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专家提醒 十月养生民谚勿盲从

来源:网络

夏秋交替,免不了会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适应。身体经历一个夏天的湿热积累了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接踵而至的冷空气,使一些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为安度秋季,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冬天,人们对养生十分关注,因此也留下不少民谚、民俗,比如“春捂秋冻”、“贴秋膘”、“秋季养肺,要以肺补肺”、“秋冬养阴,要滋阴”等。殊不知,这些俗理儿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照搬照套。

呼吸道篇不宜民谚:以肺补肺

适应环境防呼吸道疾病

专家解读:中医确实有取类比象的养生理论,认为可以通过“以形补形”的方法来改善原有病灶或是预防相对应器官的发病。秋季气候干燥,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养肺就成为人们“想当然”的做法。其实,健康的人没有必要对肺进行饮食或药物调补,日常起居注意一些就可以了。

秋季感冒多为“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人们应该根据天气冷暖变化适时增加衣服,避免风寒侵袭;并通过适当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除了要远离致病原之外,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湿润。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居室要多开窗通风,加快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湿度的调节则可通过晾湿毛巾和衣物来提高湿度,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加湿器。

心脑血管篇不宜民谚:贴秋膘

患者秋季锻炼宜选晚饭后

专家解读:贴秋膘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认为夏季之后,人们应该多吃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但是这个传统适用于过去以谷类为主的单一、匮乏的食物条件,现在生活中食物种类多,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没有“贴秋膘”的必要了。而且,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更不宜“贴秋膘”,导致疾病发作。

秋季早晚寒凉,变冷的空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心脑血管患者秋季不宜晨练。

专家建议,老年人和心脑血管患者锻炼最好在晚餐之后,如果是上午活动,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胃肠道篇不宜民谚:春捂秋冻

保养肠胃保持乐观情绪

专家解读:“春捂秋冻”源于我国古代人们的穿衣习惯,夏季到冬季之间可过渡的衣服很少,往往脱掉夏装就直接穿棉衣,或脱掉棉衣直接穿夏装,因此留下了“春捂秋冻,不得病”的古谚。但盲目推崇“秋冻”则会危害健康。

首先,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被褥。

其次,要调节饮食,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吃辛辣,防止其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同时,肠胃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很重要,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