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该如何养生

来源:网络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已过,冬季养生也要开始了,冬季如何养生呢?

养生食物有哪些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躁生津、清凉解毒。郑板桥有一幅养生保健联也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

此外,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还可常食养心除烦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寒冷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此外,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进补需对路冬季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辄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黄芪、白术或者党参膏、参花膏等益气药物;也可多食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食物。

那些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冬季养生10大美食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对于机体功能减退或抵抗能力低下的体弱人士和老年人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 “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收集10大冬季滋补美食,介绍如下,祝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强身健体。

1、羊肉汤

滋补功效:羊肉汤属热性,可以温胃御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点: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

制法:

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杂做些处理,把羊肉、羊杂放一个锅内煮,可放些葱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杂煮熟,捞出切成片,备用。

2)把羊骨架放锅里,加满清水,好了,开火,熬吧,熬一个小时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杂质舀出去,这时的汤就比较纯净了,放些葱姜,继续熬吧,什么时候熬的汤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样就可以了。熬汤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3)把切好的羊肉、羊杂放碗里,放些葱花、香菜,蒜黄之类的菜,放适量精盐,把熬好的羊汤趁热倒入碗里,好了,一碗色泽乳白,口味鲜香醇正的羊肉汤就做好了配上千层饼或火烧,味道真的好极了。如果喜欢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2、萝卜烧排骨

特点: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酥嫩,味道鲜美。

原料:猪排骨 500克,萝卜500克,酱油20克,料酒5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葱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

制法:萝卜切绞成块,葱切段,姜切片。炒锅上火,放油将葱、姜和萝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烧开锅后,转用小火烧 25分钟,待汁收浓且口味浓香时,加入水淀粉,把汁全部挂在原料表面即可。

3、清炖马蹄鳖

主料:甲鱼 1只(重约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辅料:葱结、姜片、冰糖、熟猪油各 10克,精 盐1克、绍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鸡清汤750克。

制作:

1)将甲鱼宰杀,用开水烫泡后,剥去外层内膜,用刀沿甲壳四周剖开,掀起甲盖,去掉内脏(留下甲鱼盖),剁成约3.5厘米长、1.7厘米宽的块(尾和脚爪不用);

2)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水再开,捞出沥水;

3)火腿切成4 大块;

4)将甲鱼块整齐地码在沙锅中,把火腿、葱、姜和火腿围在甲鱼四周,加入鸡清汤和绍酒,盖锅焖住;

5)旺火烧开后,去除浮沫,放冰糖,转用微火炖1小时左右,拣出姜和火腿骨,放盐;

6)再将火腿捞出切成片放入锅里,淋上熟猪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4、黄芪炖乌鸡

原料:黄芪 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制法:

1.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2.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注入鸡清汤,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功效:一说、补肝肾、益气血、男子遗精、早泄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说、黄芪,是一味中药,功能补脾益气。乌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和核黄素、尼克酸等。功能养阴益血、治妇科疾病。黄芪炖乌鸡,有补脾益气、养阴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间用这种传统保健食品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月经痛、血虚头晕等妇科疾病。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乌鸡,性味甘、平,入肝肾经。

5、杞精炖鹌鹑

原料:鹌鹑 1只, 枸杞子、黄精各30克,盐、味精少许。

制作: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冼净,枸杞、黄精装鹌鹑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酥,加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

服法:弃药,吃肉喝汤,每日 1次。

功效:滋养肝肾,补精益智。鹌鹑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助于小儿发育、增进食欲、提高记忆力。脑力劳动者常食,能消除眩晕健忘症状,能提高智力,有健脑养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抗疲劳、增强体力和智力;黄精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化筋骨、益智强身。几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补和益智作用。适宜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服食。

6、素笋汤

取冬笋 200克, 鲜汤250克,香菜梗、水发黑木耳、葱姜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去皮洗净,切成长8厘米、宽1厘米的薄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凉水中过凉后捞出控水。黑木耳择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炒锅上旺火,放入鲜汤,加入葱姜汁、精盐、味精,再放入竹笋片、黑木耳片,待汤煮沸时,用后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本品特点为素雅清淡,鲜美可口,消痰利肠,通脉化食。

7、冬笋鲫鱼汤

取冬笋 100克, 鲫鱼1条(250克),黄酒、生姜片、精盐、味精、精制植物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剥完后切成长丝,洗净,然后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涩味。鲫鱼去鳞除去内脏洗净,锅中放油烧热,放入鱼煎两面至皮微黄,烹入黄酒,加清水及笋丝、生姜片烧开后,略焖煮一会,加入精盐、味精即成。本品特点为汤鲜醇浓,肉嫩笋脆弱,利水下乳,健脾益气。

8、三丁豆腐羹

取豆腐 250克, 猪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米50克,精盐、味精、湿淀粉、麻油、鲜汤各适量。先将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沥干水待用。番茄烫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烧热油锅,下葱略煸一下,放入鲜汤、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米、精盐、烧沸,再加味精,淋上湿淀粉,出锅装碗,淋上麻油即成。本品特点:味道鲜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补脾健胃。

9、骨头汤

原料:脊椎骨 1000克, 棒子骨500克,适量清水。

调味佐料:姜片、葱段、酱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盐。

制法:切记酱油要少放,以汤略显酱色即可。熬制时间为 40-60分钟。骨头汤做好后,盛入小盆内,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随吃随取。

10、胡椒茴香牛肉汤

用料:胡椒 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条。

制作:胡椒、大茴香洗净;大蒜洗净切节;牛肉挑去筋膜,洗净,切成大块。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 2小时,调入酱油、味精即可,饮汤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暖胃。用于脘腹冷痛、食少呕吐、形寒肢冷者。

要”补”更要“通”

许多老年人对秋冬季进补存在认识误区,只重视进补,忽略体内的循环流通。很多老年人需要的不是“补”,而是“通”,只要体内通畅,平时食物中的营养基本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讲科学地盲目进补,往往适得其反,损害健康。

人体内的各种管道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很可能变得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老化、硬化,进而引发疾病。管道不通,医学上称为“流通障碍”,可以导致高血脂、代谢紊乱、便秘、胸闷等疾病。专家认为,循环流通才能健康轻松。经常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服用一些促进流通的保健品,都是预防“流通障碍”的养生之道。

天冷也要通风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睡觉,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

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则

从小雪至大寒,总计60天,气候变化以严寒为基本特点。由于肾有藏精、纳气、主水液及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及二阴的功能,所以,冬季养生基本原则就是设法维护肾的这些自然的功能。

寒冷能引起中度的迷走神经兴奋,对患哮喘、过敏性疾病、冠心病、心肌梗 塞,胆绞痛、有脑溢血倾向的病人有不利的影响。调查显示,45岁以上死于呼吸病者,其死因与前一周的气温,湿度有关,降温时死亡增加,当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并有大雪时,患气管炎死亡的增加三倍之多。

冬季养生内容很多,但基本原则仍然是《黄帝内经》中的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万物敛藏,老年人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用药主要是从强化肾功能着手,所以,一切有关补益、强化、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也就是中老年人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肾是人体生命之源。肾中的精(气)为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关系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都有肾虚征象,久病之人也常见肾虚,即所谓的“久病穷必及肾”。肾阳虚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功能低下状态,其表现为后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紊乱或处于腺皮质功能低下、紊乱或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糖酵解作用减弱,能量摄取减少等。

根据冬季养肾基本原则,人们可运用的主要方法有:

仙家16金锭法:“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工作之余,略得空闲行住坐卧,随时可做。先用舌抵上腭,待津液满口,连津咽下,随后以鼻吸气,用意念气送津液至脐下丹田穴,略存一存,胃之一吸。随后肛门轻轻收缩,如忍便状,使气随肛门的提力,一点点从脐下上升到脐部,再转到肾区,一直沿脊上升到后脑,然后呼出,谓之一呼。再重复。“咽、吸、闭、提、呼”着重于内脏自我运动,使肾精充盈,肾气旺盛,即古人所言“气气归脐,寿与天齐”。

吹字练肾法:本法出血陶宏景《养生延命录》。即嘘(疏肝)、呵(音喝,安心 )、呼(醒脾)、嘻(音戏,清肺)吹(固肾)、唏(音希,清三焦烦热)。做法是摒弃杂念,口呼鼻吸,呼气时配合默念声,要求声音低沉有力。明代《遵生八笺》(高濂着)去:“治肾脏吐纳用吹法,以鼻渐长引气,又口吹之。肾病,用大吹30遍,细吹10遍,能除肾家冷气、腰疼、膝冷沉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内虫鸣及口内生疮、更有预热、悉能去之。数数吹去,相继勿绝。”

耐寒暖身法:仰卧床上,上棉被,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五指伸直,手心向下。目微闭,唇轻合,舌尖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意念丹田有一炯炯红日身身体四周放射,温煦全身,时30分钟。口中津生当咽下,津液到达丹田,则水火相济。

冬季调整饮食八方进补高招

立冬 学习“八方进补”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该是进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该开始进补的一个标志。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这一点,各地可是有各地的高招。

可爱的冬补

“冬季萝卜赛人参”;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

“冬季不吃肉,冻掉脚趾头”;

“冬吃萝卜夏吃姜,大病小灾一扫光”;

……

这一句句由我们前辈总结出来的冬补饮食谚语,不但阐述了冬补的重要性,更让本是俗常的“冬补”,变得可爱起来!

据说,远在汉代,已经有了冬补的讲究。有一年冬天,奇冷,很多人冻坏了耳朵。医圣张仲景发明了一道药膳汤:祛寒娇耳汤。他根据“药食同源”理论,选一些祛寒药物连同辣椒放到锅里煎熬;再用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擀成薄片,包上羊肉馅,做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这祛寒娇耳汤一下肚,周身发暖,两耳发热,冻坏的烂耳朵很快好了。其实,这就是后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的饺子。由此也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俗语。

古人尚知冬季进补的重要,何况是现代社会的我们。科学饮食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素食、药膳也因为占了健康的优势,而红极一时。遗憾的是,太多的餐厅过多地将经历花在了环境的打造、形象的包装,甚至菜品的研发也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就是忘了我们古人已经意识到的“因时施膳”。一年四季不见换的菜单,也只有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添加几个菜式,“聊表心意”。

在装潢越来越精致、菜品越来越高端的今天,我们诚挚地希望,看在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可爱的饮食谚语的份上,请餐饮从业者关注四季饮食的变化。就从这个冬天开始,让进补变得认真而可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