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掏耳朵的危害 这个动作很舒服但却伤身

来源:网络

提起掏耳朵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都不是很陌生,我们经常都在做这个事情,一般耳朵痒痒很难受的时候,掏掏耳朵可以很舒服,但是大家知道么,这样所存在的隐患也是有很多的,那么大家知道掏耳朵的误区是什么吗?以及怎么掏耳朵呢?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你通常多久掏一次耳朵?

虽然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但掏耳朵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见动作。挖耳勺被誉为“钥匙串三宝之一”(别问我另外两宝是什么),有人还觉得掏耳朵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但你或许从来不知道,被你掏掉的耳屎,很多情况下充当着“健康屏障”的作用,如果掏得过于频繁,或者掏的方法不对,疾病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耳屎,被忽视的健康屏障耳屎有个好听的学名叫“耵聍”(音同“叮咛”),它作为外耳道(耳朵眼和鼓膜之间的通道)分泌物,和耳毛一起构成了一道保护屏障,默默守护我们的健康。

耵聍能保护外耳道上皮,预防皮肤干裂,有抑菌功效;同时,它还能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多数情况下,耵聍可以自行排出,基本没必要掏。如果经常用不卫生的器具掏耳朵,就会破坏这道屏障,让细菌侵入耳道壁的皮肤和鼓膜,慢慢引起感染,引起外耳道炎症。

由于外耳道后壁神经分布较少,掏耳朵时虽然不觉得痛,但可能已经对耳道造成了损伤。一旦用挖耳勺、火柴棒等掏耳朵,用力不慎易导致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严重的还会刺伤鼓膜。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易导致听力下降。伤及内耳时,甚至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平常觉得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没必要经常掏。如果耵聍不能自行掉落,建议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取出。

游泳、洗澡后,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掏耳朵,觉得里面有水。其实,过一两个小时,体温足以把外耳道里的水分蒸发掉。 不过,有两种情况需要掏耳朵:一是出现耳痛,需要除去耵聍。

这时应检查耳道,确定是否患上了中耳炎。 二是耵聍过多,影响了听力。这时,安全、卫生地掏出耵聍,对耳科医生来说so easy(轻而易举),但一般人不要乱掏。

尤其是孩子,家长千万不能强行按住他们,完成掏耳朵的过程。儿童的外耳道发育不完全,比成年人更短、更窄,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无必要不用经常掏,如果孩子经常耳朵疼,应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由医生完成相关治疗。

这些坏习惯,正在偷走听力临床上,以往60岁左右的老年人才出现的听力衰退症状,现在连十几岁的孩子也开始出现。除了乱掏耳朵,以下坏习惯也很伤耳。

在公交、地铁等嘈杂处戴耳机

在环境嘈杂的地方,如公交、地铁上戴耳机,大家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这种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可能引起噪声性耳聋。

管不住坏脾气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突聋)病例越来越多,这与压力大、脾气差等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长期熬夜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过度疲劳期。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的经历。 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待太久。酒吧、KTV的噪声也在悄然损伤着听力,易引起突发性耳聋。

这种损伤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不少娱乐场所如电玩城、KTV等的噪音远超过国家对噪声污染的规定,在里面待太久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说给耳朵和你的健康建议

戴耳机,限制时间和音量

戴内置耳机听CD时,应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人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正确擤鼻涕

不是讲耳朵吗?为啥扯上鼻子?这是因为鼻腔、咽喉、中耳、鼻窦是相通的,如果擤鼻涕用力过猛,鼻腔压力增大,鼻涕就可能跑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严重时还会导致鼓膜穿孔。擤鼻涕时,每次只能按住一个鼻孔,轻轻地擤。

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要提高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如娱乐场所演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每年检查两次。

放松心情

放松心情、学会减压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方法。要合理安排作息,尤其注意尽量别熬夜。我们的两只耳朵是寂寞的,它们一辈子都见不到对方,只能靠身为主人的我们守护了。

告诉我,你能当一个呵护好耳部健康的人吗?

一般情况下,耳屎是不用掏的,更没必要天天掏。因为正常情况下耳屎会自动往外排,人在说话或咀嚼食物时,颞颌关节的运动会帮助耳屎往外排。

掏耳朵太频繁可能引发癌变

如果掏耳朵太频繁,棉签、挖耳勺等工具会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变得敏感,有时会有疼痛感或奇痒感。长期严重刺激,还可能会引起癌变。

经常掏耳朵,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可能把大块的耳屎捣碎,耳屎碎片有可能落入外耳道深部,一旦耳屎粘在了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样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耳朵痒怎么办

一般来说,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若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少用些硼酸酒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里面也就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若实在需要自己掏耳朵,也应做到以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长期使用耳机易诱发耳聋。长期佩戴耳机即使声音不大也容易引起噪声性耳聋,当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应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用耳

首先

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时,要佩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第二

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第三

用耳机听CD或者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第四

洗头或者洗澡时,可用棉花塞住耳朵,避免污水流入耳道。

第五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进行频繁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就可以了。

结语:耳朵是我们身体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健康,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各位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耳朵的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