力器等简单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

2、热身补水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人以为夏季身体较为活跃,不存在“肌肉僵硬”的问题,而忽略了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专家提醒,任何季节做运动都要热身,以免因动作幅度大而导致运动损伤。热身活动时间可短一些,以10分钟为宜,给肌肉做些简单的加热运动,把肌肉拉长,使其运动时能够伸展自如,方法可以是拉拉腿、原地跑步等。

3、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加之运动排汗,锻炼后要注意个人卫生。炎热条件下进行运动锻炼,人体代谢受高温和运动双重影响,能量消耗增加明显,要注意增加绿豆粥等碳水化合物和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

4、合理选择运动时间

防止中暑,选对运动时间很重要。室外运动至少要避开上午12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而中老年人外出活动前,即便是在林荫处较多的公园里,也应注意时间的选择,外出不宜过早,需要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否则空气中会带有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浊气体,最好选择在7点至8点这个时间段。晚上锻炼也得在太阳下山之后,建议9点之前结束锻炼。

运动时如不出汗要小心中暑。很多人往往运动三四十分钟后,仍然不怎么出汗,但皮肤表面却很热。这是因为体内的汗液无法排出,而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如果你感觉身体灼热,应立即停止运动,否则很容易产生胸闷、头晕的症状。这时,可以喝一些冰水、用凉毛巾敷在额头上或及时小便,都能让体内温度降下来。

5、运动后不宜降温过快

刚运动锻炼完大汗淋漓,揭开衣服猛吹风扇,或在过冷的空调下直吹,是不少官兵认为爽心的做法,但此法不可取。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张状态,突然遇冷刺激,毛孔迅速收缩,汗腺关闭,更使人感到热不可耐,还容易造成伤风感冒。

6、运动后不宜喝水过猛

出汗后尽情大量喝水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并引发多种疾病。剧烈运动后喜欢冷饮,但过多的冷饮会使人体突然性内冷外热而失去平衡。因此,温稀盐水是最佳的运动饮料。

夏季,天气炎热,运动时一定要找对方法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