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心脏保健 心电图虽“正常”却暗藏“陷阱”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心脏保健 心电图“正常”仍隐藏“陷阱”

第二章:心脏保健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冠心病

第三章:心脏保健 护好心脏不生病教你日常保养高招

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心肌梗死而丢失了性命,这些人之前也做过心电图,心脏没有异样,其实心电图虽然“正常”却仍隐藏着“陷阱”,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其原因,并告诉大家一些心脏保养方法。

心脏保健 心电图“正常”仍隐藏“陷阱”

患者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以为心脏“没多大问题”,结果却发生了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这提示我们要警惕潜伏在心电图“正常”背后的“陷阱”。

陷阱一:阵发性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只能反映即刻的心电活动,而许多病人发病是阵发性的,到达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缓解了。特别是一些被称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往往“正常”,但实际上他们又是很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的高危病人,所以单次的心电图检查就不全面了。还有些阵发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发作停止了,往往单次心电图也无法检查到。

陷阱二: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再有一些心脏瓣膜病变、心脏扩大等心脏形态和结构发生病变的患者常常感觉胸闷、气急,严重者稍稍活动就会气喘。但心电图检查也往往正常。

尽管“陷阱”重重 但医生仍有其他手段帮助诊断

手段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被称为“HOLTER”病人背上一个“小盒子”就可以回家。它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这24小时内任一时间发生心肌缺血或者心律失常都被“跟踪在案”,不会被遗漏。

手段二:超声心动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彩超”对于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形态和结构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通过心脏大小的变化一定条件下可以判断病人病情是否好转。同时此项检查是心脏功能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外科手术前评定患者耐受性的常用检查。

手段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医院里目前有两种检查方式:一种是有创的,一种是无创的,无创检查被称为“冠脉CT”,门诊即可检查不需要住院。

手段四: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它同样是从静脉像输液一样打入药物和造影剂,然后利用特殊仪器在电脑上显示出心脏的病变。

通过上面的检查手段我们发现了部分心脏微血管病变的病人,如常见心肌炎、心肌病、心脏X综合征。他们常常感到胸痛或胸闷但往往心电图检查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并不等于没有心脏病,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合理的检查,找出那些隐藏着的心脏病,及时治疗,保障健康。

心脏保健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冠心病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披露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有594万。很多年轻人以为冠心病与自己无关,其实,冠心病年轻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任何人随时都可能加入冠心病患者的大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缺乏运动、超重、吸烟、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者尤甚。

140:收缩压140毫米汞柱;

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提出了3个要求。

一般高血压人群 血压﹤140/90毫米汞柱;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150/90毫米汞柱,可能的情况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及肾病患者 血压﹤130/80毫米汞柱。

空腹血糖﹤6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6%。

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外周血管病,以及视网膜病变、青光眼或白内障、肾病、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压的目标水平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严格。

血脂异常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血脂水平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特点。长期高脂血症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不同的疾病和症状,主要集中在心、脑、肾)。

积极调节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国内外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伤害心脑血管的元凶,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值多少才达标

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血脂治疗目标:总胆固醇﹤5.20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毫摩尔/升。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目标:总胆固醇﹤4.68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6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亳摩尔/升。

注意

调节血脂要适度,坚持饮食疗法和药物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即达标。

戒烟限酒

戒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我国吸烟人数达3.5亿人,不吸烟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遭到“二手烟”的危害。吸烟年龄越早,死亡率越高。研究表明,每2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吸烟者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主要是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限酒

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男性每天饮酒量小于2份,女性每天饮酒量小于1份。每天饮酒1份的量:葡萄酒150毫升/天,啤酒350毫升/天,白酒30毫升/天。

减肥

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尽量维持正常的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平方米)。

正常人:18.5~24千克/平方米。

超重者:24~28千克/平方米。

肥胖者:≥28千克/平方米。

维持正常的腰围:男性﹤2尺8寸,女性﹤2尺6寸。

适量体育锻炼

建议您选择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打门球、做老年健身操、登山等运动,每天锻炼20~30分钟。

运动时心率范围(220-年龄)×(60%~85%)=运动时心率。

运动原则

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终身相伴。

心脏保健 护好心脏不生病教你日常保养高招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我们最主要的器官之一,但又有多少朋友会对这么重要的器官进行保养呢!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

1、莫生气,凡事心平气和;2、多吃有益于心脏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等;3、饮食规律,多吃蒸煮食品,少盐多醋,少吃荤肉;4、睡眠充足良好,人休息好了心脏也好;5、多运动,增强心脏功能;6、少喝咖啡!

耐力锻炼:

耐力锻炼有助心脏保养,德国医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耐力锻炼可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工作效率,尤以心脏最为明显。所以,耐力锻炼是中老年人保养心脏、增强心肌功能、防患心脏病的好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耐力锻炼不但可以改善心肌的营养,使动脉壁保持一定弹性,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耐力锻炼还可以改善体内脂质代谢,进而预防动脉硬化。

每天大笑15分钟:

现在,很多医生都意识到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脏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弗雷诺克斯认为,抑郁症患者心脏病发生率是正常人的两倍。内心充满敌意也是心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内心有敌意的人出现致死性心脏病的比例,要比其他人高29%。

大笑。笑也是保持心脏健康的一剂灵丹妙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看15分钟喜剧电影,可以给人带来45分钟的外周血管松弛和血流量增加。研究人员建议,人每天应该大笑15分钟。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当我们的心脏出现问题了,即使心电图一切正常,也不要忽视它,要到医院就医,不要掉进“陷阱”哦!(文章原载于《新民晚报》,作者:申进阁;《健康世界》,刊号:2012.03,作者:苏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