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三角区内最安全 地震防范及自救手册

来源:网络

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里氏7.9级(后改评为8.8、9.0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在这个地震海啸核辐射一起爆发之时,在为受难同胞祈祷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 ,学好应急措施。

一、什么是地震?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让我们想象一次地震来袭的场景吧!

去年5月12日那天,北京有震感,传闻还有人员死伤。其实,北京的震感顶多像个坐在超小型海盗船里面,而且还是简单模式的,怎么还会有人死伤呢?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害怕,地一晃,心里打鼓,着急往外冲,摔了个七荤八素。地震的破坏力很可怕,然而比地震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地震面前的无知和惊慌失措。

让我们假设一场地震正在爆发,我们的家园就要变成废墟,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地震给生活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时间:0时0分。

情景:地震发生了,你正在房子里,感觉到房子在晃,有点头晕,一两件小东西掉到地上。也许你正在睡觉,一下子被晃醒了。过了一小会,晃动加剧了,房子如同台风天里在怒海上的一夜扁舟,似乎随时都要解体。花瓶啪地一声砸在地上,书架上的书噗噗地倒在地上,冰箱里的东西也都稀里哗啦地抛了出来。你惊恐地开始大叫,怎么办,抓住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往外冲?还是找一个桌子钻进去?

地震学家说地震分三六九等,我要告诉你一种新的分法。如果只是感到房子在晃,大物件们都安安静静的,而你能像鸭子一样摇晃着走路,那是有明显震感的4到5级地震,我管这个叫“站得住”地震。别担心,一般的房子都能经受住这种地震。不放心的话,去把门打开,关掉煤气,然后找个最结实的桌子下窝着。如果你叫“不紧张”,这一系列步骤可以轻松完成。

如果是6级以上大地震,在地动山摇的时候,你站都站不住,我管这个叫做“得趴下”地震。地震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赶紧蹲下,降低自己的重心,防止摔倒,用双臂或者柔软的东西(比如枕头)保护好头部。如果身边有固定的东西,那么紧紧抓到它,这可以起到一个类似安全带的作用,防止在晃动中受伤。如果没有,那就靠住墙壁,用手遮挡住头部和脖子。而你选定的位置,一定要远离窗户、悬空物件、镜子、高大家具、家电和装有重物的橱柜,总而言之,远离那些有可能砸下或者倒下,把你压在下面的物品。

日本中越地震中,有一半的人的受伤原因是被家里的家具或者玻璃器具所伤。钻桌子也是一个可行的举动,但是一定要确保这张桌子是很坚实的,然后抓住桌子腿,防止桌子移动。千万不要试图离开房间,因为在房间晃动的时候,你从房间到建筑的那一小段路,就像电影古堡里充满机关的暗道一样,砸下或者抛出各种各样的古怪“暗器”,那可能是一本书,一只水杯,或者是吊灯,结果是只有少的可怜的人可以走到安全地带。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时候,试着把门或者窗子打开一点吧,这对后面的逃生非常重要。

预防对策: 我们已经回顾了在地震刚开始时候的情景,也分享了一下心得体会。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地震之前,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去降低地震的危险。

预防对策

首先,大多数的人都是第一次遇到地震。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下引发的地质灾害,人不自觉会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人做出一些傻事,比如遇到地震就直接从窗口跳出去。在地震多发的国家,比如日本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政府和公益组织会组织一些活动,让人们亲自体验一下虚拟的地震,以降低人们的恐惧和紧张感,以便在地震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反应。这种有意思的玩具叫做地震体验车。

时间:0时2分

情景:现在,大地停止了它的摇滚。你已经度过了最恐怖的几分钟,但是最危险的阶段还没有过去。惊恐万分的你可以站起来,幸运的是只受到些轻伤。房子里是一片狼藉,仿佛所有的家具家电刚开完一场疯狂的party。电力这个时候已经停了,如果是在夜晚,周围将一片漆黑,没有灯光,也没有声响。你想给亲人朋友打电话求助,但是电话一直不通。你快速地找到你所珍惜的东西,一推门,推不动,才发现在强烈地震下,门框都变形了,不那么容易打开。于是砸开窗,从窗外爬了出去。不幸的是,你在五楼,跳还是不跳?人潜意识的行为都是尽快逃离,但那是不完全对的。

当地震停止的时候,只可自保的时间也已经过去。首先要做检查周围有没有人员受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检查周边的环境,关键就是两点,电力和燃气。如果嗅到燃气泄漏的味道,必须第一时间关闭燃气阀。阪神大地震之后,导致伤亡最多的灾难并不是地震,而是地震次生灾难之一的火灾。火灾的起因是在地震之后,日本电网立刻供电,遭遇到已经泄漏的煤气管道,然后“嘭”地冒出了火龙。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地震后需要照明,一定不要使用明火。

接下来,可以准备逃离的物品了:水,食物,手电筒,保暖衣物等等。如果无法走出房间,可以呼救,请周围的人给你帮助。这时候一扇已经打开缝隙的门或者窗的作用就非常大,那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逃生机会。

打电话给亲人朋友的时候,请在最短时间内说明问题,防止网络阻塞,给别人留下机会就是给自己留下机会。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么幸运地可以从容报平安收拾行李。运气不好的会被埋在废墟里。建议埋在废墟里的人先可以尽量小范围的移动,同时用手帕或者衣服掩住口鼻。因为大举动容易带起尘土,引起不必要的呼吸障碍。用敲打管道或者墙壁的方式来吸引营救人员的注意,如果身边有哨子,那就更好。大喊大叫只能作为最后的求助方法,因为大喊大叫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

预防对策: 针对这一阶段,我们有最多的东西可以去准备了,就像是准备一场至少三天的郊游,或者说野外生存活动。不同在于,你需要的是一个极端精简版。日本市场上就有这么一种地震百宝包。这种防灾应急包不大,里面东西可以满足幸存人员的最低需求,最大限度的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一个简单的应急包大概包括以下几个物品:

简单的应急包

1、用于自救的棉线手套;

2、应急的食物和水,都是罐头装,方便安全地长时间保存;

3,用于照相的蜡烛,火柴或者应急灯;

4、超薄保温雨衣一件,这种银色的雨衣可以有效防止身体热损失,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盛水;

5、用来装所有应急物品的高强度尼龙袋一个。其他可以选配的物品,还包括尼龙绳,高频哨子,防灾头巾,口罩,水壶,药品和收音机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淘宝上买到了。

时间:8时0分

情景:大地震已经过去,你成功地逃生。虽然不时还有些余震,但是已经处乱不惊了。和最开始的慌张不同,你必须要自己开始找事情做了。肚子有些饿,喉咙有些渴。食物还好解决,房间里还有储备的粮食,但是水越用越少,尤其是干净的水。

家里似乎并不安全,你应该呆在哪里?晚上风凉,去哪里睡觉?亲人和朋友们会在哪里?在哪里能找到组织? 越发达的城市,是越脆弱的地方。高耸的建筑,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用来装饰的灯管和玻璃和悬在空中的电线,这些在地震中都是一个个可怕的杀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就像是一串爆竹一样,一旦点燃引线,就是引爆了一串。

这个时候,空旷的公园,广场,学校操场和体育馆,就成为避难的绝佳选择。你可以和其他幸存的人们一起,得到必要的帮助。而人们的聚群便于组织管理和传递消息。当然,你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受灾更严重的人们尽一份力。

预防对策: 抗灾的工作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能力,需要国家,地方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抢救生命,保证让活下来的人继续存活,这些问题丝毫不比逃生轻松。越充足的准备工作,越能增加生存下来的可能。 地震多发地区的经验是在城市里建立应急避难所。应急避难所往往建立在上述所提到的空旷场地,并备有一定的相应物质,在危急时刻,可以给灾民,尤其是伤员提供救助。

地震预防基本不可能,只是应该正确应对。

二、地震自救措施:

地震自救措施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三、在学校如何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家庭避震秘笈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 震后自救。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5、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6、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五、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六、地震时的9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地震时的9条须知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七、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

二、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三、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

四、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