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养生必知关于癌症的15个早期信号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养生必知关于癌症的15个早期信号

第二章:惊 警惕过度劳累诱发癌变

第三章:预防癌症 必学8大自检法

第四章:如何预防癌症 必看15个防癌新知

现在我们的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癌症的危胁,癌症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防癌抗癌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发现癌症时往往已经是癌症晚期,那么癌症早期有什么信号吗?预防癌症我们能做什么呢?

养生必知关于癌症的15个早期信号

预防癌症首先就要留意身上发出的一些疾病信号,这些信号往往就是癌症的早期现状,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症其实并不可怕。

1、睾丸的变化

睾丸癌多发年龄段为20—39岁。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男性每月应自我检查睾丸情况,包括睾丸大小变化、出现明显的肿大或缩小、阴囊内出现包块、阴囊坠痛感等,有问题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感到阴囊坠胀,感觉里面像是放了一个煤球,并持续一周以上,要马上找医生诊断。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和阴囊超声检测。

2、小便的问题

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小便问题日渐普遍,尿频、尿急或尿不净较常见。如果症状加重,特别是小便有强烈的紧迫感,应警惕前列腺癌。通常应做直肠指检,医生会告诉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状。

3、腹胀

很多女性认为腹胀极为常见,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刘俊田介绍,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4、不规律出血

美国肿瘤学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它们很可能是妇科常见癌症———子宫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检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5.体重莫名降低

不用费劲就能减肥的确令人高兴,但是如果一个月内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体重急剧下降、厌食、反复腹泻和便秘是最常见的肺癌、胃癌、肾癌及大肠癌症状,对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续腹痛且伴抑郁

美国癌症协会官员莱昂纳多?李奇顿菲尔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续疼痛且伴有抑郁症状,极可能得了胰腺癌。因为专家发现,抑郁与胰腺癌关系极大。其他症状还包括:黄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劳

一般来说,感觉疲劳,是癌症已有所发展的征兆,但对于白血病、肠癌和胃癌来说,可能发病初期就会感到疲劳。癌症的疲劳和普通疲劳有什么区别呢?美国癌症协会专家表示,普通疲劳休息一下就会消失,而癌症的疲劳不论怎么休息,都会觉得很难改善。

8.咳嗽不止

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拉尼特·米歇里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超过3—4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9.吞咽困难

李奇顿菲尔德博士表示,长期的吞咽困难,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应该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所谓吞咽困难,刘俊田介绍,一般指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有人即使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像有菜叶、碎片或米粒样物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

10.皮肤变化

美国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肿瘤学家玛丽?戴利博士提醒,皮肤突然出现包块或者色素沉着,并且变化明显,都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观察几周后就应该立即就医。另外,无论年老年轻,一旦皮肤突然出血或者出现异常剥落,也应该去看医生。

11.异常出血

米歇里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疮外,很可能是肠癌的症状,必要时应该接受结肠镜肠癌筛查。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山也提醒,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经期之外,如出现无痛尿血或排尿困难,应警惕膀胱癌或肾癌。肠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肿瘤生长在靠近肛门处,还可能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等症状,甚至引起大便困难。

12.口腔变化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吸烟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及舌头上出现的白色斑块,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

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长时间不明原因持续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状。

14、乳房硬块

乳腺癌不是女人的专利,男女都应该积极预防。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有肿块,就要分外当心。“尤其是乳房出现皮疹,并且持续数周不退,必须去检查。”肿瘤学家汉娜?林登博士说。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头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体,也是不好的信号。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乳房皮肤起皱、乳头收缩或不对称、乳头大小和形状改变、乳房红肿、出现硬块等,都是乳头发炎的表现,也是乳癌的症状。刘俊田进一步解释,这种乳房肿块一般不疼,但会逐渐变大。

15.疼痛

美国癌症协会表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疼痛会增多。但是身体某部位莫名出现疼痛并持续一周以上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因为无缘无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长期腹痛是大肠癌的症状,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头酸痛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症状。刘俊田指出,胰腺癌会表现在上腹区,如脐周或右上腹出现顽固性钝痛或绞痛,可阵发,也可呈持续性,通常会逐渐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惊 警惕过度劳累诱发癌变

劳累之所以会诱发癌症,是因为人的身体长年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状态,免疫机能因此削减,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在最容易被累出的癌症中,淋巴瘤首当其冲,过度劳累导致血液透支,由于某种代偿机制,淋巴系统自动调节补充,导致淋巴无限增生,最终导致淋巴癌。

长期疲劳也会诱发癌症,且看从疲劳到癌症的4步之遥。

第1步:轻度疲劳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感觉到“轻度疲劳”,这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于是身体发出报警信号,如频繁打呵欠等。

怎么办:深呼吸。要消除这种疲劳,只需要花上5分钟即可。大约进行5次深度深呼吸,并吃少量甜食,状况就能有所改善。

第2步:浑身乏力

这个阶段的疲劳会使身体感觉到有些沉甸甸的,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导致肌肉或内脏局部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会有浑身乏力的感觉。

怎么办:做一些轻度体操,让僵硬或者沉重的部位获得伸展,以便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时间持续10~20分钟才有效果。

第3步:情绪焦躁

在此阶段,会觉得全身精疲力竭,肌肉或内脏等器官含氧量降低与营养不足的状况更加严重,已经踏进即使轻度运动也无法恢复体力的阶段。情绪会显得焦躁、易怒;皮肤颜色暗沉,甚至脸部等处长出一颗颗的小疹子;颈、肩、背、腰部的僵硬感越发严重;睡觉时辗转难眠,容易落枕,躺在床上还会腰痛,睡觉时会鼾声大作,或出现磨牙现象。

怎么办:解除这一进程的疲劳非常重要,是不让疾病上身的最后屏障。可以想办法让身体变暖,如泡个热水澡,同时保持充足睡眠,会让体力逐渐恢复;再加上舒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就会慢慢消除疲劳。不要吃各种止痛药或安眠药,经常性用药会让交感神经越来越兴奋,疲劳、僵硬或疼痛,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第4步:内部变异

这时,身体内部开始产生明显变异,到了这个阶段身体已经生病了。身体的变化包括肩、背、腰等部位的疼痛,伴随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胃炎、便秘与食欲不振等症状,各种各样的毛病不断出现,甚至还会在精神上出现轻度忧郁症。

怎么办:切记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使身体暖和,做些和缓轻松的体操,这样的生活达1周左右才可能有用,一步一步开始重拾生活步调,让身体恢复原有的健康状态。

预防癌症 必学8大自检法

癌症是一种因基因改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形成的恶性病,潜伏期很长,早期较难发现,等到症状明显时多半已到了中晚期,所以平时多加留意,如有不正常症状便提高警觉,才可防患于未然。

人的身体许多部位都会有致癌的隐患,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检查呢?

皮肤

从头到脚底,仔细察看每一寸肌肤,包括胸、康、背、臀及四肤,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变化,如病、疤痕的大小、颜色与表面有无变化,皮肤上的伤口、溃疡是否很久都没痊愈,某处的皮肤颜色很不正常,有疼癌、麻木等。

头部

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浮肿,疙斑有无增加或变化。再看眼白是否发黄、发红,眼睛是否苍白无神,服角正不正常。然后用食指轻推鼻尖向上,看鼻孔内有无变化,再轻模鼻子外部,看是否肿肤或不正常。最后以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模耳朵,现察是否会有疼癌和硬块等。

口腔

现察嘴唇的颜色、张合活动度和形状是否有异,再模摸看是否有硬块,于张、闭口时触模两颜关节有无压痛、偏位或杂音,再开口检查两颊内部动膜及牙龋有无红肿、变硬、变厚、斑点(尤其是白色的斑痕)。还有伸缩翻转舌头,观察是否有振颤、不对称、活动不自如及颜色异常,表面、舌尖和边缘有无曲张、肿大。

头部检查

用食、中二指轻轻触摸、移动头部周围所有的淋巴结组织,包括耳前、领下、领下、扁桃体、深颈链、锁骨以及耳后、枕骨、浅颈部、后颈链等处,注意大小、形状、轮廓有无异常,若有则应注意是否有单侧的鼻塞、流鼻血或耳塞等现象,要尽快就医诊治。

乳房

女性通常应于月经过后一周内实施乳房检查(若已停经则任选一天)。首先双房自然下垂,观察两乳房有无大小、高低、形状不正常,乳头有无改变,并轻压乳头看是否有液体外流。再举起两臂,做同样检查。其次,仰卧,一手枕于头下,一手以五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由外向内轻轻压摸,查是否有硬块、增厚或疼浦,两手交替做。需注意外侧上方部位及腹下淋巴结有无异常。

腹部检查

先观察腹部外形、纹路、颜色及血臂、毛发有无异常变化,肚脐有无变色或分泌物。然后身体平躺、两膝曲竖,放松腹部,双手五指并拢轻压摸腹部,检查是否有硬块或疼浦。

阴部

中老年男性应经常自摸皋九及阴茎是否有硬块或其他异常,再摸摸鼠窿部的淋巴结,并现察龟头。触摸皋九时可以食、中指按一面,大拇指按另一面,有突起或其他变化都要小心。

分泌物

观察痰的颜色、浓度、气味及是否掺有血丝。再看尿的颜色、流速、尿量有无交化。其次看看大便的颜色,有无血块、粗细、于硬变化等。

如何预防癌症 必看15个防癌新知

你的生活方式健康么?注意!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肯定的回答将帮助你预防癌症。健康专家提醒我们:目前的研究显示,至少7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美国《预防》杂志指出,科学研究也发现,一些细微甚至有趣的方法也能够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试一试,让癌症离我们更远!

减掉10斤体重

在因癌症去世的人群中,20%的女性及14%的男性是因为超重和肥胖而引起的。对女性而言,减掉多余的脂肪就意味着减小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30岁以后,女性即使没有到达肥胖的程度,如果体重增加10斤,也会增加乳癌、胰脏和子宫颈癌的风险。

有疼痛要注意

当你感到腹部臃肿、骨盆疼痛、尿急时,应该尽快就医,这些症状可能与卵巢癌有关,尤其当症状剧烈又频繁时。如果能及早发现,在癌细胞扩散到卵巢外之前接受治疗,其5年生存率将达到90%—95%。

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检查

CT扫描是确诊的有效工具,但是它的辐射很大,而且容易被滥用,大约1/3的扫描完全可以避免。

接受大量辐射可能引发白血病,因此,不要进行重复扫描,或者采取其他替代方式如超声波或核磁共振。

减少手机的威胁

尽量让手机通话简短,或者使用耳机以避免手机贴近头部,此外,频繁使用收音机时也应该远离头部。

尽管手机辐射是否会增加脑癌风险尚无定论,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上策。如果需要长期通话,最好使用座机。

饮用过滤自来水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避免一些致癌物或者环境激素。

很多人认为瓶装水更洁净、更健康,其实不然,美国总统癌症研究小组建议人们选择过滤自来水,而非瓶装水,因为后者的塑料材质,可能使其中的有害污染物如双酚A(BpA)渗透到水中。

在储存水时,也要尽量选择不锈钢或玻璃材质的器皿。

每天补充8杯水

充足的水分(水或者其他液体)能稀释尿液中致癌物质的浓度,并使之更快地通过膀胱排泄出去,从而起到降低膀胱癌风险的效果。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或者饮品。

补充叶酸和钙质

叶酸对于想要宝宝及已经怀孕的女性非常重要,不过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吃过多的叶酸合成剂(非食物中的天然叶酸)可能会增加直肠癌、肺癌以及前列腺癌的风险。对于暂时不考虑要宝宝的女性,一般每天补充400毫克的叶酸补充剂即可。

达特茅斯医学院经过5年实验研究,发现连续4年补充钙质(每天1200毫克)能使患癌前结肠息肉的比例下降36%。

更多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比白面包更有利身体健康。

哈佛医学院针对3.8万名女性所作的调查显示,吃掉含有高糖分的食物,会让血糖迅速升高,从而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这些问题食品主要是:白面包、精米及含糖糕点。

衣服尽量少干洗

美国环保署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传统干洗过程中用到一种名为全氯乙烯的溶剂,可能引发肝癌、肾癌和白血病。专家建议用温和的洗衣液手洗衣物,并自然晾干。

蓝色衣服能防晒

西班牙科学家发现,蓝色和红色的衣服比白色和黄色的衣服更防晒。当然,头部和颈部的防护也必不可少,因此出门别忘了戴帽子。

烤肉前先腌制

嗞嗞作响的烤肉令人垂涎,但它却含有高温烧烤时产生的致癌物杂环胺,此外,在炭火的作用下,致癌物多环芳烃也会“溶”进食物中。

因此,应尽量少吃烧烤。如果实在想吃,最好将肉用柠檬汁、酱汁等腌制至少1小时,这样可以减少八成的杂环胺。

每天喝点咖啡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周喝5杯或更多咖啡的人,其患脑癌的风险比喝得少的人低40%。

此外,每周5杯咖啡还可同等程度地降低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率。

运动远离乳癌

要想让乳癌离自己更远,就坚持适度运动吧。每周快走2小时,可以让乳癌风险降低18%。坚持有规律的运动,能帮助你燃烧脂肪,如果脂肪太多,其产生的雌激素也可能导致乳癌发生。

选择更绿的蔬菜

叶绿素给予绿叶蔬菜勃勃的生机,同样会帮助人体对抗癌症,其中含有的镁已经被研究证实可以减少女性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每天吃约130克熟菠菜,可提供身体所需镁元素的20%。

选择干净的食物

远离那些含有抗生素和添加激素的肉类,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癌症。尽量选择不含农药的蔬菜水果,因为农药中含有已知的40种致癌物,并采用浸泡、刷洗的方法彻底清洗。

含农药最多的蔬果有:芹菜、桃、草莓、苹果及蓝莓。

结语:癌症并不可怕,因为有7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少吸烟不嗜酒就能远离癌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