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防雾霾口罩哪种好 选用雾霾产品助健康

来源:网络

雾霾的危害是慢性的,年富力强的你可能一时半会还感觉不到,甚至天天重度污染你早以家常便饭了,但长期日积月累是会造成不容忽视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自己。同时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和体弱的人,更要关心他们在雾霾天的健康,所以正确选择防雾霾产品更加重要。

一、pM2.5口罩

现在市场上防pM2.5口罩品牌很多,款式层出不穷。目前符合劳动防护类口罩国家标准GB2626-2006的KN9,KN95的口罩能够有效防止pM2.5。一些口罩采用企业自身标准并不可靠。

二、隐形口罩

隐形口罩类似鼻塞,一截支架的两端附着纤维滤片,将两端塞进鼻孔即可发挥作用。这种隐形口罩对一些大颗粒物有用,也就是能挡挡灰、花粉,但可以肯定的是,构造如此简单的隐形口罩对于pM2.5是没用的。如果用于防pM2.5,建议还是放弃。

三、空气净化器

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往往会按照空气净化器“管多大面积”来进行选购,这显然是不科学的。选购空气净化器应参考CADR值越高,净化效能越高。但这也只是等效于空气净化器一小时能提供多少新风量,而不是实际就提供这么多新风。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空气净化器最保守的做法就是选购采用高效过滤法的空气净化器。

四、离子围巾

离子围巾宣称依靠电磁场来排斥有害颗粒,先不说是否真的可以排斥,即便所谓的电磁场拦住了有害微粒,但人的呼吸作用或外界的力量都会让微粒冲破拦截,进入呼吸系统。所以,这种防雾霾产品对防霾并不可靠。

五、防雾霾纱窗

防雾霾纱窗是通过覆盖在纱窗上面的一层纳米膜,采用物理过滤方法,只拦截细小颗粒而空气分子可以有效穿过,起到防雾霾效果。只要窗户密封性能良好,可以起到防雾霾的作用。

六、防雾霾化妆品

防霾化妆品?小心为妙,对于很多打着防霾的化妆品,建议慎用。防霾化妆品,没有科学根据,抹多了增加过敏风险。想要减轻雾霾对皮肤的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勤洗脸,做好清洁工作。

七、防雾霾保健品

除了外用产品,很多保健品也傍着“防雾霾”的卖点进行促销。枇杷花、罗汉果、桐桔梗、何首乌、茉莉花等各种保健食品都被打上了“pM2.5克星”的称号。但是对于防雾霾效果的证据还不充足,不建议大家采用食用保健品的方式“对抗雾霾”。

花式防霾产品的另类“网红”路

11月20日,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的雾霾净化塔更名为雾霾警世塔。

这个高达7米的雾霾塔于9月抵达北京,曾作为“治霾神器”受到极大关注,但经历过北京几轮雾霾冲击之后,阶段性检测结果却显示,该雾霾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效果不稳定,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

这预示着,又一个关于“治霾神器”的神话被打破。

哪些“神器”曾登场?

在最初的宣传中,雾霾塔展示被称作“减霾计划”,创作灵感来自于罗斯加德2014年访问北京时,住在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旁边的酒店,“本来透过窗户,这座建筑就在眼前,但在雾霾天里,这座大楼竟然从我面前消失了”。

根据前期的宣传,雾霾塔在荷兰曾经过反复检测,能在1小时内完全净化3万立方米的空气,而只用一个热水壶的耗电量。“空气净化效果在塔周围1600平方米的区域内被观测到。”

但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雾霾塔支持方——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委托两家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共收集检测了三组有效数据。数据显示,在雾霾天里,雾霾塔有些效果,但并不明显,其最好的“成绩”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最宽泛的推荐值(60微克/每立方米)。

实际上,近年来治理雾霾如此受关注,雾霾塔并非唯一登场“神器”。比如在今年的北京市朝阳区秋冬季扬尘专项治理行动中,两辆“雾炮车”在使馆区、奥运功能区等区域35条街道作业,用来降低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和尘埃。

而早在2014年7月初,在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与北京联手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张家口市,被称为“雾炮”的多功能抑尘车甫一亮相就引发了各大媒体关注。

除了这些在户外自强不“吸”的大块头,甚至还有很多专门针对徒步上班族、办公室白领、手机控、奶妈奶爸、健身达人等人群的防霾“神器”出现。从各种空气净化器到随身式抗雾霾设备,甚至防霾纱窗、防霾围巾、防霾隐形鼻塞、智能呼啦圈、空气净化婴儿车也被赋予防霾大任,就连口罩都不再单薄而普通,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抗霾产品。

“神器”真的神乎其神吗?

雾霾塔有限的净化作用显然不尽如人意。其他“神器”表现如何呢?

登场两年来,雾炮车所受到的质疑也并不少。雾炮车主要针对工地和道路扬尘,但是否真的能减少空气中的pM2.5,很多专家都表示不乐观。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将军认为,雾炮车对扬尘确实有很好的治理效果,但对pM10以及更细小、更难沉降的pM2.5,效果不是很理想,且作用范围太小。

而作为传统防霾“神器”,当雾霾天气来临,防霾口罩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品。近日,在某电商网站,以“pM2.5”“口罩”为关键词搜索,商品达2700多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千元,销售最多的一款口罩有6万多条评价,样式更是繁多,更有所谓高科技口罩不断面世,让人眼花缭乱。

但这些口罩的应用功效至今存在很多未知。据医师张鸿介绍,在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口罩中,普通的棉布、棉纱口罩仅能滤除花粉之类的大颗粒物,对于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没有什么防护作用;活性炭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只是增加了对异味的滤除作用,并不能增加对颗粒物的防御效果;工业用的防尘口罩对于细颗粒物的防御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呼吸阻力很大,长时间佩戴,会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还有一类是医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医用外科口罩主要用于防护细菌,对直径为2.5微米的pM2.5颗粒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医用防护口罩即常说的N95口罩,对直径为0.24±0.06微米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但呼吸阻力过大。

除了口罩,空气净化器也是雾霾天的常备,且无一不标明“除pM2.5”“除雾霾”“防雾霾pM2.5”等,甚至有可穿戴的负离子式空气净化器,价格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另一方面,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0月20日发布的2016年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安全指标、性能指标和电磁兼容指标方面有14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高达24.6%。

除了净化器、口罩等常见防霾器具之外,一些打着防雾霾旗号的保健品、化妆品等也相继亮相市场。近年来市面上还出现“防雾霾纱窗”,号称“净化空气更健康”“对pM2.5的阻隔率能达到98%以上”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防雾霾产品都缺少行业标准或标准不完善,让不法商家趁机钻空子,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监管缺位,很多防雾霾产品都是生产企业自主开发研制,自己生产销售,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产品行业检测和标准认证。

此外,在很多人看来,防霾绿植似乎是个更安全的选择。从植物的生理代谢机能看,绿植对雾霾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最多会释放一些负离子,但相对于雾霾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作用微乎其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