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专家解读健康传言

来源:网络

很多时候,我们的健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俗语中表现出来。那么是不是这样俗语传言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呢?看看专家是怎么解释的吧!

专家解读健康传言

很多健康俗语你可能听过不止一次传的人多了,似乎也慢慢地成为了“事实”。

1、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是真是假:此话虽然有些夸大,但苹果的确有益健康。它富含抗氧化物质,可减少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苹果中的纤维还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减少卡路里,帮助减肥。

专家新解:确保每天吃一个苹果,但不要就此打住,争取一天吃5到9个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以便摄入不同的抗氧化物质。

2、看电视坐得太近有损视力。是真是假:其实不然。这并不会伤害你的眼睛。人们视力减退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年龄。

专家新解:人在40岁之后,眼睛已经不太能够在短距离聚焦。因此,看电视的距离以能看清为准,并没有所谓的最佳距离。

3、伤风宜食,发烧宜饿。是真是假:有点道理。2002年,荷兰一项研究显示,整夜禁食的确可以增加抗击发烧的细胞数量。

专家新解:不要因为这个俗语而不吃东西。生病时适量饮食可帮助保持体力,而且多喝水能防止缺水并稀释可能引起充血的体液。

4、拔掉一根白发长出两根。是真是假:完全错误。随着年龄的增长,黑色素细胞减少,或者无法传送到发梢,所以导致白发出现,与拔白发毫不相干。

专家新解:减少白发的办法是染发,但染发前要进行皮肤测试。有些滋补品也能起到延缓白发生长的功效。

5、冬天湿发外出容易感冒。是真是假:也许是。两年前,科学家将180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人用冷水泡脚弄湿,结果该组人患感冒的风险增加两倍。

专家新解:也不必过于害怕,外出前洗头还是可以的。但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要打疫苗,未雨绸缪。

6、鱼能补脑。是真是假:的确如此。2006年,美国塔夫斯大学研究发现,血液中DHA(鱼富含的一种脂肪酸)含量高的人患痴呆的风险减少一半。

7、吃菠菜肌肉壮,因为菠菜富含铁。是真是假:只有部分道理。肌肉固然需要一些铁来产生能量,但多吃蛋白质更能练出肌肉。

专家新解:与菠菜相比,肉是铁的更好来源。牛肉、鸡肉内含有的铁元素可以吸收15%—35%,但菠菜中的铁元素只能吸收2%—20%。

8、掰响指关节会得关节炎。是真是假:恐怕不会。关节炎是关节内发炎,由基因、肥胖或者运动受伤等因素所致。

专家新解:虽然不会导致关节炎,但并不明智,常这样做会损伤肌腱。

9、吃辣易得溃疡。是真是假:并非如此。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吃辣椒之后,胃膜并未受损。幽门罗酸杆菌是导致溃疡最常见的元凶。

专家新解:如果已经得了溃疡,再吃辣就不好了。因此,尽管享用辣食的美味,但如果引起不舒服,就要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患有溃疡。

10、吃油炸食品、巧克力长粉刺。是真是假:错。粉刺与压力和激素增加有关。

专家新解:注意饮食平衡、经常锻炼、减少压力,一天用温和的清洁乳液洗脸两次去除细菌,就不需要担心粉刺问题。

11、卧床休息有助缓解背痛。是真是假:这只适用于背部剧痛的情况。除此之外,卧床休息对保持肌肉健康和骨密度并无好处。

专家新解:新研究显示,起床走动可加快恢复健康,而且有氧运动可以产生缓解疼痛的化学物质。因此,步行、游泳和踩脚踏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缺不缺VD不用猜

维生素D(VD),不仅用于预防佝偻病

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评价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已不再仅仅用于预防儿童佝偻病的营养必需品。

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等;还可以预防流产、先兆子痫、和早产等。孕妇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可以使胎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从而降低婴儿在将来发生糖尿病、哮喘与精神分裂症的几率。此外,给慢性不明原因的疼痛病人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60%以上人群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缺乏与摄入量、皮肤日照时间有关。由于紫外线照射带来的皮肤癌等问题,各国人群接受日照的时间都在减少,并且很多国家明确规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时间,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美国健康成年人只有23%的人群维生素D水平充足(>30ng/ml),65.3%的中国儿童和40%的青春期少女VD水平严重不足(<12.5ng/ml)。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人体通过膳食摄取和通过皮肤合成,。人体皮肤在光照下合成维生素D3,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也是维生素D3,植物来源的是维生素D2,无论是D2还是D3,均在肝脏代谢,形成稳定的25(OH)维生素D。检测25(OH)维生素D的水平,能科学评估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对中国部分居民血液中的25-(OH)D3水平检测发现,约60%以上的居民为缺乏,只有约6%的人群达到优秀水平。其中,最易缺乏,并因为缺乏容易出现疾病的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老年人。

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人群更热衷于室内活动,接受日照时间很少,出现了疼痛等亚健康症状,所以办公室人群关注维生素D的状况已经迫在眉睫。

维生素D检测有了新技术

近年来,国际研究发现,25-(OH)VD的循环水平是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测试指标,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常规进行25-(OH)VD的检测,并用于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

在中国,维生素D 的补充主要是与维生素A或者钙片一起进行的,剂量较少,完全采用的是盲补形式,一直没有评估手段。现在,这些新技术已经开始在中国推广。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引进了国际公认的25(OH)维生素D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人体内25(OH)维生素D,让您明明白白地补充维生素D。

大剂量药物补充有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可能。对服用维生素D的人群监测维生素D的水平十分必要。维生素D代谢较慢,推荐检测时间间隔为1~3个月。

如何补充维生素D

在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不推荐复合制剂,宜尽量采用纯制剂。因为复合制剂不能足量补充维生素D,还会造成其他成分过量而引起中毒。

目前,中国没有单纯的维生素D胶囊,只有一种儿童补充的滴剂,为400 IU。

美国有医院使用的是,需要医生处方的维生素D2,是大剂量4000IU,药店使用的OTC药物是维生素D3,剂量为1000IU。

维生素D的补充标准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8年3月)建议:

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2周后800IU/d,三个月后400IU/d。

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2周~2岁,400 IU/d

配方奶喂养儿:如果奶量少于500ml,补充200 IU/d

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 400~1000 IU/d,同时监测25-(OH) D3浓度。

2.美国儿科学会临床指南:

与中国相比,提前和延长了补充维生素D 的年龄段:

孕妇(妊娠后期)、乳母,不管什么季节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400~1000 IU/d

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3月)建议:

有条件的医院检测患者25(OH)维生素D,了解维生素D的水平,合理补充。国际骨质疏松会建议,老人体内25(OH)维生素D水平要等于或高于30ng/ml(75mmol/ml)。

切勿神化飞秒激光

暑假将至,众多“眼镜族”们又开始筹划着假期间做个激光近视手术,把眼镜摘掉。笔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获悉,近日来咨询激光手术的患者剧增,眼科普通门诊每天都会接诊十余个“摘镜心切”的病友,患者中七八成是二十岁左右的学生。病友咨询的热点在于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的区别,以及何种类型的患者可以接受激光近视手术。笔者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该院眼科专家袁志兰主任医师。

飞秒激光,全程无刀更精准

“角膜虽然只是薄薄一层,但是屈光度约占眼睛总屈光度的3/4。眼科医生可以通过激光改变角膜曲率,重塑角膜弯曲度,达到去除近视的目的。形象点说,激光治疗近视的原理就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在角膜上雕琢一副永不摘掉的隐形眼镜。”

“飞秒是标衡时间长短的一种计量单位。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飞秒激光可以根据人眼近视的“尺寸”,为患者量身定制需要切削的角膜瓣。这是近视激光治疗的“新成员”。

以往部分不能接受传统激光手术的患者,如角膜偏薄、近视度数过深,以及散光高、瞳孔大者,有些可以采用飞秒激光进行治疗。”袁志兰主任医师说,“传统准分子激光手术采用角膜板层刀切削角膜,而“飞秒激光”手术全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采用激光这把无形的“手术刀”切割角膜制作角膜瓣,精确性达到微米级,患者术后可获得更优越的视觉质量。

理性对待“飞秒”宣传

“飞秒激光适用范围广泛,凡是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都可以接受飞秒激光手术,而部分不能做传统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人也可以选择飞秒激光手术。”这是某些医疗机构的宣传语。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笔者,“飞秒激光适合各种近视,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袁志兰主任医师指出,虽然飞秒激光手术适应范围较广,但仍需要医生从细节上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手术。病友们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视力、验光、眼前段、眼底、眼压、角膜形态、瞳孔直径、角膜厚度、眼轴等检查,其中验光、角膜形态、角膜厚度、瞳孔直径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起决定性作用。医生会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判断病人是否能够进行手术以及制订具体的治疗方案。

专家提醒,做治疗近视眼激光的医生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匠,不光要具备深厚的现代视光学知识,还得根据具体病情为患者制订一个恰如其分的手术方案。而目前掌握该项技术的专业医师并不多,因此病友们千万不可盲信、轻信市场上的某些虚假宣传。如果确实想就医,最好选择到正规的大医院,以确保医疗设备、治疗环境和医生的技术水平。

手术前后需加强心理疏导

袁志兰主任医师特别强调,手术前后,患者需加强心理疏导。大量个例验证及理论研究表明,眼睛的脆弱性及重要性使其成为影响人们心理的强大应激源。近视激光手术的施行可对近视患者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患者会在术前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少数患者还可能产生恐惧等心理。而术后三个月乃至更长的稳定期里,很多患者可能随视力的起伏情况产生相应的心理波动,如不能及时排解,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曾遇到这样的患者:患者术后视力1.0,但仍觉看不清楚,几乎看遍了专家,各项眼科检查都正常,阅读也无障碍。最后去心理科就诊,其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才缓和些。”袁志兰主任医师提醒,“有些个性偏执的患者往往术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总觉得手术没有达到期望值,而手术其实做的很好。准备做激光近视手术的病友们,在术前最好能对自己有个心理评估。心理负担很重的患者在选择手术时需慎重。”

结语:虽然说事实上并没有俗语中说的那么神奇,但是确实是有效果的不是吗?(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大众养生》,刊期:2012.05,2012.07,作者:杨晓丽,谢瞻,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