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防“秋燥”常识大攻略

来源:网络

立秋以后,炎热的天气逐渐过去,人们被高温“焗”了一个炎夏的身体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但是专家提醒,“一夏无病三分虚”,入秋虽然天气转凉,仍然要保健身体,慎防“秋燥”。

何为“秋燥”?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吴艳华主任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燥”是一种季节性的病。秋季虽然气候变得凉爽,但是随之空气中的水分散发速度也变快,变得干燥起来。因此在这个季节人们通常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肿痛、疲乏无力以及大便干结的症状,连带着人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三大人群须警惕

秋季环境干燥、容易损耗人体津液,给人体带来不适。儿童、女性和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吴艳华主任提醒,儿童由于脏器娇弱,机体免疫力低下,气管黏膜、鼻粘膜和皮肤都非常纤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引发过敏和气管炎等疾病;女性因为生理以及孕期等原因,易使体内津液不足,阴阳失调,特别需要滋阴养颜、润肺养气;老人本身机体处于衰退的状态、内脏器官机能也下降,对于外界的气温变化反应缓慢,容易诱发支气管疾病和其他疾病。

“润燥”要润肺,解口渴更解体渴

既然身体干燥缺水,就得想办法给身体加水解渴。但是单纯喝水解得了口渴也解不了体渴。吴艳华主任说:秋季解体渴,关键在“润燥”。而按照中医的五行与五脏的对应理论:秋季干燥,五行属金,人体所对应主管的内脏为“肺”,因此秋天“润燥”关键就是要养肺、“润肺”,同时再辅以其它方面的保健措施。

饮食方面:

1、 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内的润滑剂。秋季人体每日水的摄入量要比其他季节多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吴艳华主任提醒,秋季水的摄入量要达到2000毫升,以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2、 在食物的选择上要少辛多酸,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刺激肠胃。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但是作为调味料少量摄入问题并不大。应该选择多食用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蜂蜜、和莲藕应为首选。蜂蜜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滋阴美容,降压通便;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其余如杏仁、银耳、豆腐等都是秋季“润燥”通便的佳品。

3、 多数水果和蔬菜生性寒凉,而且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以及水分,有润燥生津、清热润肠的作用。应多食用梨、葡萄、苹果、石榴等酸性水果。

4、 此外,中医讲究“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很好的“养阴生津”、进补的时机。可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羊肉、兔肉等来补肾强筋、滋阴补阳。

起居方面:

1、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熬夜,让身体各部位能够进入良好的调息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使身体各部位功能保持健康状态。

2、 保持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例如太极、游泳、登山等,促进心肺功能活动。

3、 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适当洒水),可以在面部、手部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擦护肤品。

秋季“润肺”靓汤:

1、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5个。

制法:菜干用清水浸软,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片;猪瘦肉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燥润肺,止咳生津,用于干咳无痰、咽喉干燥。

2、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瘦猪肉原块洗净,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时,调味食用。

功用: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者饮用。

3、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4、莲藕排骨汤

原料:莲藕500克,猪排骨500克,黄酒、生姜、葱、盐稍许。

制作方法:猪排切段寸长,在沸水中过2分钟左右,弃水;将藕洗净切片,与排骨同置1500毫升温水之中,加黄酒、姜、葱少许,水沸后文火炖90分钟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用:补脾益肺。适合于任何体质服用。

作者介绍:吴艳华 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专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皮肤疾病的中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肝胆脾胃病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