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血压正常也要服药 降压必知10件“药”事

来源:网络

虽然高血压患者降血压的主要途径就是一个降压药。但是这个降压药的学问可就多了去了。有人认为降压药越贵越好。有人认为血压不高的时候就不用吃降压药。降压药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血压正常也要服药 降压必知10件“药”事

1、吃贵的降压药,再吃便宜的就不好使了:降血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不一样,因此,不存在吃贵的降压药好使,再吃便宜的就不好使了的问题。

2、患上高血压病应尽早吃药治疗:患上高血压病不及时吃药治疗,会导致心、脑、肾、眼底和四肢动脉等病变,吃了药,体内脏器和血管就会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3、是否吃了降压药就得吃一辈子:病程较短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存在或纠正了高血压影响因素,适当运动,有部分人是完全可以停用降血压药物的。

4、血压降低不理想,应注意药源性高血压:在服用降血压药物的同时,如果服用活血药物、激素类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中枢神经调节药和某些中草药等,可能影响降血压药物疗效。

5、降血压药物一定晨起服用吗:一般来讲,长效降血压药物应在晨起服用,但也完全可以根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改变服药时间。

6、服用降血压药物应因病而异,因人而异:降血压药物疗效不是100%的,如果中轻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降血压药物两周以上,血压仍然降低不明显,应考虑换用其他类型降血压药物或联合用药。重度高血压开始治疗就应联合用药,可以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7、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好于单药加量:联合应用降血压药物,疗效会增加,如果一种药物加量,不良反应会加大。

8、正确联合应用降血压药物:降血压药物最佳的联合应该是沙坦类与钙拮抗剂,普利类与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

9、血压值“正常”就不需要服用降血压药物吗:有的患者由于平时血压值偏低,当血压值明显升高时,往往出现很明显的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但检测血压值在正常范围,这种患者也应按高血压病服药治疗。

10、积极治疗高血压合并疾病: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血压升高,包括甲状腺病、肾脏病、糖尿病、神经衰弱、某些血液病和流感等。

手脚麻木 部位不同就诊有别

手脚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一般手脚麻木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的人手脚麻木后长时间无法缓解,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人,更应提高警惕。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根据麻木的部位和症状到不同科室诊治,针对性地选择康复治疗方案和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

单侧肢体麻木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就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还可伴有言语障碍、半侧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赶紧到神经内科就医。

单手麻木警惕颈椎病

如果是单侧手臂、手指麻木,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引起的麻木通常为慢性、反复发作,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痛、僵硬等症状。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受寒、枕头垫得过高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发病。

患有颈椎病,上臂外侧麻木,可能是颈椎第5(C5)神经根受压;前臂麻木和拇指、食指麻木,可能是C6神经根受压;中指麻木,可能是C7神经根受压;环指和小指麻木,可能是C8神经根受压;上臂内侧麻木,可能是胸椎1(T1)神经根受压。

上述症状要在明确诊断后,给以必要的康复治疗措施,例如高频、低频、牵引、光疗及水疗等治疗手段,通常康复治疗越早,临床效果就越好。这种情况可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

屈腕时手指麻木加剧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内肌腱肿胀、瘀血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通常会有手指麻木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如果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引起的。

常见于从事洗衣服、拖地板等家务劳动较多的中年妇女。这种情况可去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在明确诊断后施以必要的高频、低频、光疗及水疗等治疗手段,必要时辅以矫形支具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单腿麻木警惕腰椎疾病

如果是单侧大腿或小腿、足部的麻木,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的,通常是慢性、反复发作的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在长期从事重体力工作、剧烈运动、有外伤史、吸烟、受寒、不良姿势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发病。

腰椎疾病中,通常可能会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不稳,也可能是腰椎滑脱、黄韧带或后纵韧带钙化,甚至是峡部裂、骶椎隐性裂、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先天性畸形。这种情况可到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

对称性麻木应防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异常。这种情况应尽早到内分泌科就诊。

麻痛不止小心肿瘤

老年人出现长期慢性的手脚麻木,持续不能缓解,还要考虑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肿瘤晚期因远隔部位效应影响,会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因此,在物理和辅助检查等手段下,才能明确诊断。女性尤其需要查看卵巢和乳腺,以便尽早发现肿瘤,及时治疗。这种情况可以到肿瘤科或妇科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手脚麻木不能单纯对症治疗,首要任务是明确诊断,寻找病因。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先到医院检查,判断有无神经损害。若有神经方面的问题,必要时需做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的程度、范围、性质等。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当然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应到相关科室诊治。

睡前饮醋有利补钙

人体内的钙,大约99%是以钙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之中,其余则以结合或游离的离子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其混溶钙池。骨骼中的钙不断地释出进入混溶钙池,混溶钙池中的钙也不断地沉积于成骨细胞中,混溶钙池不断地从消化道中获得钙,也不断地从体液中排出钙,从而保持了人体钙的平衡。为了维持这个平衡,人体每天都需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钙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受消化道可溶性钙浓度、降血钙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因素的影响。食醋的作用就在于把食物中不溶性的钙、铁、磷等转化为可溶性盐类,从而提高了消化道中可溶性钙的浓度。实验研究证实,只有可溶性钙才能被人体吸收,而吸收钙的部位又主要集中在酸度最高的十二指肠。因此,多食用一点酸性的食醋,有利于体内对钙的吸收。对于中老年人来讲,适量在进餐时加些食醋,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也可以把食醋当成强筋健骨的药材使用。

缺钙的原因很多。蛋白质和加工食品中所含的磷的过量摄入,以及运动不足等都是钙质流失的原因。人上年岁也会发生钙质流失,严重时将成为骨质疏松症即骨骼中产生小孔,变成浮石一样脆而且容易骨折。醋能帮助人们有效地摄入钙质。大家都知道,炖鱼的时候适当地加入醋,鱼骨就会变得柔软,连小孩和老人们也能食用。这样,钙的摄入量自然也就增多了。民间流传着“食用醋会使人体骨骼变软”的说法,这大概是从上述吃鱼骨的体验中联想而得到的,然而,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样。相反,醋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使骨骼变得结实。钙盐和醋一起被人体摄入后,钙与醋所含有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更利于人体吸收的醋酸钙。中生化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鼠分为两组,一组喂含钙食物,另一组喂加了醋的含钙食物,并且保证两组老鼠钙的摄入量相同。一个月后,测量它们的骨骼强度。结果表明,食用加醋含钙食物一组的老鼠骨骼强度明显较高。

老年人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鸡蛋、骨汤、鱼虾、黄豆、芝麻、扁豆、芹菜、韭菜等。人体对钙的需要是个连续的过程。白天人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钙,但夜晚人们入睡后不再进食,人体仍需要一定量的钙,就只有向骨骼索取。因此,夜间骨钙的丢失量是最大的。美国教授莫里斯建议,睡前应补一定量的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喝杯陈醋饮料,既能安神,又能促进钙的吸收。同时,由于睡前人体的含钙量较少,这时摄取的钙质能很快被吸收。

7个核桃降血脂

常吃坚果,好处多多。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对9种坚果的对比研究发现,核桃摘得“坚果之王”桂冠,因为核桃富含多种抗氧化剂,最有益健康。每天吃7个核桃有助于防止多种疾病,降低血胆固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科学家发现,核桃中富含的多酚(polyphenol)可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侵害。在所有坚果中,无论生吃还是熟吃,核桃的多酚含量都位居第一。

核桃还可以抑制人体内“坏胆固醇”(LDL)的增加。原因是,核桃等坚果富含纤维、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和大量的抗氧化剂,而饱和脂肪含量极低。常吃坚果零食,可帮助人体获得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多种营养和活性抗氧化剂。

结语:降压药吃的不对不仅达不到降压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降压药的使用常识哦。(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益寿文摘》,刊期:2012.06,2012.05,作者:关德明,顾海鹰,瑞玲,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