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盘点商场细菌最多的地方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商场哪里细菌最多

第二章:春季细菌多 警惕传染病

第三章:春季细菌易滋生 哪些食物必须放进冰箱

春天被人们称为“多病之春”。只是因为春天的细菌非常的多。商场作为一个公共场所,里面的细菌更是多的可怕。那么商场中什么地方的细菌最多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场哪里细菌最多

卫生间的洗手池

专家指出,卫生间最脏的地方不是便池,而是洗手池。水龙头细菌最多,因为人们大小便之后首先就会碰它。另外,洗手液也不卫生,研究显示,其中四分之一的细菌含量都不达标。

楼梯扶手

检测发现,楼梯扶手上面沾有大肠杆菌、真菌、尿液、血迹和呼吸道细菌等。平时要注意个人清洁,乘坐滚梯时尽可能别碰扶手。

化妆品试用装

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67%以上的化妆品试用装都含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对于唇部、眼部或面部的化妆品,建议不要使用商场里免费试用的产品,或只把它涂在手背上试用。

美食广场的桌子

服务员虽然会把餐桌擦净,但这根本杀不死大肠杆菌。建议您随身携带纸巾,自己再清洁桌面。纸巾最好含有酒精成分,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玩具柜台

小朋友看到喜欢的玩具都忍不住要拿来摆弄,甚至会舔玩具,拿玩具擦脸等,难免接触大量细菌。所以,买回家后的玩具一定要先用肥皂水、醋或酒精好好清洗。

试穿的衣物

人们试穿衣服后会在衣服上留下皮屑和汗液,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试衣时一定要避免衣物与皮肤直接接触,对内裤、泳装等可能接触生殖器等私处的衣物更要非常谨慎,建议不要随意试穿。

电子产品柜台

有研究显示,病毒非常容易在玻璃表面和指尖传播,而ipad等时下大热的电子产品都是玻璃屏的。许多人都喜欢摆弄店铺里面的电子产品等,会沾上此前客户留下的细菌。

取款机键盘

研究发现,取款机上每个按键平均带有1200个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感冒病毒等,使用后应注意及时洗手杀菌。

春季细菌多 警惕传染病

多食瓜果蔬菜利于健康

春天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了。但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最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加之外出踏青旅游的人员增多,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传染病。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主任医师赵敏提醒人们,对此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

青少年多发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最常波及的腺体是涎腺,此外还可侵犯生殖腺等,因此临床上可见腮腺炎、颌下腺炎、睾丸炎以及胰腺炎等。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该病传染源,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健康人体的口腔、鼻腔黏膜后大量繁殖,然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腮腺使腮腺产生病变。

另一途径是病毒经腮腺管口直接侵犯腮腺而发病。因此,呼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飞沫或接触了流腮患者最近使用过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流腮患者的突出表现就是发热和耳下肿痛。该病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但对流腮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于腮腺炎病毒能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防护不当可造成局部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此病发病时除发热外,还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小儿还可合并脑膜炎,成人多发生胰腺炎和睾丸炎。

飞沫传播风疹病毒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患者通过咳嗽、说话、打喷嚏等方式将带有病毒的飞沫排入空气中,当抵抗力低下的人吸入了带有病毒的空气,就可能被感染。另外,风疹患者粪便及尿中排除的病毒可污染食具、衣物、用品等发生接触感染。

主要表现是:在发病前1—2天内可有低热、头疼、厌食、倦怠、咽痛、咳嗽、喷嚏、流涕和结合膜炎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一天内皮疹从面部开始,按躯干、四肢的顺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

细菌导致食物中毒

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回升,细菌易繁殖,外出旅游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餐饮业超负荷运行,给疾病的传播造成可乘之机,人群吃进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最短为1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低热或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水样便),严重者可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病情的轻重与摄入的细菌数量以及人体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故同餐人群可能集体发病。

甲肝通过食物传播

一旦进食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1个月左右后发病,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除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现象。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等,此时肝功异常(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胆红素明显升高)、肝脾肿大。

6法预防春季传染病

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每到春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都应安排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自动免疫制剂多达30余种,可以成功地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甲肝、霍乱、伤寒等传染病。

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必须保证新鲜干净,鱼、蛋、肉类等食品在食用前必分开;水果、蔬菜食用前务必洗净;集体用餐最好实行分餐制,以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机会;讲究社会公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及时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打喷嚏、咳嗽、玩牌以及清洁鼻子后,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洗鼻腔两次以上,保持眼、鼻的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不要随意吐痰;每天室内应通风换气,保证居室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

生活必须规律

每天散步、慢跑、打球、做操、打太极拳、放风筝、春游踏青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另外?熏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处事不要过激,调养精神做到心胸开阔,心平气和,情绪乐观,减少心理压力,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引发呼吸系统疾患。

讲究饮食养生春季饮食养生原则是: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早春时期,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

春季细菌易滋生 哪些食物必须放进冰箱

有些食物是必须放进冰箱的,不管开没开包,不管是买了多久的。比如剩饭剩菜和生鱼生肉,比如酸奶和消毒奶,比如熟肉制品和豆制品。

酸奶在室温下存放,其中的乳酸菌会很快死亡,失去部分保健价值,而且口感也过于酸。所以,我们在超市如果看到在室温下卖的酸奶,其实有打折销售,也最好不要买。而消毒奶在室温下存放会很快细菌超标,如果在冰箱中存放,最好在48小时之内喝完,如果开封,几小时内必须喝完。

熟肉制品当中可能滋生细菌,甚至是多种危险的致病菌;豆制品比肉制品更加容易发生微生物大量繁衍的情况,它们最好能放在冰箱深处靠内壁的地方,或者放入保鲜盒中。

●有些食物本来不需要放冰箱

除了哪些必须放进冰箱的食物外,有些食物本来是不需要放的,比如罐头、酱料、果汁饮料等。它们都经过杀菌,而且又完全密封,细菌很难进入其中,所以可以在室温状态下保存。

不过,如果这些食物打开了包装,就完全不同了,打开包装后,细菌会进入食物中,如果没有及时食用完,这是就必须放进冰箱了,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慢细菌的生长程度。当然,打开之后我们也可以拿出一部分来食用,剩余的盖好盖子或用夹子将包装夹好,立刻放进冰箱。

●有些食物长期存放才需放进冰箱

另外一些东西,如果短时间内吃完,并不需要放入冰箱;但如果希望长期保存,那就必须要放入冰箱里了。

比如虾仁等海鲜干品,在室温下非常容易受潮,进而变质,更何况目前很多黑心商家的海鲜干品注水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海鲜干品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刺鼻的气味,更严重的会产生致癌物。所以,这些海鲜干品最好每次少买,如果实在短时间吃不完,就必须要放进冰箱了。

而各种酱类调味品,它们室温下虽然能够临时存放,但是却会缓慢地发生脂肪氧化和风味变化的问题。如果的确在两个星期内都吃不完,还是放在冰箱里比较放心。沙拉酱和番茄沙司等不太咸的调味酱,开封之后是也是必须放在冰箱里的。

●绝大多数的食物低温下保存效果都更好

仅就食物的品质而言,绝大多数食品其实在低温下长期存放都有更好的保存效果。比如茶叶密封之后在冰箱中保存能够减少香气的损失。家里的油脂、花生酱、芝麻酱等放在冰箱里,能存放更久的时间而不氧化;咖喱粉、五香粉之类香辛料,放几个月之后,低温下也会比室温下品质更好一些。对于肉罐头来说,放在冰箱里存一年,B族维生素的损失比在室温下保存时要少。

结语:商场中的确有理由有很多的细菌,毕竟人来人往的,细菌多也是很正常的,那抵抗力较差的人就要小心了,去商场一定少接触那些细菌多的地方。(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03,作者:甄翔,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