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养生点滴做起

来源:网络

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而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今冬你“火”了吗?

冬天虽然天气很冷,但人们通常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饮食方面也偏好温补、辛辣的食物,体内积热不容易散发,容易导致“上火”。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本身气候就非常干燥,再加上室内普遍使用暖气,“上火”更是随时可能发生。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上火”。因为“上火”不但能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口疮、便秘、痔疮等疾病,同时破坏人体免疫力,给各种疾病的入侵、复发提供了可乘之机。重视“火大”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适时调养生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减少冬季疾病的发生。

什么让你“引火上身”

冬天为什么容易“上火”?其实引发“上火”的因素有很多,夏季上火通常是由炎热、潮湿引起的,而冬季上火则更多是由“燥”所引发。寒冷干燥的天气,燥热的室内环境,都会让人的气管黏膜净化作用变差,直接导致鼻腔、咽喉等发干,并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如果不注意饮食调剂和补充水分,就很容易阴阳失衡,导致“上火”。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当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大家普遍的意识就是上火了。但“上火”有“虚”、“实”之分,如果出现上火的症状,不能单凭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判断,应辨清虚实后,对症“灭火”。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实火则包括“三焦之火”。“上焦火”是指心肺等人体偏上部位的火热征象,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中焦火”是指脾胃部位有火的有关征象,表现为胃火亢盛,食不知饱,不思饮食等;“下焦火”则是指下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便秘、尿赤等现象。

我们该如何灭“火”、防“火”

一般来说,上火比较轻的话,可以依靠自身调节。比如增加室内湿度,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不再吃辛辣食物,适当选择一些“甘寒”食品来制约“火气”,停止喝酒、抽烟或熬夜,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多喝水,多休息,并常到户外运动、多流汗,增加体表散热,提升体内代谢速率等。相比事后的“灭火”,“防火”更为重要。要避免上火,首先应保证室内空气湿度,暖气房、空调屋内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备加湿器,把房间湿度维持在50%左右;平时应注意随时补充人体水分。常喝温水或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同时也可以饮用一些去燥热的饮料,比如说王老吉凉茶。同时,注意保持饮食平衡,均衡摄入肉、蛋、奶、蔬菜等,控制进食辛辣食物的频率,多吃苦瓜、萝卜、木瓜、南瓜、大白菜等清火蔬菜,少吃芹菜、笋干等致热蔬菜;多吃梨、苹果、香蕉、山楂、甘蔗等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少吃菠萝、香蕉、橘子等“上火”水果,帮助“清火”。另外在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减少“上火”的可能性。

小静电,大麻烦

“啊!有电!好疼!”天干物燥,不少读者都反映最近常“触电”,不仅接触物品会被电,跟身边的朋友有肢体的接触也会“来电”,又疼又麻。有读者担心,频频“触电”,会不会伤害身体?有没有预防的方法呢?进入冬季后,北方天气长期处于晴朗无雨,几次降温又造成天气干冷,不少市民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受到静电的困扰,临睡前脱毛衣、开启汽车门、抓公交车扶手……感觉静电无处不在。

储存过多,有危害

静电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了解到,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天气干燥,皮肤表面也就干燥,电阻值增大,导致人体局部有大量电荷堆积,又因为穿的衣服无法将电荷导出,静电存积在体内,条件成熟时就会突然释放,使人感受到被电击而发麻。不过,体内储存静电过多,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在冬季,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静电会妨碍心电、脑电的传导,影响人体中枢神经,扰乱酸碱度平衡等,对于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患者及婴儿危害较大,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静电放电后会产生电磁场,影响到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防”“放”静电

“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另外,推荐给您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您不妨试试。“放”,当人体带有静电时,可选择洗手或将手按在墙壁上,以除去静电。触摸车门把手、水龙头等之前,可先用钥匙等小金属器件或指甲先触碰,再用手触及。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脱衣服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出门打车前,最好先洗个手,或是包里随身带些湿纸巾,将手弄湿去除静电。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