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洗澡时间过长 增加患癌症风险

来源:网络

生活污染

速战速决洗澡时间太长会致癌

洗澡可别洗太久,可能因此增加接触氯仿的机会,每百万人有12人因此致癌!

生活中的各种污染物不仅在蚕食着人们的健康,也有致命的危险。甲醛、柴油机排出的废气等七种生活中的很难逃避的污染物,成了整个19种可能致癌物的大头。

抽烟和熬夜过多会致癌,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普通,但你可能想不到,连洗澡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得上癌症!

日前,台湾高雄大学邀请美、加等国学者探讨新形态污染及除污技术,学者点名自来水产生的氯仿是新形态生态杀手,更危害人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梅尔指出,自来水中加入氯气,是很好的杀菌消毒剂,伴随产生的氯仿却是致癌物。

他提醒,在密闭空间中洗澡愈久,经由呼吸和皮肤吸入的氯仿量愈多,每百万人会有12人因此致癌!

此外,可以算得上生活污染的化学物质中,还包括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比如甲醛,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塑料工业、医药业等。35%至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作用。而研究表明,殡仪业从业者可能更容易患白血病等癌症。

家居生活中,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也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水产品和洗发水及沐浴露中也都可能含有甲醛。

去年,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CSC发布报告称,强生公司的多款婴儿沐浴产品含有甲醛和“二恶烷”。而今年6月,四川有19个批次的儿童服装被检出含甲醛成分。

日常用品

铅毒“凶猛”藏于生活防不胜防

铅毒“凶猛”,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处处有铅,防不胜防。专家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铅笔、废旧电池、皮蛋等含铅外,我们的家庭居室、生活用品、化妆品中都可能含铅。美国消费者权益机构此前进行的一项试验显示,一半以上的口红中含有铅。

铅这只伸入人们生活的毒手,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产生终身伤害。随着铅毒加深可能引发癌症。

铅能致癌,你可能早有耳闻。但另外四个潜藏着的“杀手”大家就没那么熟悉了。

四氯乙烯是一种干洗制剂;二氧化钛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广泛存在于化妆品中;二氯甲烷,用于去油污、油漆以及气溶胶类产品的常见溶剂。这四种化学品同样可能诱发癌症。

工业生产

工作“毒虫”可能引起职业性肿瘤

“焊接产生的烟和气体,可能包括锰和铁,而研究表明,焊接工患癌几率较高”,除上述潜伏在生活中的致癌物外,报告还描述了工业生产中的7大“害虫”,这些化学品可能引发职业性肿瘤。

曾有报道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27岁的小王前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这家企业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玻璃,而小王的工作则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虽然早就知道这些有机玻璃里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但小王并没有在意,他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

但当小王经常感到腹痛腹胀后,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小王和家人大吃一惊,小王患的是腹膜恶性间皮瘤,与他长期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属职业性肿瘤。若能及早预防,这个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职业性肿瘤是由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虽然仅占人类常见肿瘤的很小一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发现的可以引起职业性肿瘤的物质越来越多,如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紫外线、硅尘等。

报告就指出这样一种物质--黑烟末,即炭黑,用作墨水、颜料、炭笔以及上光剂等的原料。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吸入微小颗粒,将有致癌的危险。

蚊香包含4种致癌物质点燃后应放在通风处

很多人使用蚊香灭蚊时,认为将房门紧闭点上蚊香才能彻底杀死蚊虫,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大多数蚊香的有效成分是除虫菊脂杀虫剂,且含有4种致癌物质:

一是超细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质),点一盘蚊香放出的微粒和烧75~137支(4~6包)香烟的量相同,释放的超细微粒,可以进到并留在肺里,短期内可能引发哮喘,长期则可能引发癌症;

二是多环芳香烃,属可能致癌物;三是羰基化合物(如甲醛和乙醛),这类化合物会刺激上呼吸道;四是苯,一种会使神经中毒和致癌的物质,长期接触会影响骨髓。

可见,燃烧蚊香释放的气体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使用蚊香等灭蚊产品时将房门紧闭,会把有害气体长时间留在室内而有损身体。杀虫气雾剂、电蚊香、盘式蚊香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杀”蚊,而是“驱”蚊。

因此,使用时要把蚊香点燃后放在通风的地方,如房门口、窗台前,一次最好使用一根(或一盘),点燃后人最好离开房间,为了安全可把点燃的蚊香放在一个瓷盘子内,以免被风刮倒后引燃他物造成火灾。人进入室内后,一定要先打开门窗通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