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夏季养生小常识 七月养生保健重点是什么

来源:网络

进入七月流火季,天气越来越热,夏季养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那么七月养生有什么重点呢?夏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夏季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七月养生保健重点

七月是即将进入长夏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小暑时节,很多地区的温度平均在30摄氏度以上,有的地方还突破了40度的高温,所以有热浪袭人之感。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这个时节是于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就是说明大暑这个节气的炎热程度。因此,防暑降温是人们度夏的重要事项,不要忽视。

七月养生:

中医认为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人们在七月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此时,由于天气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确保心脏阳气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此时天气炎热,若强烈阳光的照射过久,红外线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就容易发生中暑。当出现自汗,头晕,心悸,乏力,恶心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是否“中暑”了,应马上把患者抬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喝绿豆汤、温开水、西瓜汁、酸梅汤等。所以,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该多饮水,同时服少量仁丹、常喝绿豆汤等,以预防中暑。

宜多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

宜忌:

辛辣油腻之品。

推荐食疗:薏仁绿豆粥

用料:绿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用料洗净同锅煮熟烂,加冰糖放温服用。

功用说明:绿豆清热解毒;百合润肺生津;薏仁清热利湿;粳米和胃,共为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夏季厌食 试试推拿

进入夏季,很多家长又开始发愁,一顿饭下来,孩子就没吃几口。家长用了各种方法威逼利诱,效果了了。除了生病、偏食、饮食习惯不好等原因外,夏季天干物燥、暑热湿重以致孩子胃肠呆滞,往往是孩子们不喜欢吃饭的原因。这个时候,您可以试试中医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最好是去专门的中医院,请专业推拿师来做。如果家长愿意自己试试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家长必须熟练掌握按摩的方法,充分了解按摩的适应症,穴位选择以及禁忌症,可经常在自己身上或者父母双方互相进行手法练习,尽量达到手法娴熟,选穴准确,运用自如的目的,以免盲目操作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2.鉴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明显差异,因此在手法操作上必须轻巧柔和,稳妥均匀,切忌用力过大过猛。

3.应选择空气流通,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的房间,避免当风受寒。

4.家长手法操作前应清洁自己双手或在热水中浸泡5~10分钟,也可反复搓揉双手生热,使双手温暖后进行操作,以免凉刺激给孩子带来肌肤的不适感。

5.必要时可在操作部位和穴位上涂抹润滑剂如滑石粉,乳汁,麻油等介质,以免损伤小儿肌肤。

6.应根据儿童年龄大小适当增减按摩的次数和时间,通常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如治疗两三个疗程效果不佳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7.小儿进食半小时后方可进行按摩,但睡眠过程中不影响手法操作。

8.体位的选择三岁以下患儿应选择由另一位家长抱着按摩,三岁以上患儿可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

王立新,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中医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从事推拿理疗及康复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小儿推拿,针灸,康复功能训练。

夏季冰饮 告别“好色”

炎热酷夏不少人都会在逛街纳凉时吃起冰激凌,或者蜷缩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喝饮料,那些五颜六色的冰饮一直是女人和小孩的最爱。对于食客来说,吃东西“好看比好吃更有吸引力”,但彩色冰饮的背后是不是安全?你可要当心了。

五颜六色大半是加入了着色剂

冰激凌本来的颜色是白色的,而五颜六色都是着色剂所致。目前,着色剂有多种,涉及最为广泛的就是各种冰激凌、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糖果、糕点等。比如一些可乐型碳酸饮料会加入多穗柯棕,这样看起来就有了咖啡色;一些冰激凌、糖果会加一点落葵红、沙棘黄等,看起来更鲜艳。

大部分着色剂的使用是商家为让食品更好看,更能刺激器官,并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但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专家表示,卫生部提出了“不具备技术必要性”的说法,比如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就具有“技术必要性”,虽然它是目前一种公认的潜在致癌物质,但肉制品要安全,就必须用它,而一些着色剂、乳化剂却并不是必须要用或必须要用这一种。

专家介绍,在冰激凌的生产工艺中,着色剂加与不加并不影响生产、储存及营养价值等,但市民长期低量吃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对健康有一定影响。

不过,对于食品添加剂,现在的老百姓们还是有些“闻之色变”的莫名恐惧,似乎一谈到“食品添加剂”,就会让我们想到三聚氰胺,想到染色馒头。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食品添加剂并非全部对身体有害,平时不是经常大量食用,对人体也并未有大影响。”

我们喝一瓶汽水如果是橙子味或者是葡萄味的,那你肯定希望它是橙子或者葡萄的那个色儿,尽管这个饮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果汁,或只有10%的果汁。但我们喜欢香,就有人给我们加香精,我们喜欢漂亮,就有人给你加色素,我们喜欢味道鲜就有人加增鲜剂。所以如果想远离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太追求那个色香味形以及口感。

特别危害:削弱孩子食欲

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对儿童的发育有害而无利,建议不要食用。

像山梨酸钾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甜味剂。一旦味觉被它们麻痹,孩子记住了这种味道,就会钟情这种味道。但山梨酸钾是一种泻药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腹泻。在欧美国家,这类食品都会在标签上注明“过量摄取可能导致轻度腹泻”的提示。

教你迅速看懂食品标签

那么,我们普通消费者怎么知道食品含有对身体不好的添加剂,并在标签的成分说明书上看出来呢?为此,专家给出几个方法:

1、只买成分少于5种的食物。但是,也不是所有不超过5种的都好,比如可乐。也要注意标签上的健康宣称——它们通常对你没好处,比如“能量饮料”。比如油炸薯片的健康宣称是“不含面筋、有机、无人工添加剂、无糖”,可这并不说明薯片就变健康了。

2、如果标签上有糖,就要少吃。糖的名称丰富多样,包括有机甘蔗汁、蜂蜜、枫糖浆、糖浆等。而一瓶番茄沙司里也有33茶匙糖。白米和白面也要避免,它们在体内的效果和糖差不多,血糖偏高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3、别买标签上有“高果葡玉米糖浆”的食物。它不但超级甜,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会含有水银这种副产品。许多甜饮料,比如苏打饮料、果汁和运动饮料都有这个成分。

4、别买标有“氢化”字眼的食物,这意味着可能有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已被证实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美国纽约市和部分欧洲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反式脂肪酸。

5、别买含有大量高度精炼植物油的食品,比如大豆油、玉米油。尽量少买油炸食品。

6、别买标签上有任何你认不出来,读不出来的成分的食物。

7、少买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物。尤其是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等。这些甜味剂会让你感觉更饿、减慢新陈代谢、增加腹部脂肪。

如何识别健康冰饮

面对琳琅满目的冷饮,消费者该如何正确选择呢?

一看证照是否齐全有效;

二看是否标有QS标志。国家已经对冷冻饮品、纯净水、矿泉水等冷饮类产品执行了QS质量安全认证,没有通过QS认证的产品无法从正规渠道销售;

三看包装。在购买冷饮时一定要看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粗糙、开裂、变形的冷饮最好不要购买。此外,还应仔细察看外包装上是否清楚标明有商品名称、厂名、厂址、主要成分、净重、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四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不过分追求产品外观鲜艳,若其颜色过于鲜艳且不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好的冰淇凌口感清凉细腻,滋味和顺,绵甜爽口,具有特有的香气,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与其花色品种一致的均匀色泽。品质好的果汁应有天然色泽,具有其品种特有的香味。澄清果汁应透明、无混浊,果汁应均匀一致,无沉淀和杂质,封口严密且不漏液。

附加叮咛——挑选更易保存的冰饮

有的人一次性购买大量冷饮后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认为冰淇凌存放时间较长,不会变质。但专家指出,冷饮买回来最好尽快食用,并且要挑选保存条件宽松的品种。

比如,伊利和蒙牛的雪糕和冰淇凌产品大多都是保质期18个月,要求在-22℃以下贮存;而和路雪和雀巢的冰淇凌大多是保质期24个月,保存条件略微宽松,仅要求在-18℃以下贮存。

家用的冰箱最低温度通常只能达到-18℃,加上经常开关冰箱门,根本达不到厂家严格的贮存要求,会影响冰淇凌的口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冰箱里的冷饮最好一周内食用完。尤其要注意的是,冰淇凌融化后容易孳生细菌,所以融化后不可再放回冰箱。

结语:夏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平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护好阳气,这样你的身体才能更强健哦~(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期:2012.07,作者:王国玮、王立新、薛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