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宝宝添加辅食的常识与禁忌

来源:网络

营养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一岁以下的婴儿发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如早产、双胎、大体重、先天畸形等)外。绝大部分营养不良是因后天的喂养有问题,尤其是辅食添加不合理所致。

一、添加辅食有四忌

营养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一岁以下的婴儿发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如早产、双胎、大体重、先天畸形等)外。绝大部分营养不良是因后天的喂养有问题,尤其是辅食添加不合理所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过早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能。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能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大使量和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因此,出生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忌过早添加辅食。

2、过晚

有些父母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四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合理添加辅食了。同时,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渐健全,味觉器官也发育了,已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另外,此时孩子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尽,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过增加营养来产生,此时若不及时添加辅食,孩子不仅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还会因缺乏抵抗力而导致疾病。因此,对出生四个月以后的孩子要开始适当添加辅食。

3、过滥

孩子虽能添加辅食了,但消化器官毕竟还很柔嫩不能操之过急,应视其消化功能的情况逐渐添加。如果任意添加,同样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让孩子随心所欲,要吃什么给什么,想多少给多少。又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并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见添加辅食过滥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4、过细

有些父母过于谨慎,给孩子吃的自制辅食或市售的婴儿营养食品都很精细,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不利于其牙齿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齿的排列食物未经咀嚼也不会产生味觉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觉的发育,面颊发育同样受影响。这样,孩子只能吃粥和面条,不会吃饭菜,制作稍有疏忽,就会恶心呕吐,于是干脆不吃或者吃了也要吐渣。长期下去,孩子的生长当然不会理想,还会影响大脑智力的发育。

二、常见错误理念

◎ 显富、溺爱、主观。 孩子进食,不管是辅食添加还是母乳喂养,目的是满足孩子的身体需要,能够健康的成长。调查发现,有些父母喂养孩子的动机是家里贫福的象征。爱孩子、关心孩子表现出对孩子过多的喂养,把孩子喂养的比较胖,这说明家里比较富裕、经济状况比较好,这些复杂、不太健康的动机,容易喂养过度,导致肥胖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不太正确的喂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偏食、挑食。

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添加给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 喜欢的就买给孩子吃,不喜欢的也就不做给孩子吃,这是很错误的。 ◎生理需要变成感情索取 在喂养的模式方面,家里一般就一个小孩,吃饭时让孩子感觉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几个人追着喂孩子,小孩可以把吃饭的行为延伸为对其它东西的索取,比如,不让看电视就不吃;而不是让孩子明白吃饭是生理需要,肚子饿了,就应该吃。比较好的家庭,主张孩子在进食方面尽早独立,他们把孩子的吃饭看做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国外有很多家庭是食物由父母来提供,孩子坐到餐桌上,他想吃什么,吃多少,由他自己来决定,这样对于孩子正常的生理调节起到更好的作用。因为父母觉得孩子饿了,就给他吃,事实上孩子并不一定饿,因为他需要的不多。

三、辅食添加不当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由于不少年轻父母缺乏足够的育儿知识,在制作孩子的辅食时,将市面上的一些菜粉、肝粉、鱼粉等,加水,混合搅匀,喂给宝宝吃。日前有专家指出:这些“粉粉糊糊”使家长失去了一个培养“聪明宝宝”的机会。

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职工医学院陆为之副教授认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低幼儿,处于对颜色、味道、形状的一个学习认知期。如果让孩子混合着吃些糊状食品,便不能及时培养孩子对于颜色、味道和形状的分辨能力。

上海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儿科医院郭志平教授说,同样是添加辅食,如果选择新鲜的食物、蔬菜加以烹饪,不仅营养会更好,而且有助于智力培养。

四、婴幼儿过早添加辅食不利健康

有些家长从孩子出生第2~3个星期起,不管母乳是否充足,就给婴儿加喂米汤、米糊或乳儿糕,认为这种半固体谷类食物比妈妈的奶更有营养、更耐饥。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虽然母乳看起来稀薄,但实际上含有的营养素和所供给的能量都比米糊、乳儿糕更多,质量更高。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消化谷类食品的能力尚不完善,不适宜进食米、面类食品。谷类食品中的植酸又会与母乳中含量并不多的铁结合而沉淀下来,从而影响婴儿对母乳中铁的吸收,容易引起婴儿贫血。

那么,应何时给小儿添加辅食?添加何种辅食?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单纯由奶类供给营养远不能满足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必须及时添加各种辅食,以弥补奶类的不足。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15天后,就可以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人工喂养的小儿2个月,可添加稀释的菜水、果汁水。3个月时可喂菜汤、果汁及番茄汁,不需再加水而直接喂哺。4个月后开始加米粉鸡蛋黄。5个多月可喂菜泥、水果泥、烂粥。8个月后要减少喂奶量,增加面条、馒头、鱼、肉、鸡蛋、肝泥、粥或软饭等。10~12个月时可喂软饭、带馅食品、豆制品、蛋糕、馒头片等。1~2岁可断母奶,但仍应注意其他乳类的供给,并供给小儿充足的食物,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五、添加辅食有哪些事项值得家长们特别注意?

给孩子添加辅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当孩子愿意吃并能正常消化时,再逐渐增多。如孩子不肯吃,就不要勉强地喂,可以过2~3天再喂。

(2)辅食要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要使孩子有一段逐渐适应的过程。

(3)要根据季节和孩子身体状态来添加辅食,并要一种一种地增加,逐渐到多种。如果孩子大便变化不正常,要暂停增加,待恢复正常后再增加。另外,在炎热的夏季和孩子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不要添加辅食,以免孩子产生不适。

(4)辅食宜在孩子吃奶前饥饿时添加,这样孩子容易接受。随着辅食的逐渐增加,可由每天代替半顿奶逐步过渡到代替一顿奶。

(5)要注意卫生,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除注意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喂饭时,家长不要用嘴边吹边喂,更不要先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吐喂给婴儿。这种做法极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孩子。

(6)喂辅食时,要锻炼婴儿逐步适应使用餐具,为以后独立用餐具做准备。一般6个月的婴儿就可以自己拿勺往嘴里放,7个月就可以用杯子或碗喝水了。

(7)家长在喂婴儿辅食时,要有耐心,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

制作辅食有哪些要遵守的原则?

制作辅食要本着“多次、少量、现做”的原则。小孩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量比较小,所以在制作辅食的时候,会有一些麻烦。有时做一点,孩子吃不完,父母觉得每次做挺费事的(一天要添加两三次),不如一次多做些,存到冰箱里,下次拿出来稍加热就给他吃。其实,冰箱里并不是安全的,细菌的繁殖在冰箱里仍然可以进行。我们主张孩子的辅食尽量现做现吃,可以把生食(比如猪肝等)切成小块分别用保鲜袋装起来,冻在冰箱里,要吃时,只取出一小块给孩子做,而不是冻一大块,然后都做了,放在冰箱里分顿给孩子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