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秋冬养生 进补也要看体质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秋冬食补药补看体质

第二章:进补男女有别

第三章:各种肉的寒热属性

第四章:秋冬进补5大膏方学着做

中医认为冬天是属于一个“藏”的季节,人类每到寒冷季节就应该“收藏”。民间又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之说,所以这个时段的进补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中医将人分为九种体质,每种体质各有其特点,自然进补方式也肯定会有所不同。同样的进补方法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吗,男人和女人进补有什么区别呢,冬令进补有什么好的膏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秋冬食补药补看体质

按照中医的理论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体质。

体质不同,进补不同

按照中医的理论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体质。

1、阴虚的人要注意养阴

笼统地说是“瘦人多火,胖人多寒”。如果你一贯很瘦,伸出舌头自己看看,如果舌红、苔黄,而且一热就出汗,一冷就冻透,或者自己觉得太阳一晒就透了,一般可能是阴虚体质。可以用点枸杞子、银耳、莲子煲汤,可以多吃一点猪肉,因为猪肉本身是寒性的。

2、阳虚的人要注意温补

如果你比正常人偏胖,一活动就出汗,吃得稍微不舒服胃里就不适,这种情况一般是阳虚的体质。阳虚的人要温补性的,冬天的时候多吃一些羊肉、牛肉,甚至鹿肉、狗肉。

3、气虚的人注意补气

身体瘦削或偏胖,经常感到疲倦、乏力,说话无精打采,面色苍白,容易出汗,活动后加重,经常有心慌的症状,食欲差,舌头色淡,舌体胖,舌苔白。日常食物中的粳米、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鲢鱼等都有补气的作用。

4、血虚的人要注意补血

面色苍白没有光泽,或萎黄干燥、嘴唇颜色淡,经常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脚肢端发麻、舌质偏淡,形象地说是“黄脸婆”。食物中的桑椹、桂圆、何首乌、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牛肝、乌鸡、甲鱼、海参等都可用于补血。

5、阳盛饮食要清淡

形体壮实,经常面色红赤,脾气烦躁,说话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熏臭。阳盛体质的人一般不需要进补,饮食要多吃清淡,少吃牛肉、狗肉、鹿肉以及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因为酒性辛热上行,所以阳盛之人切勿酗酒。

6、痰湿的人要忌口

形体肥胖,喜欢吃肥腻、甜味的食物。精神倦怠,懒得运动,有嗜睡的特点,头目不清或觉头重痛。身体总觉得很重,嘴里有黏腻感,大便溏,不成形,舌体很胖,舌苔滑腻。这种体质的人饮食特别要讲究忌口,少食肥甘厚味,酒也不宜多饮,而且不要吃得过饱,要多吃些蔬菜、水果。

7、气郁的人要养心

这种体质的人一般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要么容易激动要么忧郁寡欢,喜欢长叹息。女性月经前会出现乳房胀痛现象,自觉咽中有异物,大便泄利不爽。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药物食物调养的同时应主动寻求快乐,通过养心来补身。可以少量饮酒,以通利血脉,提高情绪。佛手、橙子、柑皮、香橼等也有行气化郁的作用。

进补男女有别

1、女性重在补血:

总体来说,进补要依性别而异。女性重在补血:身体比较弱的女孩子在冬天以补血为主,可以自己制作一点“益血养颜膏”来吃。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山东阿胶500 克,冰糖250 克,大枣250 克,核桃仁250 克。把核桃仁打碎,把大枣用水泡一泡,把核去掉。然后将黄酒、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一起放在一个瓷碗里蒸。

在“小寒”节气前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身体弱一些的女孩子都可以用这个药,每天一勺到两勺温开水化服。

阿胶是驴皮熬至的胶,颜色是紫色的,既补心又补肾。核桃仁长得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既有补肾的作用,又有益脑的作用。大枣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可以健脾胃。加黄酒的目的是运用黄酒的酒力能够促进这些黏腻膏类的吸收。

每年冬天,只要不是感冒发烧的时候,这个膏可以长期吃,对皮肤的肤质和光泽都有好处。

2、男性重在补阳:

男性以阳气为主。身体弱,怕冷的男性冬天的时候可以吃点“桂附地黄丸”。这个药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桂枝和附子,是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

冬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保护外边的能力减弱,如果本来就肾气弱的话会更觉得四肢畏寒、怕冷,用了这个药感觉会好一点儿。一般来讲,吃这种药一天一次就可以。

体质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遇到大病或者生了孩子之后。很多原来很瘦的女孩儿生了孩子后变得很丰满,以前怕冷的毛病没了, 可能就是体质改变, 阳虚体质有所恢复。

各种肉的寒热属性

1、羊肉:

性温,入肝经。中医有个补血的名方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温中补血。平时也可以把当归和羊肉煮在一起吃,这样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是有益的。

2、牛肉:

性平。体质上没有明显寒热偏颇的,可以吃一点牛肉,牛肉是平性的,能补脾胃。

3、鸡肉:

性温。吃鸡的话你可以炖嫩鸡,吃鸭子却没有炖嫩鸭子的,都是“老鸭汤”,如果用嫩鸭煮的话,汤是寒凉的,老鸭汤的寒性就少了。中国传统烹调中,嫩鸭用做烤鸭,或要不就是盐水鸭。盐水鸭是用盐腌制,因为盐本身是火性的,把盐往火里一放马上就着了,用盐腌制过的鸭可以矫正它的凉性。

4、鸭肉:

寒性。鸭子生长在水里,习性偏寒。“全聚德”吃烤鸭都是用嫩鸭,所以必须用火烤制,为的是纠正它的寒性,使之性平一些,吃完以后不会伤胃气。

5、猪肉:

性偏寒。如果体质偏热的人,可以多吃一点猪肉,但是不要太多,《本草纲目》里讲猪肉性甘寒,多吃甘寒易生痰。这个“痰”不仅仅是指咳出来的痰,还指代谢出来废物。

体质偏热又容易有火的人吃点猪肉没太大关系,如果体质本来就偏胖又偏寒的人一般会趋向于痰湿体质,就该少吃点猪肉了,否则里面的寒湿就更严越重。

6:鱼肉

河鱼大部分是凉性的,海鱼是平性和温性的。体质偏热的时候可以吃点鲤鱼、鲫鱼;体质偏寒的时候可以吃点黄花鱼、带鱼。

秋冬进补5大膏方学着做

在自然界,秋天和冬天是收藏的季节,我们的身体也和大自然一样,进入一个储藏气血的阶段,这个季节里我们保存得越多,在春天身体就能越强健。秋冬进补是最好的收藏气血的方法,能帮助你有病防病,没病强健身体,解决经常感冒、食欲不好、爱发火、经常掉头发、腰酸腿软等问题。

进补前需要做的准备

1.先做个中医体检,明白自己是什么体质

四种不同体质比较常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和一些常见的补药和补品相对应,以便人们能自辨体质,在进补时有的放矢。

2.调脾胃

明代着名医学家张景岳非常重视秋冬脾胃的调养,他认为脾胃乃生化气血之源,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秋季养生必从调理脾胃开始。

在秋冬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的过程,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品,如鱼、各种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莲子等食品。另外,豆类、奶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当多吃。药食兼优的茨实、菱角、板栗也是调补脾胃的佳品。

最值得推荐的5个经典膏方

膏方的制作一定要请最好的医生,选最好的药方,用最好的药材。

1.当归补血膏

作用:补血

来源:《内外伤辩惑论》

需要药材:当归200克,炙黄芪500克,冰糖1000克或蜂蜜600克。

适合人群:可以帮助女性补血、养颜,尤其适合经常掉头发、月经量少、经期短、面色发黄、皮肤干燥、头晕心悸的人。

2.参苓白术散

作用:健脾胃

来源:《太平惠民合济局方》

需要药材:红参100克,茯苓100克,白术100克,莲子50克,薏米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扁豆50克,甘草50克,山药50克,大枣50克,冰糖1000克或蜂蜜600克。(注意,爱上火的人可以用西洋参,不喜欢人参的人可以用党参或太子参,用量要增加到200克。)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食欲不好、大便稀、胃胀气、四肢乏力的人。

3.百合固金膏

作用:润肺

来源:《医方集解》

需要药材:川贝200克,百合200克,生地黄60克,熟地黄60克,麦冬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生甘草30克,玄参30克,桔梗30克,冰糖1000克或蜂蜜600克。

适合人群:有养阴润肺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尤其适合经常感冒、慢性咽炎、口咽干燥、经常处在烟草环境中的人。

4.一贯煎膏

作用:柔肝养肝顺情绪

来源:《柳州医话》

需要药材:枸杞200克,北沙参100克,麦冬100克,当归身100克,生地黄100克,川楝子50克,冰糖1000克或蜂蜜600克。

适合人群:经常眼干、眼涩、眼睛容易疲劳的人,口苦、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或抑郁的人。

5.左归膏

作用:大补元气

来源:《景岳全书》

需要药材:熟地黄300克,山药100克,枸杞100克,山茱萸50克,川牛膝30克,菟丝子50克,鹿角胶50克,龟板胶50克,食盐5克,冰糖1000克或蜂蜜600克。

适合人群:腰酸腰疼、疲劳腿软、夜尿频繁、月经量少、爱出汗、头晕目眩的人,能使人精力充沛。

制作方法

第一步:购买药材。要去有信誉的中药店买“道地药材”,买的时候要仔细挑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在行,我们找专家帮我们介绍一下上面说的5种膏方中最重要的5种中药的挑选方法。

川贝:川贝以小的为好,其中大贝母包着小贝母的“怀中抱月”型川贝为最好。买的时候注意颜色,米色的是正常的,如果很白,很可能用硫黄熏过。

熟地黄:大块的比较好,掰开看,内外最好是一致的,黑色油润、质地柔软、粘手为上品。

人参:红参整体粗壮、色泽暗红,有半透明玛瑙似的感觉为好,补益的力量比较大,适合身体虚寒的人;白参以整体粗壮、质地厚实、重的为好,补益力量较弱,适合体质虚弱的人使用。

枸杞:枸杞无论大小,以颜色红润、果肉较多、籽少、口感酸甜的为好,产地以宁夏最好。

当归:好的当归看起来很油润,摸起来柔软不易折断。当归头止血、归尾活血、归身补血,所以做膏方的时候要买归身。

第二步:购买辅料。超市就可以,买冰糖或蜂蜜和有密封圈的保鲜盒。保鲜盒容积要大一点,买回去后要洗干净,晾干。

第三步:泡原料。用搪瓷盆或沙锅,把药材放进去后略微冲洗,加冷水泡30分钟,便于药性释放——最好不用自来水,用纯净水相对好一点。

第四步:选锅。银锅最好,不过很少见;沙锅或陶锅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是主流煎煮中药的锅,不过由于锅壁比较厚,相对费火一些;不锈钢锅和搪瓷锅也可以。

第五步:生火。火为阳,水为阴,所以煮膏方的时候用煤气或炉子都可以,就是别用电磁炉。

第六步:煎煮。将药放进锅里,加水,以水平面超过药材5~10厘米为适合的量。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到小火慢煮。大约煮到药液比药稍微低一点的位置就可以关火了。由于膏方大多是滋补性质的,可以适当煎的时间长一些,按照一般的规律计算,大约9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第七步:浓缩药液。用纱布过滤煎好的药,将药渣挤压一下,将其中的药液都挤出来,然后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在火上重新煎煮浓缩,浓缩到大约500毫升。

第八步:收膏。文火,缓慢、分批加进提前打碎的冰糖或蜂蜜,等药液逐渐黏稠,药液中有大气泡冒出的时候关火。

结语:古人就一直提倡“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进补一定要对症下药,不可盲目跟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