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进补有学问 补对才有益

来源:网络

在正气虚弱、无力驱除病邪的情况下,使用补法,不仅能使人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除病邪,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运用补益法来调补身体,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补”。进补,是针对“虚症”而说的。中医有关“虚症”和补法的论述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精气夺则虚”。这里所说的“精”,不仅指男性的肾精,而是泛指人体的阴液;“气”,是指阳气。这说明,体内阴液和阳气受到损害,一般都可以导致虚症。

《黄帝内经》把“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作为治疗虚症的大法。扁鹊所着《难经》,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五脏虚症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认为对于五脏不同虚症,不仅可以运用相应的药物进补,还要重视饮食和冷暖的调理。

中医进补,往往从整个人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确定不同进补方法。胡建华举例说,有一位老太太,体质虚弱,眩晕,烦躁易怒,失眠,腰酸,食欲不振。她的女儿,买来十全大补膏,让她滋补身体,可是吃了不到半瓶,老人眩晕加重,口干,胸闷,食欲丧失。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位老人是阴虚火旺体质,血压偏高,而十全大补膏是适用于气血两虚体质,药不对症,反而起了副作用。后来给她开了一张补肾养阴平肝的处方治疗,眩晕等症逐渐消失,血压下降,胃口增长,身体也好了起来。

为了更好的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胡建华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古稀老翁,精神困惫,面色晄白,怕冷,大便溏薄。他老伴买了一只1公斤重甲鱼,放了一些火腿、香菇,给他滋补。不料吃了之后,不仅精神一点儿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怕冷,大便也更稀薄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是因为甲鱼虽然滋补,有很好的滋阴作用,但偏于寒性,而这位老人,脾胃虚寒,气血两亏,怎能接受的了呢?因此,中医进补,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因人而异是十分有道理的。

中医进补,非常讲究辨证论治。什么叫辨证论治?就是运用望、闻、问、切诊断手段,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症候,然后通过这些症群进行分析,弄清疾病发生的原因,推断疾病部位和性质,从而掌握虚实实质,确定运用哪种补法治疗,选用什么方剂和药物调理,才能取得相应的进补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研究所胡建华教授认为,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四诊”手段,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然后分别采用补(益)气、补(养)血、补(滋)阴、补(温)阳的方法对症进补。

气虚的症状:气短,神疲乏力,容易出汗,或者有脱肛,子宫下垂,或在大病后体力没有恢复,脉象软弱无力,舌质淡胖。常用补气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独参汤等。常用补气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常用补气食药有山药、扁豆、莲子、红枣、饴糖等。

血虚的症状: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耳鸣,心慌,月经色淡量少,脉象细弱,舌质淡,常见于急慢性出血,或慢性疾病,产后等。常用补血方剂乐谱四物汤、八珍汤、归脾汤(丸)等。常用补血药有熟地黄、当归、白芍、首乌、阿胶等。常用补血食物有桂圆、猪肝、菠菜等。

阴虚的症状:下午面部升火,手足心热,或有低热,口干,咽燥,心烦,容易发怒,失眠,脉象细数(速),舌质红,少苔或苔剥。常见于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热性病恢复期等。常用补阴方剂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丸等。常用补阴药有生地黄、女贞子、玄参、沙参、麦冬、鳖甲、龟板等。常用补阴食物有甲鱼、淡菜、猪脊髓、百合、生梨等。补阴的药物和食物,多数是偏寒凉的,因此,虚寒的体质不宜用。

阳虚的症状:畏寒,四肢不温,腰膝酸软,阳痿,尿多而清长,脉象沉细或缓慢,舌质淡胖,有齿印。常见于素体虚弱,高龄阳气衰惫,或久病失调养等。常用补阳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阳和汤等。常用补阳药有鹿角、仙灵脾、苁蓉、补骨脂、锁阳等。常用补阳食物有羊肉、狗肉、韭菜、胡桃仁等。补阳的药物和食物,多数是偏热的,因此,虚热的体质不宜用。金匮肾气丸的副作用微乎甚微可以放心食用。

除以上根据辨证结果,确定进补方法外,在实际临床所见,并不是这样机械。病人中有的气血两虚,有的气虚兼阴虚,有的阴阳俱虚,对于这些病人的进补方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倍费斟酌。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