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三九养生 如何制造最合适自己的“气候”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三九天养生 如何制造最合适的“气候”

第二章:三九天提防冬季心理流感

第三章:三藏三补 三九天养生攻略

现在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这时天寒地冻很多人都感觉很不舒服。那么冬季养生,如何在三九天营造出最适合自己的“气候”呢?三九天养生还有什么要点呢?

三九养生 如何制造最合适的“气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冬天很漫长?冬天很痛苦?冬天一来你就愁眉苦脸的吗?穿厚厚的衣服,天天备着感冒药?抱着热水袋?还不停的发烧?怎么保健?

一、冬天戴围巾,别捂嘴

在寒冷的冬季,不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儿童、年轻的小伙还是漂亮的姑娘,出门围上一条围巾,既有防风御寒之效,又能增添美的风采。在戴围巾时,不要采用连脖子带嘴一块捂的方法,看似保暖,实则于健康不利。因为围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病菌,而且不常洗涤,所以在围巾接触人的口鼻时,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很容易随呼吸进入体内,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二、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据测试,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的总散热量的30%,4℃时占60%,零下15℃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俗话所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

三、18℃,理想温度

冬天,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

若室内温度过高,会使人感到闷热心烦,令人头昏脑胀,萎靡不振。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变化,引起疾病。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炉烧煤取暖的房间,温度过高时,特别容易引起外感风寒。

若室内温度过低,会使人体散热过快,大大消耗人体的热能,常常令人感到寒冷、缩手缩脚,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战,胃肠虚弱者,会引起腹胀、胃肠痛等。

四、45%~60%RH,健康湿度

冬季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45%RH~60%RH被称为“健康湿度”。

室内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就会令人憋闷难耐;室内温度低时,湿度高于’80%RH,会使人体散热过快,增加寒冷感。

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的呼吸道干涩难受,会造成口干舌燥、咽喉疼痛。一般北方地区冬季降水量少,风大,气候干燥,室内湿度也较低。特别是冬天烧炉子、暖气取暖,室内空气更是干燥,常常需在炉子上放置水壶,让壶内的水蒸腾,向室内排放蒸气,或向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为了更好地控制空气湿度,可选用加湿器。

五、天气寒,脚要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因此,脚的皮温最低,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

中医学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胃脘痛、腹泻、行经不调、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脚部受凉还会使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寒冬时必须重视对脚的保健。

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鞋底要适当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人,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

常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性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烤干,棉鞋内也应常烘晒。

六、营造理想“衣服气候”

所谓“衣服气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在人体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营造理想“衣服气候”的具体措施是: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收缩减弱,加上代谢水平低,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对寒冷的刺激,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则不同,其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捂得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影响健康,所以衣服要勤加减。

七、勤开窗,常通风

寒凝大地,冷气袭人,有些人为了防寒保暧,不注意打开门窗通风,致使室内长期得不到新鲜空气。有些家庭甚至把煤炉也搬进了卧室,一边取暖,一边做饭炒菜,这种做法很不好。有资料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能飘浮长达30余小时。人频频吸入带毒、带菌的空气后,很容易感染疾病。

从卫生角度来说,冬天应该定时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而且让阳光照进室内,还可以借紫外线杀菌。这对在密闭的会议室里开长会,并且吸烟的人又很多时,尤其重要。

具体办法是轮换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由于冷空气比热空气重,故宜将进风口置于低处,出风口置于稍高处。为此,北边窗户高度应比南边窗户高度略低一些,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交换。而对那些自然通风条件差的房间,可用电风扇机械通风。

八、不要蒙头睡觉

冷天,不少人因为怕冷,睡觉时头也缩进了被窝里这种蒙头睡觉的习惯很不好。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蒙头睡觉,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就变得混浊不堪。这样,人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九、不要夜间憋尿

冬天夜长,有些人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这样做对身体有害。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及各种有毒代谢物质,尿液在体内积存时间过长,这些有毒物质对机体就可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经常憋尿,还可能导致尿痛、尿血和漏尿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女性。

此外,膀胱与输尿管交界部位“活瓣”力量比较弱,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骤升而使尿液返流至肾脏,长期如此则后果很严重。

十、性生活要节制

中医养生学特别强调,冬季要节制性生活,如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并引《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还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到,冬季节房事、护阴精,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里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亦说明了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很大作用。

三九天提防冬季心理流感

为什么进入冬天后常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而且感到压力很大?心理专家说,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

降温寒冷 小心“冬季心理流感”

这次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南方城市,提醒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另外,也要小心“冬季心理流感”。

什么是“冬季心理流感”?

心理教授解释,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

冬季心理流感患者每到冬季就有股无形的压力,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没有生气。他们特别喜欢睡觉,但多梦、睡眠质量差。这些人的自我评价往往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喜欢将自己关在屋里。

专家表示,因为冬季气温明显降低,日照少,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再加之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情绪就更容易感到低落。很多人因此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很糟糕,却不知道其实是外部环境导致了这一现象。

怎样调整“心理流感”?

一、多晒太阳多运动

冬天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平时要多进行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而且适当运动能提高大脑内啡肽的浓度,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二、心理调节

要重新正确地对自己的情绪归纳原因,不要搞混了外部环境和自身压力的界限。因为冬季抑郁往往是因为人体自身对环境不适应,而不是自己真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了。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几种方法:

1.自我暗示法:不妨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2.转移法:所谓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它方面。

4.冷静分析法:遇到挫折后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各方面找出自己受挫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5.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发泄,切忌把不良的情绪隐藏于心底。

6.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是指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三、用色彩调节心情

可用色彩调节心情,从服饰到家中、办公室的环境,在冬季有意识地变换或增加一些鲜艳、温暖的颜色,帮助自己尽量开朗、自信。

四、饮食调节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若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可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十种抗抑郁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樱桃、南瓜、大蒜、低脂牛奶、鸡肉。

此外每天可以坚持自我按摩,将两手重叠按在关元(位于小腹肚脐垂直向下三寸处,即肚脐下四横指处)上,顺逆时针各转五十圈,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一次。

三藏三补 三九天养生攻略

“三藏”:

第一,勿妄泄精。节欲保精,忌过分疲劳。

第二,勿妄耗神。心神调和,不要过分劳心,晚上少熬夜。

第三,勿妄泄气。情绪节制,不要过分喜怒哀伤,包括不要过分体劳,如激烈运动、过分出汗等。

“三补”:

冬补食品: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一补气虚。气虚者:冬虫夏草5条,人参3~5克炖鸡。

二补血虚。血虚者:当归10克,炖生姜羊肉汤。

三补阳虚。阳虚者:多吃狗肉、羊肉。阳虚重者:制附片10克,猪肉,制附片先煮2小时,放入肉再煮1小时,喝汤吃肉。

三九天养生三攻略

攻略一:“冬练三九”室内慢跑

人在三九天里阳气虚弱,心肺负担不小,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如果气温有所回升,人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点到四点,但阴天、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

攻略二:一早一晚补阳气

三九天里阳虚的人会很多。怕冷、手脚发凉、爱拉肚子、胃疼、痛经的人都可能属于阳虚,阳虚就要补阳。

补阳可以用这几个办法。早上,人们可以面向东方做深呼吸。这样阳气可以从“劳宫穴”进入人体,直接养我们的心肺;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人们要背对夕阳,让阳气从“脑户穴”进入人体,直接养我们的肾。此外,人们还可以多吃些鸡肉汤、牛羊肉汤、猪肉汤以及黄鳝、韭菜等等。

攻略三:做任何事情都要“慢半拍”

慢节奏的生活有助于保存肾精、阳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则会耗散阳气。因此三九天里,人们可以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的方法来强身。

为此,大家可以找时间静坐凝神,不看刺激性的新闻或影视作品h,平时尽量保持稳定情绪;大家的肢体动作应尽量慢一些,呼吸的频率要慢,走路的速度要慢,说话的语速也要慢,这样对养生很有好处。

结语:三九天虽然特别冷,但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为自己营造最舒服的环境,大家快按文中介绍的方法试试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