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健康小常识 如何增强体质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冬季健康小常识 如何增强体质

第二章:冬季养生不妨多“吃醋” 增强体质抗疾病

第三章:冬季保健谨记14招 提高免疫防感冒

进入寒冬很多体质不好的人都有一种觉得身体吃不消感觉,有些人甚至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因为增强自身的体质就特别重要。那么冬季应当如何增强体质呢?吃什么能抗疾病呢?

冬季健康小常识 如何增强体质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渐变冷,人类机体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预防冬季疾病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怎样才能增强体质和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呢?

1.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21%

最新研究表明,看喜剧由衷发笑的人,其血液循环会增速21%,效果甚至可以持续一整天。而当他们看严肃的记录片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则会下降18%。所以说,经常“傻笑”,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健方法。

2.刷牙、用牙线可使头颈肿瘤发病率减少八成

爱护牙齿不仅可以使你变得更有魅力,还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牙病引起的各种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定时刷牙、养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就可以将头颈部肿瘤减少80%,简单可行。

3.泡壶茶,减少两成中风

经常喝茶的人比不喝或者少喝的人患中风的危险要低的多,比如说一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就比少于一杯的中风风险低20%。而且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对人体血管和动脉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4.“书面”感谢让你生活更美好

如果你想感谢谁,建议你把感谢的话写下来,可以不局限于形式,写下来的感谢要比口头感谢,带给人更多的回味空间。一项研究表明,“书面”的感谢,能让双方都感到更多的快乐,随之,身体的免疫系统、肺部、肝脏等也会更加健康,还能降血压、保持体型等意想不到的功效。

5.涂鸦让记忆力提升29%

涂鸦可以帮助记忆。听同一段录音,信笔涂鸦的人比什么都不做的人,能记住的东西多29%。专家认为,开会也好,上课也好,那些看似听得很认真的人,很有可能是在做白日梦;而随手写画的人注意力反而更容易集中。

6.把医生电话设置快捷拨号,误诊几率减少25%

找医生看病也不会每次都能一次确诊。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把医生的电话存为快捷拨号。这样一旦你对治疗方案产生一些疑问,就可以方便的拨打电话过去问清楚,可以有效减少误诊、漏诊的几率。

7.爱人间的拥抱让你放松

事实上最简单最有效的减压方式就是来自爱人的拥抱,或者握一握爱人的手,都能使你很快的放松下来,热别是在精神极度紧张的时刻,拥抱和握手是最好的减小血压、平复心跳的方法。

8.练练瑜伽,背痛少56%

研究表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可以进行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练习,能减少56%的疼痛,降低60%的抑郁指数。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试着平躺放松,使身体每个部位都尽量贴在床面上,也能缓解背痛。

9.晚餐吃烤鱼,痴呆风险降低19%

每周吃一次鱼,就可以将患痴呆的风险降低19%。特别是深海鱼,其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有效保护人体的神经细胞。吃烤鱼,不仅可以满足身体营养的需求,也是在享受美味啊!

10.早餐牛奶助你健康长寿

在早餐的时候喝一大杯牛奶,相当于同时补充了早餐和晚餐的热量,坚持一年,就可以让你减掉4.5斤体重哦!因为牛奶有较强的饱腹感,所以食用后,可以减少一部分热量的摄入。

11.喝杯红酒增寿5年

荷兰在一项针对1300名男性、长达40年的研究证实,每天喝半杯红酒的人,比不喝的人平均可以多活5年。红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很好的保护心脏,而且红酒中究竟较少,适量的酒精也恰好能提高优质胆固醇的数量,还可以帮助去除血管中的斑块。每天喝半杯至两杯是较为合适的量。

冬季养生不妨多“吃醋” 增强体质抗疾病

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很容易发生体质下降、血液酸碱度不平衡等问题,促使人体与自然产生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的都市人过早地出现亚健康状态。中国养生专家赖俊明认为醋与养生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可以帮助人体消化,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多喝醋饮料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少盐多醋”是中国人传统的健康饮食之道,“吃醋有益健康”的说法早已流传,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民间都提倡多吃醋,吃醋有开胃、杀菌作用,夏天还有消暑、解毒等功效。

醋要怎么吃:不同醋的用法

香醋拌凉菜能提味

和陈醋不同,香醋所采用的原料是另一种谷物——糯米。在国内,以江苏镇江的香醋最为知名。镇江香醋的特长在于拌冷盘、熘素菜、烹鱼肉、炖鸡鸭,可提味增香、去腥解腻、开胃生津。

米醋腌泡菜降血脂

米醋最常见的用法,是调成甜酸盐水来制作泡菜;用于热菜调味时,常用于烹制酸汤鱼等菜肴。米醋富含氨基酸和有机酸,可促进糖代谢、消除疲劳、降低胆固醇。

果醋做饮料口感好

如果说陈醋、香醋、米醋都是粮食的“果实”,那么果醋则是水果的“精华”。果醋是以水果,包括苹果、山楂、葡萄、柿子、梨等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味调味品。它兼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含有较多的天然芳香物质有机酸,保持了水果特有的果香,既可做调味品,也可以作为饮品直接饮用。

陈醋配面食助消化

山西出产的老陈醋,和镇江醋、保宁醋、福建红曲醋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名醋。在各种醋中,陈醋的酸度较高、颜色也较深,因此常用于烹调酸味浓郁、颜色较深的菜肴,如糖醋鱼等。当然,在吃饺子、包子等面食时,也少不了解腻、助消化的陈醋。

醋要怎么买:不浑浊有浓香

买醋时,一定要做到一看二闻

优质醋呈棕红色或褐色(米醋为玫瑰色、白醋为无色)、澄清、无悬浮物和沉淀物,质量差的醋颜色可能会过深或过浅,且有不正常的沉淀物。购买时还应注意产品标签上注明的醋酸含量,醋酸含量越高说明食醋酸味越浓。一般来说,食醋中的醋酸含量要≥3.5克/100毫升。

还可以通过闻或尝的方法辨别醋的优劣

好醋闻起来有浓郁的醋香,在酸味之余,还能闻到粮食、水果的香味,熏醋还会有熏制的香气。而质量较差的醋往往醋味较淡或酸味刺鼻。品尝时用筷子蘸一点醋放入口中,好醋酸度适中、微带甜味,入喉顺滑不刺激;而劣质醋则会明显有“扎嗓子”的感觉。

冬季保健谨记14招 提高免疫防感冒

冬季养生保健14招:

1、坚持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醒脑精神好,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清晨喝温开水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适当户外活动

冬天户外活动很重要,可预防冻疮,在户外做操或呼吸15—20次有利肺功能的增强,起到防治支气管炎、哮喘的作用,肺开窍于皮肤,通过户外活动,可增加人体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

4、洗澡搓胸擦背

医学家研究搓胸擦背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有利强身壮体预防疾病。

5、傍晚做腰部操

日本专家研究证明,双手按腰做腰部活动可刺激腰部诸穴,有助于强化内脏器官功能、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肥胖者做腰部操还可减肥。

6、热水浴足护脚

脚底有许多经络循行的穴位,如涌泉穴,通过热水透穴可以提高体温0.2℃,能改善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保温和助眠的功效;脚素有第二心脏之称,护脚能强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促使心脏活动加强,又可防止脚部冻疮的发生,减少皮肤瘙痒症。

7、饮食药膳进补

冬天是滋补身体的季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8、午间按摩头皮

日间脑部血流量比夜间少1/5,故中午小睡30—40分钟为宜,然后用手指按摩百会、风池、印堂等穴,或用梳子梳头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头昏现象,加上用冷水洗脸则精神充沛。

9、午后饮用茶水

茶是人的最佳饮料之一,能防癌抗癌,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对人体起保健作用。但胃病或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可改用矿泉水或白开水。午后补充水很重要。

10、饮食保养皮肤

冬季多喝水是保持皮肤润滑柔软的首要前提,喝水量以每天2升左右为宜。

11、吃冻苹果去心火

冬天气候冷,人在室内时间长,总觉胸闷和有心火。可将质量稍次的苹果,洗净放入冰箱冷冻,每日吃几次,又凉又甜又去心火。

12、绿茶煮蛋止咳化痰

香喷喷的茶叶蛋是许多人早餐的首选。传统茶叶蛋都是用红茶煮的,如果拿绿茶代替红茶煮鸡蛋,食疗功效会更好。绿茶煮鸡蛋不但营养,还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对缓解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都有帮助。

13、适量补充无机盐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建议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

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14、防止冬季静电

一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二是尽量避免穿化纤的衣服。洗衣服时可以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三是使用保湿性能好的护肤品,以保证皮肤的水分;勤洗澡、勤换衣服也能有效地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电荷和带电尘埃。

结语:冬季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防”,只有自身体质刚强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才能抵制疾病的侵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